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里为什么要带一个看似不吉利的“病”字?

国史春秋


带“病”字的古人其实并不多,知名的也就刘病已、霍去病,再加一个辛弃疾。

古往今来,没有人喜欢“病”,更别说名字里带“病”了,但古人的聪明在于把“病”和其他字搭配起来,造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1,汉宣帝刘询,汉武帝的曾孙,又名刘病已,“已”是停止、消除的意思,“病已”就是疾病消除、不得病的意思,父母为他取名时,一定希望自己的儿子健健康康,祛除百病。

(▲ 汉宣帝刘病已剧照)

2,名将霍去病,名将卫青的外甥,名字中的“去”字是远离的意思,“去病”就是远离疾病的意思,寓意能远离疾病,健康长寿。

关于霍去病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汉武帝刘彻取名。汉武帝宠幸卫子夫,而霍去病的母亲正是卫子夫的姐姐,霍去病很小还没取名的时候,霍妈妈抱着孩子到皇宫探望妹妹卫子夫。当时汉武帝正卧病在床,整个人浑浑噩噩,无精打采,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不敢说话,没想到小小的霍去病却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昏睡的汉武帝受到惊吓,猛然醒来,惊得出了一身冷汗,却顿觉畅快舒爽,病疴瞬间消除无踪,一高兴下就赐给这个小娃娃一个名字——去病。

(▲ 名将霍去病剧照)

一说是算命先生取名。霍去病的父母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给小娃娃算命,算命先生说此子命中有富贵,年纪轻轻就能当大将军,不过23岁时会有一场大病,关乎生死,取名“去病”才有可能避过这场大灾,但霍去病仍没能躲过命运安排,23岁英年早逝。

3,抗金名将、宋词大家辛弃疾,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崇拜名将霍去病,希望孙子将来能成大将之才,像霍去病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因此模仿“去病”给孙子取名“弃疾”,意思完全一样,与霍去病、刘病已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把“去病”、“病已”、“弃疾”解释为贱名长命,显然驴唇不对马嘴。

贱名是真贱,比如给男孩取名猫、狗、牛等,给女孩取名屎、猪等,而且大多是称呼乳名,绝不可能如此称呼大名,但“去病”、“病已”、“弃疾”却是正儿八经的大名,意思也是正面、积极的,完全不是“贱名”。

以词组入名,在古代并不少见,往往用来传达美好的愿望和寓意,比如有些夫妇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很想生一个男孩,但事与愿违,总是生女儿,为了生一个男孩,往往给女儿取名盼娣、招娣、念娣、引娣、连娣等,又盼、又念、又引、又招,想儿子都想疯了。

(▲ 名将霍去病雕像)

由此可见,“去病”、“病已”、“弃疾”都是祈望孩子健康,但不是贱名。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饮关注我!


狄飞惊


古人名字里带“病”字的也不少,比如汉武帝的得力干将、卫青的外甥——冠军侯霍去病,有兴趣的朋友可查一下汉朝时的花名册,你会发现名字带“病”字的很多,霍去病只是最著名的一个人物,比如汉朝的王去病,李去病,马去病等……



▲霍去病

后来的皇帝名字中也带“病”字。汉朝第十个皇帝汉宣帝刘询原来叫刘病已。从他以后,李病已、牛病已、马病已等名字比比皆是。

我发现汉朝带“病”字的名字很多,这和高官显贵及皇上名字带“病”字有关,可以说是一种时尚吧!

到了宋朝,《水浒传》中的人物病关索——杨雄;还有病尉迟——孙立;病大虫——薛永。宋朝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疾、病相同)。当然,有辛弃疾做榜样,王、李、马、刘等弃疾的名字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我所知道的就这些,亲们有知道的请补充一下吧!



▲刘病已


秉烛读春秋


带不吉利的“病”字不假,但不是都给否定了嘛!

最为有名的人物,带“病”和“疾”的,就是霍去病和辛弃疾了。你看,“去病”、“弃疾”,不是把病和疾,都去掉了、弃掉了嘛,所以也没什么不妥啊!

就说文青们最爱的辛弃疾吧,他大名是“弃疾”,字是“幼安”,一看就是一体的啊,希望他自小就平平安安,远离疾病,永保健康。满满都是祝福,所以有不好的字眼怕什么,给你否了就是好的意思了。

而霍去病呢,据说还是汉武大帝亲自给取的名字。话说汉武帝的皇后是卫子夫,卫子夫的姐姐叫卫少儿。由于卫子夫很得宠,同胞兄弟卫青又是大将军,所以姐姐卫少儿也经常可以出入深宫。

有一天,卫少儿抱着霍去病去宫里看妹妹卫子夫,恰巧汉武帝生病,大家出入都静悄悄的,怕打扰到大帝休息。结果霍去病一下子大哭,惊得汉武帝出了一身冷汗,但出了冷汗之后,反而感觉轻松自在了,病见好。

