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鳥征服了奧斯卡!

“太棒了,太中國了,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第88屆奧斯卡最佳動畫初選現場,一部中國動畫引起了轟動。

代表中國工筆畫最高水準的宋畫,變成了動畫。

宋徽宗筆下沉寂了千年的鳥兒,在洋人的驚呼聲中振翅高飛!

這部動畫叫《美麗的森林》,全長7分多鐘。

很多參選影片只播了兩分鐘就被淘汰,而這部中國動畫卻被評委們連播兩遍。

撲面而來的中國韻味,讓評委們耳目一新。

奧斯卡評委、Ted Trent 電影攝製公司總裁泰德說:

“現在的動畫片都是電腦製作,而這部中國動畫卻依然用一張張的手繪中國畫組成。”

“我很想知道,是什麼動力支撐著中國人,那樣耐心地製作動畫?”

是愛,是不出精品誓不罷休的執著。

把成百上千張水墨畫、工筆畫拼成一部動畫,曾是中國動畫最大的特色。

《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上個世紀,一部部中國史詩,曾讓世界傾倒。

在那些佳作的背後,是一個個熬成老花眼也不認輸的畫家。

可就在30年前,中國動畫徹底資本化,粗製濫造也能掙錢,再沒人有恆心十年磨劍。

用成百上千張中國畫拼成完整的動畫,是很美,可太花功夫了,太傻了。

幸運的是,總有人在寒冬中苦苦堅守,在沙漠裡生出花來。

在他們的努力下,宋徽宗御筆畫的那些沉寂了千年的鳥兒,從歷史的塵埃中飛出。

2012年冬天,北京花家地,中央美術學院動畫系工作室。

“最新上映的《復聯》你們看了嗎,我的畢業設計就打算走美漫路線!”

“沒看,我準備走日漫純愛向。楊春,你呢?”

突然被cue的人放下了手裡的筆:“我還沒想好呢。”

出生在江南水鄉的楊春從小就愛工筆畫,陰差陽錯進了動畫專業。

當晚,楊春又在畫畫。一幅宋徽宗的《芙蓉錦雞圖》,他已臨摹了不知多少遍。

“氣韻生動!宋徽宗說畫畫這事天下惟他一人,沒吹牛。”

夜裡冷,他活動了下凍僵的手腕,往手上哈了口熱氣,開始翻閱他的一張張畫稿。

雖然都是臨摹自同一幅畫,可畫與畫之間總有細微的不同。

快速翻閱之下,楊春突然發現,那畫中的錦雞,似乎在輕微地搖晃腦袋:

“等等!如果我畫很多張工筆畫,拼起來,可不就是一部動畫嘛!”

說幹就幹。從那天起,他就一直泡在工作室裡,夜以繼日地畫。

研究生三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30好幾的他在工作室裡埋頭繪製了10093幅工筆畫。

宋徽宗親筆繪製的《芙蓉錦雞圖》《紅蓼水禽圖》、御前畫家林椿的《果熟來禽圖》……

十餘幅代表了中國工筆畫最高水準的宋畫在他筆下“復活”,組成一幅瑰麗的動畫長卷。

梳毛、展翅、騰躍、啄食,鳥兒的每個動作,都需要手繪完成。

一個幾秒鐘的鏡頭,他就得畫好幾天,用幾十張、上百張畫拼湊而成。

宋·林椿 《果熟來禽圖》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畫作拼成動畫後,楊春又不滿意,嫌每張畫之間的過渡太生硬,一卡一卡的,像掉幀。

他計上心頭,設計了一套動畫專利技術,讓動畫效果更加流暢。

宋·佚名 《楊柳乳雀圖》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畫貴有古意,當中的顏色變化極為細膩。我用的是現代顏料,很容易失去古意、變成純粹的現代動畫。”

好容易解決了動畫問題的他,又花了大工夫調顏色。

一片觀眾基本注意不到的葉子,出鏡2秒鐘,調色5小時。

宋·徽宗趙佶(傳)《紅蓼水禽圖》 絹本設色 25.2×26.8cm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導演、編劇、繪畫……多個工序都出自楊春一人之手。

一千多個日夜,濃縮成了短短的7分46秒。

宋·佚名 《碧桃圖》 絹本設色 24.8×27cm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整部動畫由10餘幅宋代工筆畫拼成,儼然一幅美麗的花鳥長卷。

影片伊始,就從南宋御賜金帶畫家林椿的《果熟來禽圖》切入境頭。

站在枝頭的小雀不住地整理羽毛,縱身一躍,穿過樹林。

清晨,陽光透過縫隙灑在林中,草長鶯飛,小雀在樹林中穿梭。

宋人筆下的鳥兒們細膩靈動,飽含意趣,讓人浮想聯翩。

婆娑的樹影裡,小雀造訪了好友,嘰嘰喳喳地交流。

每一幀畫面都透著古風古韻,而且動感十足。

不遠處,剛剛覓食歸來的鴿子在給小朋友餵食。

鴿媽媽圓頭圓腦,憨態可掬。

簡單的畫面卻能使人平靜,這源於觀眾內心深處所渴求的自由和寧靜。

“篤篤篤,篤篤篤。”

啄木鳥鍥而不捨地敲擊樹幹,尋找果腹的害蟲。

還有的小麻雀在談戀愛,手舞足蹈地。

一股愉悅的氣息撲面而來,連陰影都顯得無比動人。

夕陽西下,群鳥逐日,飛過山川大澤。

自然萬物的和諧共處,構建一個詩意棲息的家園。

鶯歌燕舞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汽笛聲和腳步聲。

一個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一隻停在枝頭的小鳥。

只聽一聲槍響,畫面突然陷入黑暗。

和諧的工筆畫不見了,悅耳的鳥鳴聲也不見了。

不知過了多久,一縷青煙徐徐升起,幾片羽毛隨風飄蕩。

畫面逐漸恢復,美麗的工筆畫紙,被子彈擊穿、灼燒。

鳥,沒了。畫,也毀了。

影片就在一片黑暗中結束,

現場觀眾在黑暗中沉思,隨後不住鼓掌。

“作者以寓言式的敘事手法呈現作品,用天人合一為基調的宋畫與濃墨重彩的現實作為時空經緯,討論人與自然的關係,作了哲理性的文化反思。”

奧斯卡評委、美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影評家羅夫曼驚呆了:

“這非常中國,非常吸引我。”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還這樣認真地做動畫,我敬佩中國動畫家。”

《美麗的森林》在美國洛杉磯萊姆勒劇院持續放映 7 天,大受好評。

然而,在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初選,止步第二輪。

有人評價這部短片“有創新、有亮點,不過細節還需要多多打磨”。

中國動畫距離奧斯卡還有一段路要走,這已經是一個好的開始。

目前,有關部門已經與楊春展開合作,正在“復活”更多塵封在歷史長河中的中國古畫。

楊春說,不光是讓工筆畫動起來,未來他還將結合3D 技術,讓畫卷從平面變成立體。

平面的古畫,將會變成一部部3D動畫短片、一部部VR動畫電影。

“可行、可望、可遊、可居。”

北宋畫家郭熙說,讓人置身其中就是畫的最高境界,如今即將成為現實。

“讓更多的中國古畫復活、重現光輝,是我們中國動畫人最大的夢想。”

不學美漫,不效日漫,中國動畫人以古為師,正在重返世界舞臺中央。

感謝這群鍥而不捨的人,讓我們能在有生之年,貼身感受傳承千年的中華文脈。

中國動畫復興的夢想,從未像今天這樣,離我們如此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