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郭德綱是相聲的救世主”,對此你怎麼看?

小強4896605


本人13年老鋼絲一枚。但是非常不喜歡“郭德綱是相聲的救世主”此類的言論。

老郭的相聲功底毋庸置疑,在現階段的相聲藝人中無人出其左右。他把相聲發揚光大,擁有廣大的群眾基礎,實屬功德無量,尤其是近年來,郭德綱致力於整個相聲行業的後人培養,可稱是一代宗師,但是“救世主”這個詞太大了,沒有幾個人能受得起,老郭也受不起。。

此言論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涉嫌捧殺郭德綱。郭德綱現在事業如日中天,無數的鋼絲就是她堅實的後盾,已經不可能從正面再去打壓了。古人權謀斗數中有一條:如果一個人如日中天,無法正面抗衡;那就盡全力捧他,把他推得高高的,到了一定高度,自然有比他能量更大的人出手。

老郭本人不止一次的說過:相聲是他的命,他愛相聲,怕相聲萬了。老郭也從來不自居是“相聲的救世主”。老郭在一郭匯中曾經提到:沒必要做百年老店,哪怕明天郭德綱死了,德雲社解散了,完了就完了,沒什麼可惜的;至於徒弟和孩子,只是教他們一門吃飯的手藝,東西都交了,能學多少那是他們的事。


旺財影娛


別有用心的人過度吹捧郭德綱,致其引得部分人反感,是一種另類制裁手段?我對此有三個看法

一,仇敵多,被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誇大

自從郭德綱崛起後,因為一些原因,遭遇了姜主席為首的同行排擠,手下得意弟子的背叛,同行中仇敵特別多。

大家都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放大郭德綱的功績,對其過度吹捧,反而會使得不少人心生反感,這未嘗不是一種制裁郭德綱的另類手段。

二,對相聲的崛起貢獻的確很大

在郭德綱和德雲社未崛起前,由姜昆主席帶領的相聲處於幾近瀕死狀態,當然不是說姜主席不好,可能是當時的相聲體制導致的,讓老相聲人失去了創作相聲的動力。

郭德綱和其弟子上各大綜藝,開辦全國相聲專場,讓大家對相聲重新燃起了興趣,當真功不可沒,這是無法反駁的,不過現在稱為救世主有那麼一點過了。

三,真愛粉的吹捧

像范冰冰趙薇等人不管負面新聞有多少,仍有人真心喜歡,併到處指責對她們不利的消息,像這樣的粉絲老郭應該也是有的。

當別有用心的人對郭德綱進行過分誇大,那些死心塌地的真愛粉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一種認可,也會幫助進行宣傳,引起部分人的反感,正中某些人的下懷。

所以說我的觀點是郭德綱對相聲的貢獻是無法忽視的,但不應該對其過分吹捧,這樣做反而是適得其反,為他招黑罷了。


米小粥粥粥


說郭德綱是相聲救世主,這個吹捧就過了!

郭德綱對相聲有貢獻,而且是大的貢獻,但還沒到救世主的份上!

郭德綱的貢獻,主要提現在劇場相聲!對於電視相聲和晚會相聲,沒多大貢獻!什麼是相聲救世主,相聲危機存亡,如果沒有救世主,相聲就會亡!郭德綱不是相聲救世主,沒有郭德綱,相聲也不會亡!郭德綱振興了劇場相聲,但其它相聲,如電視相聲、晚會相聲,一直存在!馮鞏,還辦了相聲大專班!賈玲白凱南大潘宋寧等,都是馮鞏的徒弟!馬季當年四處挑選好苗子!所以沒有郭德綱,相聲照樣活著!所以說,郭德綱不是相聲的救世主,但郭德綱是劇場相聲的救世主!沒有郭德綱,劇場相聲基本上是苟延殘喘,隨時可能斃命!

郭德綱是有爭議的!主要是指郭德綱的俗!但無需上綱上線!俗是劇場相聲的特點,需要和觀眾互動,需要更多的插科打諢,需要更多的俗段子!劇場裡,天天要表演,哪有那麼多的新段子,所以俗的段子信守拈來!就跟電影電視劇一樣,戲不夠,床來湊!劇場相聲更是這樣的,段子不夠,葷段子湊,倫理段子來湊,屎尿屁攪屎棍式的相聲來湊!我個人非常不喜歡其倫理段子!噴子們注意,是不喜歡倫理段子的這種方式,而不是把段子當真!我是你爸爸,我和你媳婦曖昧,這些也沒啥可樂的,這種方式更加不可樂!倒不是要完全杜絕這類段子,偶爾用用,無傷大雅!如果頻繁使用,那就不對了!就跟電影裡面,偶爾出現床戲,那無傷大雅!如果到處都是床戲,那就是A片了!所以說姜昆批評郭德綱相聲太俗,這種批評是客觀的,也是正確的!但由於其在劇場表演,影響範圍侷限在一定範圍內,再者說,劇場相聲的特點之一就是俗,所以也不必上綱上線!