汉武帝就问,是谁带的孩子哭,一看是卫少儿的,就赐坐,抱过孩子一逗弄,咯咯乐,就很喜欢。大帝说了,孩子这一哭啊,让我发了汗,这病就给去了,以后就叫“去病”吧,所以就有了霍去病。而且这姓也好,姓霍,有突然、迅即的意思,连在一起,意思就更好了!除了去病、弃疾,还有“病已”之类的,“已”就是结束了、好了的意思,起名的用意都是一样的。而乡野民间呢,走得比这些贵族还极端,历朝历代各种贱名从没断绝过,都是因为孩子成活率低,希望好养活。那些贱名,可比“去病、弃疾、病已”辣眼睛多了~


不入流的大刘


这不难回答,一者贱名不受鬼神嫉妒,二者,带病的名字也不多,霍去病,刘病已,辛弃疾之类,按汉字字义,去病,是远离疾病;病已,是病已经结束;弃疾,是丢弃疾病。名字就是一种追求吉祥的涵义。特别是刘病已,经历很独特,病已大名,被支持者策划进祭祀天地活动中的泰山大典中,有赵匡胤点检当天子一样的历史神谕或强势策划。汉宣帝刘病已是汉武帝卫卫夫子生的太子刘据的孙子,因刘据的巫蛊案反叛而家世一落千丈流落民间,而天命或使命按因果宿命来说,已降落在这种设计中。要汉朝在汉武帝强力武功战争之后再崛起,以文治之兴,与汉武武治并立后世。刘病已不仅把家世之病治好回复名誉,也把汉朝农业推向高峰,去掉了农业农民因战争波及衰退贫苦的病,并使匈奴单于俯首称臣,治好了外敌侵略的病。这在汉朝以柔克刚的治国经典中,汉宣帝刘病已与汉文帝刘恒几乎殊途同归,都是在被遗忘的农乡或偏远小国代国被直升机式提拔,他们都来自农村,知道民间疾苦,是汉朝难得的明君。病的名字,若这样分析,还是很有意义的 。


佳鲲传媒


古人的名和字是不同的。取"病"为名似乎不太吉利,不过汉文化丰富多彩,一个姓名中有病,也很趣。

比如大名鼎鼎的汉将军霍去病,既名"去病”,想来病去身强了,才有日后封狼居胥的威武之躯。应当是小时候体弱多疾,父母担心健康怕养不好,故取此名。

同样汉宣帝刘病己,因为"巫蛊之祸",作为卫太子孙子的他,尚在襁褓之中,就被曾祖汉武帝投入大牢。牢中婴儿能活下来,全靠好心的邴吉令女犯喂奶。只是生活条件太差,小犯人常常生病,眼看就要没希望了,邴吉于是给取了"病己"为名,希望留住刘据唯一的血脉。



也许名字取得诚心,日后刘病己被霍光选为刘贺替补为帝。作为天子有"病”为名,史无前例,于国事不吉,改名就必须的。霍光便借口汉帝皆单字为名,为尊祖制,刘病己变成了刘询。

霍去病为啥没改呢,因为小时去己病,长大了立志要去汉帝国心腹之病——匈奴祸患,如此也就留下千古最有名的"病"名了。

既然皇家贵族都有此举,民间亦流行开来。大诗人辛弃疾,"弃疾”也是"去病"的书面语言。父母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孩子名字中,也就成了中华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民间取名"狗剩""板凳”"菜花""石头"等贱名,大抵以名贱好养活。《红楼梦》中,贾宝玉这样的娇贵公子哥儿,老太太也让各大丫头直呼为"宝玉”,凤姐采用刘姥姥以毒攻毒之意,以避生辰不吉,为女儿取名巧儿,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不少有男性取女性名字,也有男尊女卑,女娃好养活之意。至于累见不鲜的"招弟""盼弟""带弟",大家也心知肚明哈。


元元的天下


典型汉朝霍去病,刘病已之名带病。这两个人名字为什么带病,定有原因。霍去病,一定是因为从小体质弱,才被取名去病,直白,父母希望。他从小就被习武强身健体,否则他长大难有别人不敌之功及体力。关于儿女的名字,是父母因子女之因,也有因其父母之因。

还有其它原因。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的玄孙,是他儿子太子刘据的孙子。因为盅惑事件被满门抄斩,皇后卫子夫也不例外,儿子,女儿,孙子涉及一万多人死了。这个刘病已被一臣救而让人偷养,长大娶妻,一直在民间,成婚后被选为皇帝。他的名字应该是当皇上后起的,为图吉利。当年案件已过,不用隐姓埋名,正大光明生活了。个人,家,及天下已太平的意思。


圃香


一提到有“病”字的名,想必大家都会想到霍去病,刘病已,辛弃疾,“去病”和弃疾都是把病痛去掉了,人自然就健健康康了,这名字并无不妥。但像刘病已这样的似乎很不吉利,古人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呢?

