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砚山:弘扬“西畴精神”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

通讯员 吴成林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云南省西畴县各族人民在向贫困宣战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人们勠力同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云南省砚山县地处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党中央作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以来,砚山县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弘扬“西畴精神”落实到了所有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苦干、实干、加油干,聚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在决战2018年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了新步伐,做到“六个坚持”,跑出了砚山加速度,写下了新篇章。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创新“党建+”模式,以“基层党建巩固年”和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为抓手,强化组织、队伍、阵地、保障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全县已建成1010个村小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79个贫困行政村全部实现2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

积极组织开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红旗村”争创活动,把争创成果与村(社)干部待遇挂钩,激励和调动村(社)干部积极性。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抓实“万名党员进党校”“三讲三评”活动,着力提高各级干部和全体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西畴精神”聚力脱贫攻坚,全县共建立新时代讲习所333个,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公开栏等多渠道、多方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坚持产业为根,找准路子推动群众持续增收

依托砚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势,围绕高原特色农业,统筹短、平、快产业与中、长期产业同步发展。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27个。今年共发展蔬菜18.93万亩、辣椒53.16万亩、烤烟12.5万亩、经济林果72.33万亩,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0730.5元,增幅10%。

探索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全县14847户贫困户100%挂联合作社,建立了稳定增收利益联结机制。结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情况,通过加大培训提升技能,动员到砚山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区或外出就业,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园区就业1717人,外出务工25301人,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人员”,结合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积极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在参与改善生活环境中获得相应报酬,目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担任护林员1724名、护河员572名、保洁员1433名。

坚持安居为要,让贫困群众实现住上安全稳固住房

砚山县始终坚持严把建房对象精准“界线”、住房面积的“标线”、建房不举债的“底线”、项目质量的“红线”,今年2月启动全县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百日大会战”,聚焦四类重点对象,兼顾非四类对象,“一户一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农户,针对性编制改造方案,做到“一户一卡(表)、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承诺”。

用好用足上级补助政策,依法依规整合各块资金,优先用于经济上最困难、住房上最危险的贫困农户,兼顾覆盖改造愿望强烈、工作积极主动的危房住户,兜底统建无地可置、无钱可筹的低收入群众,构建“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格局。

截至11月19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已竣工13698户,竣工率100%;其它三类重点对象总户数4483户已全部动工,竣工4358户,竣工率97.2%。

坚持教育为先,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砚山县坚持将“扶贫”与“扶智”“扶志”“扶技”结合起来,县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作为教育扶贫专项资金,摸清底数,精准发力,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制定出台《砚山县教育扶贫实施方案》,明确建档立卡户各阶段在校生资助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户在校生纳入资助范围,确保建档立卡户学生资助“一个不落”,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失学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全县共发放县级资助金623.87万元,资助建档立卡户学生12785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达99.99%,初中入学率达99.6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2.51%,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于2016年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坚持健康为本,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看得起病”

砚山县全面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采取“一站式”“一单式”结算,严格执行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重病兜底“四重保障”政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患者13类19种大病救治全覆盖。

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配置比例达到国家标准,实现县有二级甲等公立医院、乡(镇)有标准化卫生院、行政村有标准化卫生室的“三个一”目标。建立“四师共管”(1名县级公立医院专科医师、1名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1名健康管理师、1名乡村医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全县共有村医443名,配备比为1.0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就医报销比例达90.81%。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医疗保险、100%实现家庭医生签约、100%配备家庭药箱,县乡村健康扶贫档案资料对应一致。

坚持基础为重,推动村村寨寨五网交织、旧貌换新颜

砚山县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率先在全州完成全县105个行政村(社区)通行政村道路硬化,全县行政村、学校、卫生室及饮水安全、通电、通路、通网络全面达标;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探索出“即搬即拆、全搬全拆”的“小补佐模式”,全县12个搬迁点645户3041人已全部搬迁入住,旧房全部拆除,复垦工作正在开展,可新增3648亩耕地指标。

2017年底全县集中供水率达73.39%、自来水普及率72.3%。预计2018年底集中供水率达76.84%,自来水普及率达75.76%;全县建成农村公厕38座(含乡镇),建设改造到户卫生厕所254个。共编制了9大项9个类别104个子项目,覆盖全县11个乡(镇)107个村(社区)1032个村民小组14847户贫困户64658名贫困人口,总投资达214406.02万元,做到因村因户施策,村村有帮扶计划,户户有帮扶项目。

目前,砚山县79个贫困村有建档立卡户14871户64909人,已脱贫出列76个村,脱贫退出13355户59716人,其中2014年至2017年脱贫8464户39105人,2018年脱贫4891户20611人,贫困人口减少到1516户5193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5.2%降至2018年的1.22%,实现全县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