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匠人组团“隐居”郊野,每天睡到自然醒,剩下时间才赚钱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导力量,沉重的房贷、车贷让他们无暇顾及其他,更不用说“隐居”生活了。但在在浙江富阳受降镇,有一群90后匠人就做到了,不仅没有沉重的房贷、车贷还每天睡到自然醒,剩下的时间,一边用来敲敲打打,把自己的手艺拿到淘宝去赚钱,一边用来以物换物,以茶会友,过着“现代原始生活”,毫不受到世俗的困扰。


姜杉和田美乐是最早搬来受降镇的匠人,这已经是他们毕业后的第三个家。一栋两百多平的排屋,一半用于生活起居,一半作为工作室;再也不怕乒乒乓乓的敲打会有人来投诉告状,而整栋月租只有千余元,他们对此感到非常满意。每天伏案工作6到8个小时,在保证手艺活不拉下的前提下,姜杉闲下来就喝茶、串门、趴趴走……一天能从睡到自然醒开始。
生于1993年,却喜欢梳道士头,着布衣长衫,生生把自己活成一个老头模样。大二时,雕塑专业的陈凯凯因为一杯铁观音而跌入茶坑,迷恋上了一切和茶相关的器皿打磨、生活方式。每逢开工设计新品、打磨茶器,他都要在案前坐上一整天,忘记吃饭。而他开发的茶盘,已然从样式上颠覆了传统的树桩模样,有不少商家开始复制模仿。

文洁的“释小手作”就在陈凯凯家的斜对面。手下的每件布衣,都经过6000多针的缝制,平均用时超过1周,而布料是从农村淘来的,年份都超过40个年头。和成熟制衣工厂追求平整针脚形成反差,文洁手下的衣服力求看到“人心”,看出“人作”的痕迹。
当订单量逐渐增多,文洁还会找来河南老家农村里的“留守农妇”,请她们一起来缝制布衣,这样既提高了制衣效力,也帮她们添了一份收入。
王志锋性格内向,是个平日说话都会害羞的男生,而也偏偏是他有着对镂空首饰的一番巧思。王志锋自己最喜欢的,却是他自己设计的一款“入骨相思豆”挂坠,它以牛骨为壳,内置相思豆,取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性格内向的李岩毕业于美院大漆专业,和许多直接“自雇就业”的90后不一样,李岩也曾去公司“朝九晚五”上班,但最后选择自雇就业。心性淡泊的她选择将爱好和工作合二为一。她的“不贰生活”工作室,主要设计茶器类漆器,当然,她也会接一些大漆修复工作。
不管是绕丝戒指,还是大漆银戒,李晓霞都算是“半路出家”的。大学四年,李晓霞学的都是工业设计,却在毕业后发现了大漆的多重美学。向自己男友拜师学艺,李晓霞这样和大漆产生了交集。一枚蝴蝶银质戒指,反复上漆、反复晾干、反复打磨,要足足等上2个多月,才能被认可完工。

捣鼓水泥的算不算匠人?还是美院研二学生的朱起鸾玩的和别人都不一样,他擅长使用环保材料,而轻水混凝土则被拿来独宠。他把水泥做成几何花盆、试管花瓶,几近一次成型,且成品细腻光滑,完全无需打磨。
忙完之后,时间让他们的手作日臻完美,也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而心怀善意。为了一杯茶,他们可以等炭火慢慢烧旺。而就一个打磨动作,他们可以重复做好几天。当电商成全他们,他们也选择成全自己。
时代赋予了他们新的生活,而现实没有击倒这群有梦想的90后。也许他们的生活是所有人向往的,但是又有谁能像他们可以放弃一切,隐居起来过着“逍遥”的生活呢?而他们也说:城里的喧嚣生活,我们不会回去去了,如果这里房价再高下去,我们还可以搬得更远,只要那边有Wi-Fi和快递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