其实不只古人,在我们粤西,上世纪还很多人取特别难听的名字,据说是那时候小孩夭折率高,而取难听,贱的名字,就可以平平安安快高长大。比如《白鹿原》里孝文,孝武,孝义小时候就叫“马驹”,“驴驹”“骡驹”。

记得小时候,有个老婆婆经常叫我老爸“阿桶”,我知道我爸的名字不是这个,然后我问他,四奶为什么叫你“阿桶”,然后妈妈说:叫阿桶的人都是小时候“丑陋”,多病,或是他们的兄弟姐妹多夭折。老爸说:他小时候叫“屎桶”,因为奶奶有七个孩子,只有三个长大,而且只有他一个男孩,爷爷奶奶怕他不好,然后起个最贱的名,这样夜叉,太岁,鬼怪之类的就不会来缠他了。然后,我发现,我们村里叫“阿桶”的人都是“独生子”(那时候我们粤西一般人都是兄弟越多越好)。然后,我妹妹小时候,看到四奶叫我爸“阿桶”,她觉得好玩,也经常跟着叫,然后被我老妈臭骂了一顿。那些不好的名字,一般是小时候叫的,我邻居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是叫,阿猫,阿狗,老牛,猪仔……这些的,但是长大了,如果关系不是很好,最好别再叫别人的小名了。

另外,我们粤西起名是很讲究的,比如五行缺什么就起一个关于它的名字,比如水龙,木胜,土福,金旺,杨燊等,同时还要拜契,有的拜比较有福的人做干爸干妈,有的拜土地神,也有拜康王,车爷的,还有拜河,田,树的……

但是这些名字有时候也只是叫一段时间而已,而结婚或入族谱的时候则按辈分来起名,所以在粤西,以前一个人一般都有好几个名字。


端霞居士


在人的生命中,生老病死,是人无法逃脱的生命历程,而生和死,则更是人无法选择,和无法逃避的命运因果,老则是人必然的生命进程,似自然又是必然的结果!而人唯一能有希望撑控的,那就是疾病,即然无法逃避,那人们只能图个好的结果!!

病字虽不吉利,但还要接受和面对,即然无法逃避,那不如就勇敢的面对,人一生中真的能不让病痛缠身,那也是人生中的一大福分!翻看古书,有病字的名字里,大都是去病和病已,余在自身的角度来理解,去病和病已,则都是把病去掉的意思,生!人们无法选择,死!又是必然的结果,老!又是时间和岁月,在生命中的一种表现,若人能在一生中,不被病痛而缠身,那此生也算是得了个善终!

在古人的思想意识中,人的一生是随名字走的,现在也很多人都这么认为,所以人的名字很重要,虽然病字不甚吉利,但用到妙处,也许一生则都会吉祥!而能用病字做名字的人,应该是有智慧的人,则从历史上看,也的确如此。


手机用户宣德


刘病已是汉朝人,汉朝时期中国的起名文化还没有像宋明清时期儒家影响那么大,都是什么忠君爱国、仁义礼智信等等,像是王守仁、于谦什么的。也不像我们现在取名都是深受言情剧荼毒,都是类似于琼瑶剧的画风。比如大行其道的紫萱、雨轩等等。也不像是我们父辈的建军、建国,充满了时代的红色气息。前期大家起名多少是带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比如郑伯克段于鄢里的郑庄公寤生,他的名字由来于他母亲生他的时候是倒着生出来的,取名寤生。晋成公名字叫黑臀、齐桓公姜小白、还有姬发的弟弟周公单名一个旦字,也就是姬旦。这些名字都带有当时的时代气息。对取名字也没什么忌讳,名字嘛代号而已。

说到刘病已,想到了辛弃疾,两个人名字虽然都带着疾病二字,但是另一个字都恰好中和了。

大家以后给孩子起名可以尝试不拘一格,成为花名册上的一股清流。



甜而不腻小阿骐


古人取名大多用词考究,想法颇多。因为名字不仅是一种符号,还承载着一种愿望、一种文化 ,或源自家族渊源,或来自历史典故,或出自经史子集,或依凭山川树木,旨在传承族史,寄予厚望。可以从一些名人的名字里看到端倪。

刘病已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希望你的病马上能好)

霍去病

西汉名将、军事家,名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希望你身体健康,“去”离开之意,远离疾病)

辛弃疾

南宋将领、词人,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弃”抛弃,遗弃,抛弃疾病就是希望远离疾病)

不光是“病”这类不吉利的字眼,古人也会给孩子起一些“贱名”例如“狗蛋”这种,当然不是出于对孩子的厌恶,相反,给孩子起贱名是宠爱孩子的表现。而且越是被长辈宠爱的孩子,小名就越贱。在医学水平等各方面都不发达的古代,孩子夭折的事情时有发生,养活一个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无法依托的古人便迷信神灵,信奉“名字越贱,人越好养活”的说法,相信给孩子起一个贱名,妖魔鬼怪等也会因是贱名而厌弃这个孩子,从而就不会来索孩子的命,孩子就能健康成长了。另一方面,以动物的名字来给孩子起小名的,一来妖魔鬼怪不易辨认,二来是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像动物那样健壮,富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