lixin02
從小就聽相聲,久而久之,對諸多的喜劇門類都產生了濃厚興趣。作為天津人,聽相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畢竟我們有個相聲廣播專門放相聲,交通廣播也有節目演播相聲。相聲,可以說在我童年的時期佔據了非常大的地位。
出洋相和出怪聲兒(此處的聲兒讀音類似奢兒),都是天津人常說的詞彙。小時候爺爺奶奶經常用這兩句話訓斥我。這兩個詞是什麼意思呢?出洋相,指的就是丟人。家裡小孩淘氣,在外面胡打亂鬧,家人往往揪著耳朵給他拎回家,往往伴隨著訓斥“你可別給我出洋相了!”或者看完西遊記,淘氣的孩子拿著家裡的笤帚扮齊天大聖,家人發現,也會罵他“一天天不知道學習,淨出洋相!”
而出怪聲兒,我更有體會了。小時候喜歡擺弄樂高積木,經常搭兩架飛機或是擺幾輛坦克,左手抓著一個,右手抓著一個,口中模擬開炮的聲音。爺爺奶奶經常讓我安靜點,說“別出怪聲兒了!” 有時候模仿西遊記開頭“diu!diu!diu!”的音效,也會被冠以出怪聲兒的名頭。
因此,在我看來,出洋相和出怪聲兒,意思就是丟人現眼的意思,而不單單指的是行為動作上具有特異性。
拿岳雲鵬舉例,演黃鶴樓的時候,岳雲鵬要戴一塊黃色的頭巾,打扮的像箇中年婦女一樣。這是出洋相麼?有人說,啊,這多丟人吶,多寒磣吶!的確,這樣扮上很醜,但是,有其合理性。
要知道相聲演員在臺上想要把觀眾完全帶入戲劇中的場景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用一些特別的打扮和包袱,快速的使劇中人和演員有一個明顯的區分,這是合理的。如果小嶽在上臺的時候就蒙著頭巾,抹著紅嘴巴兒,上來先捂著嘴,說“我的天吶!”,這才叫出洋相。
總而言之,出洋相和出怪聲兒,並不應該像字面意義上那樣簡單的被理解為,作出某些異於他人的行為扮相或聲音。相聲演員,可以戴上頭巾扮醜,可以用言語刻畫自己自私刻薄的形象,可以扮作外行瞎唱亂唱,這些也都可以用出洋相和出怪聲兒來形容。但是,馬老在十點鐘開始裡,刻畫了一個不思進取滿嘴大話的人物形象,如果身邊真的有這樣一個人,那我們肯定會鬨堂大笑,說“你可別出洋相了”。但是,放在節目裡,我們都知道是虛構的,這種不合理的特點是符合節目需要的。
用其他喜劇形式舉例,沈騰艾倫的小品,非常搞笑,也都很有深意,艾倫經常扮演大傻個子,非常愚笨,經常鬧笑話。那麼大家就認為艾倫本人也是個大傻個子了麼?
我認為,馬老所說的出洋相,指的是穿著奇裝異服上臺,沒有實質性的語言內容,純靠演員的肢體動作和外表來博人一笑。想象一下,岳雲鵬穿著超短裙,孫越穿著水手服,倆人上臺一鞠躬,開始練相撲......這才是真正的出洋相。至於孟鶴堂剎車哭,張番學坐地炮,都是把某些特點放大而造成喜劇效果。
我不否認在舞臺上過分誇張點肢體動作和語言都有出洋相的嫌疑,但是這個出洋相該怎麼理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單純的敘事,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觀眾的需求。我們有3d電影,有佈景優美的小品,光靠相聲演員兩張嘴,很難讓觀眾進入故事中,怎麼辦,只好在扮演角色的特點上進行誇張誇大,加入肢體動作,使用道具,讓節目效果更好,這是進步。
小粥買房
高峰微博提到的內容,正好在《相聲有新人》的總決賽裡也出現了,孟鶴堂和周九良的作品最後就出現了馬三立、侯寶林和侯耀文關於相聲的幾句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對於最後投票中勝出至關重要。
關於馬三立先生“說相聲不是出洋相”這句話的含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岳雲鵬剛剛火的時候被很多人用來攻擊岳雲鵬;在孟鶴堂被苗阜微博攻擊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引用馬三立先生的這句話。我認為很多人可能對馬三立先生的這句話存在誤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小劇場,如果岳雲鵬全場都在賣萌耍賤秀表情,而沒有任何的相聲作品表演,那是在出洋相;如果是在相聲表演的過程中,因為情境的需要,表演了幾個賣萌耍賤的表情,那就是在說相聲,而不是在出洋相。
再比如孟鶴堂在《相聲有新人》總決賽表演的那個節目,如果把練功之後的部分去掉,只有前面演戲的部分,那就是在出洋相,但是前面的表演只是為了後面的否定做鋪墊,那就是一段相聲。
相聲這門藝術包羅萬象,什麼都得學一點,但是作為相聲演員,一定要知道所學的一切都是為相聲服務,而不能喧賓奪主;一旦喧賓奪主,那就是出洋相!