當然,郭德綱的相聲功底功力,那是一流的水平,郭德綱的基本功紮實,在唱戲、評書等當年都達到了專業的水平,對於其豐富相聲的表演,是十分有幫助的!郭德綱振興了劇場相聲,也帶火了相聲,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郭德綱也帶了德雲社一幫演員,到處開分社,四處演出,也帶了更多的徒弟!使得相聲生機勃勃,郭德綱對相聲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總之,對於相聲,郭德綱貢獻有目共睹!

但,郭德綱不是相聲的救世主!還沒到那個高度!然而,郭德綱卻是劇場相聲的救世主,這樣就沒毛病了!


大師兄講故事侃天下


誰說的?這話誰說的?

這句話明顯是拉仇恨的話!

分析下來,說這句話的人可能是……第一,死對頭?第二,網絡利益驅使?第三,不嫌事大者?第四,在相聲界沒希望出頭的人?第五,白痴?第六,外國的相聲粉絲?(因為外國人說話直接)!第七,無中生有,故意製造話題,不良用心者!

不過,確定一點,絕對不是郭德綱自己說的,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所決定的。……不能自誇,即使別人誇,也要再三否定掉。

其實,說相聲就是為底層大眾謀開心。有本事的相聲人,多出力。沒本事的相聲人,少出力!

只要俺們打工的上下班之餘,有個不討人厭的相聲相伴,也算有個樂子,算個催眠曲吧。挺喜歡相聲的,自然郭德綱說的也挺喜歡的!




星空之飄塵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國際歌》一開頭就如此唱到。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謹慎用這樣的字眼。

但郭德綱讓相聲重新繁榮起來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在他之前,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別說讓大批觀眾花錢買票聽相聲了,就是免費聽都會被哄下臺的,那時的小品完全碾壓相聲,這些在郭德綱出名之後有了非常大的改觀,馬季先生、馬志明先生和侯耀文先生等也在視頻中認可並讚揚了這一點。

當然,就此就把他說成相聲的救世主也是過了。人類有一個劣根性就是,捧一個人的時候經常把其捧成了神,踩一個人時又恨不得把其打入十八層地獄,還要在上面再蓋個水泥房子。相聲只是眾多曲藝形式之一,用郭德綱先生自己的話講,就是一說一樂的事,不必上綱上線,喜歡了就聽兩段,不喜歡就關了跳過,如此而已。

簡單、輕鬆、快樂,再能幽默一下就更好了,這應該是值得推薦的生活態度,也是相聲等藝術傳遞的精神。


把歷史當下酒菜


郭德綱的藝術宗旨是一貫的,用其自己的話即“先搞笑”——捍衛相聲的娛樂性本質。其藝術實踐始終貫徹這一點,為了“搞笑”,旗幟鮮明地堅守相聲的通俗藝術本位,旗幟鮮明地堅持劇場的核心地位,旗幟鮮明地擁抱市場化:這才是他真正的復興“傳統”之處。

正是“搞笑”的宗旨和理念使然,郭德綱雖然一度號召“傳統相聲”的迴歸,但其藝術實踐既突破了90年代前後主流藝人的“吉他相聲”、“電視相聲”、“晚會相聲”等風格,但也絕非回到40-60年代相聲巔峰時期經主流藝人群體揚棄過的“傳統相聲”風格,而是對傳統風格進行了全方位的突破。傳統相聲名段的經典性,節目結構的一致性、內容的合理性、尺度的中庸性,無一不為郭德綱所挑戰。對這些突破和挑戰,目前難以給出定評。然而在傳統節目顯著減少的後期,在“先搞笑”逐漸變為“只搞笑”的宗旨下,其新相聲新作品題材和內容陷入嚴重同質化,表演風格也深陷入個人舒適區。另外,其開創的類似“脫口秀”的表演形式中,郭德綱將相聲“舞臺”變成了發表個人觀點的“講臺”,這是極其值得商榷的。



小西愛影視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郭德綱的相聲如此發展,只會把相聲帶入歧途,相聲是語言藝術,反映的是時代生活,相聲應該深入生活,才有更廣大的發展空間,才能精品疊出,如果僅僅停留貶損而譁眾取寵,通過走出國門來炒作,停留在對同行的打壓而博得所謂的發展和繁榮,後代人就無相聲可聽了。

相聲界的吵鬧由來已久,相聲宗派林立世人皆知,相聲人之間的不慕也是藝術界的怪胎。相聲產生民間,說的是市井百姓生活,老一代相聲人因生活所迫造成的自私,以及傳承過程的狹隘,並沒伴隨社會發展而消失,相反卻越演越烈,令人不齒。

相聲界應該打破族譜觀念和門規界限,堅持相聲是人民的相聲的理念,以相聲反映人民生活為基本遵循,沿著服務人民的方向發展,開展演出和創作,如此才能有相聲藝術的美好未來!


