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些想從事農業的朋友打電話諮詢,做農業是註冊公司好、還是合作社好?或者是家庭農場;哪種經營主體好申報農業扶持資金?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都能做什麼?在申報補貼資金時有哪些政策優勢?
關於政府農業補貼,補貼力度,政策優勢,很多從事農業的人士都不是特別瞭解,別說想從事農業的朋友了,不管你是打算投資農業的商人,還是從事農業的人員,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是做家庭農場,還是運營合作社,又或者是經營農業公司,國家的優惠政策有什麼區別。
不管你是申請什麼項目的補貼,國家都有規定,申報項目須有企業法人,且經營一年以上,具有一定的規模,能夠帶動當地農業經濟的增長,能帶弄農民農戶增收,且企業法人需無不良記錄才可以申請補貼。補貼方式分為財政補助項目和貸款補息項目(直接補獎資金為無償使用資金,貼息貸款資金為有償使用資金)。根據你所做的項目和經營模式,可以分為農業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國家對這三項的補助力度也有不同。
家庭農場
第一、家庭農場,它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營主體。目前我國的家庭農場主要以種養業為主,後期產業鏈延伸至農產品加工以及前期的產品研發等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家庭農場主要生產農業,以農副產品的買賣為主要收入來源,也可以生產一些農產品的加工品。目前國內很多家庭農場都偏向休閒、觀光、旅遊農業,利潤也有所增長,發展勢頭也很迅猛。目前全國已有各類家庭農場96萬家左右,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生力軍。其中,經農業部門認定的達到53萬戶,平均每個種植業家庭農場經營耕地170多畝。據農業部對全國3000多戶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情況的典型監測,家庭農場的年均純收入達到28萬元左右,勞均純收入近9萬元,高於普通農戶收入。
第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作為農村資源整合的最有效主體,是一種側重於資源整合的組織形式,也是地方政府最支持的經營主體,優先享受財政扶持以及稅收優惠,但需要發起人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合作社既可以從事農業生產,又可以進行生產前端的生產資料和產品研發以及生產環節之後的流通、加工等增加農業附加值的環節,可以售賣農產品,也可以加工農產品,還可以做產品的研發,是地方政府比較支持的經營主體。截至2016年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179.4萬家,入社農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44.4%。其中,國家示範社達8000家、縣級以上各級示範社達13.5萬家、聯合社7200多家。合作社內涵式發展邁出新步伐,超過一半的合作社提供產加銷一體化服務,8萬多家合作社實施標準化生產,7萬多家合作社註冊商標,4萬多家合作社通過“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認證,兩萬多家合作社創辦加工實體,兩萬多家合作社開設社區直銷店開展“農社對接”。
第三、農業企業可以從事的環節就更廣泛了,可以延伸到產業鏈的上下游,甚至打通全產業鏈。每年國家及各地方申報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就是這樣。所以說公司形式是能夠更好的實現利潤最大化,股權明晰,能夠實現未來上市操作等。可以把農業和商業結合形成一條生產鏈,利益是三個項目中最高的一種。
國家對於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補貼力是度不同的
家庭農場是2013年的一號文件中首次出現的,目前政策的支持還是發展的指導趨於完善。家庭農場後期產業鏈延伸至農產品加工以及前期的產品研發等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所以申報補貼也有一定的侷限性,能申請的資金是最少的。
然後是合作社,合作社的註冊是可以不需要資金的,但是沒有註冊資金的合作社補貼金額不高而且發展有侷限,建議適當註冊一點,它是國家大力扶持的項目,補助資金較高,而且申請流程簡單,只需項目申報書就可以。
最後來說農業公司,農業企業相對來說資金申請流程複雜,需要提供繁瑣的申報材料。同時國家提供的資金補助是最高的。基本都在幾百萬上千萬上億的項目,這些扶持資金額度大的項目都是以公司、企業作為承擔主體。而農業企業,一般是要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才會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
如果你有五穀雜糧瓜果蔬菜的種植,也有水產,家禽畜類的養殖,還可以加工農副產品,並且有銷售渠道的化,建議可以註冊合作社加農業公司的形式,這樣國家的扶持力度最大,補助資金最雄厚。但是如果那只是自己小規模的種植,還是以家庭農場為主。
還要跟大家講一下注冊資金的問題,合作社的註冊是不需要驗資的,這點跟註冊企業不一樣,也就是註冊資金可以隨意些。但我們建議大家,長遠發展考慮,合作社註冊資金應寫在500-800萬之間最合適。因為我們都知道合作社是國家大力扶持的對象,補貼力度大,合作社更需要起到示範帶動性作用,也就是申請的規模上是有要求的,註冊資金在500--800之間 對於以後資金項目的申報是有好處的。
如果喜歡請轉發關注,歡迎留下您的看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