相聲演義
高峰是雲社的另類,
他說相聲中規中矩,
真的不會出洋相!
但,
這是出了某人
和某些人的洋相!
生活亮亮眼
首先想說,高老闆的風格是最接近馬老的,尤其在組織語言的方式特點上及其相似,甚至一些細節。應該是刻意模仿的,是對先輩偶像的致敬。這個要比好多在聲音上、動作上的模仿要高級許多,真正做到了神似。這也是高老闆的段子看似包袱少不火爆,但聽起來卻十分舒服的原因。
馬老說相聲不是出怪聲出洋相,這是絕對的行業真理。但怎麼界定卻有很大難處。泛泛地說,“出洋相”應該屬於“逗”的範疇。傳統段子中的“打哏”其實也屬於出洋相,比如武墜子、拉洋片;另外武訓徒中的裝傻充愣也應該列入。但是這種出洋相,是基於“故事情節”的需要,巧妙地融於鋪平墊穩之間,既可增加滑稽效果,又無絲毫突兀之感。馬老自己有個小段叫學唱歌曲,其實也可以算是這個類型;另外謙大爺在前些日子爆笑全場的“一起學貓叫”也是如此。
但是有些演員,為了現場氣氛,脫離節目本身的語言意境,牽強附會地使用一些誇張表演方式,甚至一開場就又蹦又跳卻與後面內容毫無關聯,這個哪怕模仿逼真、效果尚可,我個人認為也並不可取。比如相聲有新人中一些年輕演員的手法。
還有一些情況,需要“拿捏”到位,稍不留神就容易“用力過猛”,給人一種出洋相的嫌疑。比如相聲有新人中陳曦的“開空調啊”、謝金的“我是師爺”,有人即認為似乎“過了”。因此,風格火爆卻不出洋相,是一種高級技巧,這一點前輩名家高英培、魏文亮是典範,年輕演員要好好借鑑領悟。
此外好多人提到小嶽嶽,認為他有出洋相的嫌疑。不過我倒覺得德運社的“騷浪賤”其實各具風格,雖然在小劇場有時放的太開了,但基本上都能把自己的特色運用自如,滿足觀眾口味同時不影響整體效果,其實是不錯的。正因為小劇場的歷練,再加上過硬的基本功,才能運用自如。無論岳雲鵬還是燒餅張鶴倫,即使正兒八經地說“主流”相聲,實力也是碾壓一般演員的。但現在岳雲鵬有時候過度使用和臺下互動的手法,拆散了段子內容,這個並不贊同。
總之,個人認為,搞笑又不出洋相是一個高端層次,並非都能準確掌握火候,畢竟文哏是最需要內涵和功力的。而區分是否出洋相也因為邊緣模糊而並不容易。
最後再舉個例子對比一下:相聲有新人中堂主和小先生的決賽作品,模仿卓別林和皮影舞,彰顯“學”的功力,而且是作品主旨的前期鋪墊,效果突出,絕對不叫出洋相。而“眼線男孩”的“我是相聲界的鹿晗”出場式,應該就是了。
還有一句題外話,各期相聲有新人所有節目中,最愛高欒的《說與唱》,雖然在這個段子中張雲雷其實是可有可無的。
採花中郎將
一個外行的評頭論足,本身就沒有價值!是德雲社讓老百姓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相聲!相聲,本來就是來自於民間的最粗鄙的藝術形式(侯寶林語),是老藝人養家餬口的本事。高老闆更是德雲社最像老藝人的藝人,那可是德雲社的總教習,是相聲行當裡的教科書!
逸雅齋散人
傳統包袱成輩子說,觀眾聽了上句就知下句;還有逗哏老拿羞辱捧哏家人作題材……這些都是出洋相。如幾個老掉牙的繞口令,觀眾早都膩歪了,出洋相的人還在那兒嘚吧嘚、嘚吧嘚。自己創意包袱、新活新梗,目前還得數盧鑫、玉浩!
心在雲端77
想起每到過年侯寶林大師都要給老舍先生磕頭,大家想想吧
珠玉隨風
我就覺著奇怪,最近頭條好多看著是討論相聲,其實是明擺著懟郭德綱的問答,特別噁心這些人,昧著良心說話和拐著腿走路一樣,會傷身子的。時間長了,你看唄
朝輝569
都說岳雲鵬只會耍賤賣萌,昨晚特意聽了他的保安隊日子,來自病房的你,還有豫語的肉絲、傑克那段,全程笑點不斷,他賣萌有他的特點,能逗樂聽眾就是好演員,主流相聲大師一生有幾段這麼搞笑的?
遠方187363291
愛看的多看點兒!不愛看的沒人逼著你看!德雲社有很多人支持!沒必要黑人家!有沒偷沒搶!至於嗎?!陽春白雪有人看!但我自己認為十四億中國人能欣賞的還是佔少數!流行歌曲、民族音樂、相聲、小品!老百姓喜聞樂見!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