與閻王對飲李豔青


好一個“有人說”好一個“救世主”,提問者其俗已見,其媚可鑑!

我們這個社會,各行各業各領域都有佼佼者和傑出貢獻者比比皆是,唯不見想冠以“救世主”之名的,遙想當年救世主一詞傳唱天下,殊不知今日重提,頓覺齷蹉。我擅自揣摩:想這絕非郭先生之本意。但究竟是誰人整日上串下跳,非把郭德綱和德雲社捧上雲端,以我之見識,不可斷然決議。我信守得雲開,見得紅日;它日水落,便見石出。

文藝要繁榮,文化要傳播。豈是爾等卑劣之手段能促之?奉勸諸位擦亮雙眼,勿被人帶入泥潭。

本人誓言,此篇回答乃關於郭德綱,德雲社之最後一篇,從此再不作答類似提問。


頭根油條


要不是郭德綱,相聲這門藝術恐怕早就被遺忘了!自從郭德綱把相聲帶火了以後,有一些阿貓阿狗的就串出來了!就是這些人不懂得感恩,還他孃的亂咬,非得的把郭德綱至於死地!哎!咋相聲界比娛樂圈還要黑暗呢!靠本事吃飯,天經地義的。郭德綱把相聲帶火,可是有這麼多說相聲的非得要憋著勁的弄死他!郭德綱要是不說相聲了,就憑那些亂咬的狗把相聲撐起來,難啊!


用戶7684357127533


相聲藝術從舊社會屬於市井小民消遣娛樂的卑賤行業,到新中國成立之後走上主流舞臺,再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空前繁榮,再到90年代電視小品的崛起之後,相聲行業隨之衰落,經歷了非同尋常的大起大落。

在舊社會相聲行業就是屬於街邊賣藝,行業內部稱之為“撂地”,就是站在街邊說相聲,那時候是兩個相聲演員面對面站著說,你一句我一句的對口相聲,觀眾圍一圈觀看。跟剃頭修腳、雜技耍猴一樣,都屬於江湖藝人。舊社會的相聲行業從業人員魚龍混雜,所表演的相聲段子也不盡如人意,其中夾雜黃色段子是招攬聽眾的手段之一,後經新中國文化部門的指導,新一代相聲藝人將舊社會的相聲段子加以改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入更加貼近新社會新生活的內容,在主流廣播電臺對外播放,使相聲藝術重新煥發了藝術魅力,這其中的代表人物都是後來相聲行業的大師級人物,如侯寶林、馬三立、張壽辰等等。

進入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產黑白電視機的普及和央視春晚的籌辦,電視相聲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期,經典段子層出不窮,年輕一代相聲藝人開始嶄露頭角,如馬季、侯耀文、唐傑忠、師勝傑、馮鞏、等等,被觀眾們所熟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到90年代,隨著電視小品的出現,相聲行業隨之快速沒落,很多相聲演員都改行演小品了。

究其原因,既有不同行業的競爭,也有其行業內部的侷限性和壁壘性,相聲藝人講究師承,必須拜師以口口相傳的形式傳承下來,這就導致了相聲藝人青黃不接,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致使那些即使很有相聲表演天賦的人也很難出頭,很難獲得登臺表演的機會。這其中就包括如今大紅大紫的郭德綱。郭德綱曾經三次進北京尋求登臺機遇,無奈沒有一個在行業內說話一言九鼎的師父領路,致使其三次碰壁,嚐盡了人間冷暖,受盡了各種排擠。最後還是“主流”相聲藝術家侯耀文慧眼識珠,收下郭德綱為徒,至此郭德綱才算在相聲行業有了立足之地。郭德綱是一個極具表演天賦又勤奮好學的相聲藝人,他的創新能力與融和傳統段子的手法,不敢說後無來者,但至少是前無古人,比如《我字系列》《你字系列》《西征夢》《屌絲青年》等等,都是其具有鮮明特色的代表作。郭德綱不但有表演天賦,也極具商業頭腦。而且對於相聲的定位更是精準,他一直堅持相聲應該回歸小劇場,迴歸到觀眾面前,而不是脫離群眾。事實證明,相聲迴歸小劇場表演,是相當正確的決定。在相聲迴歸小劇場取得成功之後,郭德綱籌建了相聲社團“德雲社”,如今德雲社劇場演出一票難求,出國商演和各種文化交流不斷,受到央視等主流媒體的肯定與表揚,使相聲藝術又一次煥發了生機,又一次進入到空前的繁榮期,這其中郭德綱功不可沒!

要說郭德綱是相聲的救世主,這句話顯然用詞不當,但是郭德綱挽救了頻臨消亡的相聲行業,使年輕人又喜歡聽相聲了,這是事實,值得我們肯定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