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领哨 主动报到 顺义区发改委变“吹哨”为“领哨” 积极服务镇街发展

发改委深入推进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树立到一线去解决问题的导向,创新开展“上门领哨、主动报到”,变“吹哨”为“领哨”,强化服务镇街管理体制机制,克服机关化倾向,坚持敢于担当、靠前服务、力量下沉、脚步唯亲,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历时三周的“领哨”行动,共梳理“领哨”项目约200个,列入重点推进项目60个,综合跟进服务项目50个,加速推进手续办理项目40个,已完成项目审批立项10个,研提工作实招30余项,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领哨”行动统筹谋划。注重统筹谋划,强化方案设计,明确靠前服务行动,调动业务骨干力量,保障“领哨”行动有的放矢、集中推进。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研究制定《坚持党建引领开展“上门领哨 主动报到 发改在行动”实施方案》,将“领哨”行动纳入机关各部门“大党建”闭环工作考核,明确“六靠前服务”行动任务,夯实靠前行动、主动服务优势,形成全委上下“一盘棋”,提升统筹谋划、高效协调、部门联动、汇聚合力等工作成效。组建队伍,主动对接。成立“上门领哨 主动报到”领导小组和党员服务队,11名党员领导干部围绕营商环境、疏整促、重点项目、河东河西发展、对口扶贫等全区核心工作,主动深入25个镇街摸需求、访问题,领任务、研思路、明方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靠前服务,认领项目。引领党员干部主动靠前调研“吹哨”任务、靠前对接“吹哨”项目、靠前协调“吹哨”问题、靠前摸准“吹哨”需求、靠前会商“报到”实招、靠前谋划“报到”机制,镇街提出的百余项重点项目主动认领,研究制定“领哨”项目解决方案,建立“吹哨、报到”两级问题库,主动提供“支招”和“金点子”服务,提升“领哨”行动治理效能。

建立“四项机制”,强化“领哨”行动工作保障。加强机制创新,用制度凝聚合力、推进工作,将“领哨”任务具体化、清单化,明确机关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完成时限和解决成效,加强督查通报,确保“领哨”行动取得实效。党员先行,力量下沉。发挥党员先进性,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领哨让党员先领、难事让党员先议、落实让党员先行,党员干部围绕近200项“领哨”任务,率先垂范、冲在前面,全面研析“领哨”项目任务问题和解决对策,主动下沉对接项目情况,重点予以推进和包装,提早列入明年项目推进计划。建立清单,销账落实。通过25次调研对接,找准摸实镇街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电力能源、厂房利用等重点领域项目任务,形成《“领哨”行动六大领域工作任务清单》,细化项目问题清单100余项、民生项目责任清单70余项,自压担子,明确任务,逐项支招、逐项反馈、逐项销账解决。管家联动,支招研招。建立委内“领哨”行动“大管家”和“领哨”项目“小管家”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谋划和领导,主动研提共性问题和差异化问题解决路径;加强具体项目调度和研究,压实跟进服务、实地察看、对接推进等责任,主动提出疏整促项目提升、加强统筹调度、争取资金支持等务实措施和实招,对症下药、逐一破解,加速推进项目手续办理进程。目前,已跟进服务、指导项目40余个。

督责问效,表率引领。建立健全明责、考核、督察、问责机制,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领哨”行动任务落实“责任链 ”。实施“八个一”考评机制,即:一哨一部署、一项一推进、一账一督查、一考一问责,确保“领哨”行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并对“领哨”项目推进情况、审批情况、落地情况、服务情况进行效果评价,主动听取镇街的满意度评价。

全面提速推进,提升“领哨”行动工作成效。始终把推进镇街民生项目作为“领哨”行动重要一环,围绕“七有”项目主动出击,加快项目策划包装和手续办理进程,提升工作效率。联动作战,协同推进。全面协调相关部门联动推进镇街幼儿园、中小学改扩建和新建项目建设,立即加强杨镇3所幼儿园项目前期包装,协调项目建设规模、容积率等数据指标,加快立项前置手续办理,争取在百姓家门口新增千余优质学位;全面助力建设镇街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及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项目建设,实现老百姓家门口就医、养老全覆盖;全力推进镇街文体中心、绿道公园项目建设,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文化休闲资源。目前,已列入2019年重点推进的镇街绿色公园、幼儿园、卫生院等“七有”民生项目40余个。

重点突破,加速推进。围绕李桥镇、仁和镇等10个镇街提出的疏整促提升项目,立即行动,研提整体打包、实地调研、协调推进、资金支持等工作实招,力将南庄头村整体提升工程、澜西园绿色空间提升工程等一批项目列入第二批“疏整促”项目提升计划,加速推进6个镇街微型公园、口袋公园、街心公园等十万余平米绿色项目建设;围绕镇街府前街路网拓宽、打通断头路等20余个项目建设,党建小分队全面跟进服务,快速启动项目前期包装手续和方案设计,争取资金支持,列入重点工程加力落实。超前谋划,医治杂症。在“领哨”行动中,对于河东地区的木林镇、龙湾屯镇、大孙各庄镇、张镇等地区将来的供水设施发展,积极牵线搭桥市政控股支持,提早谋划预留水厂位置,为镇域发展提供良好的市政设施发展空间。并围绕镇街提出的污水治理、供热管网改造等项目问题,立即与区城管委、区规土委、区水务局、市政控股集团等部门沟通协调,缩短审批时限,加快手续办理,争取资金支持,拟列入明年重点推进基础设施项目20余个,补齐短板。研究政策,破解难题。针对天竺镇、北小营镇、李桥镇等乡镇关心的老旧厂房利用难题,加快对区内闲置、低效的老旧厂房盘活利用问题展开研究,全面梳理、分析中央、市级层面老旧厂房利用政策,积极做好上层战略落实和承接,做好横向参考和案例对标,深化“腾笼换鸟”认识,研究老旧厂房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经过深入研究、广泛调研、专家征询、意见征求等工作,初步形成了《顺义区老旧厂房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审议稿),明确了总体要求、试点方向、试点流程、配套措施、保障机制。并选取62个全国老旧厂房利用案例编制成册,推出《关于老旧厂房利用的案例分析》,为厂房再利用实现二次创业找寻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