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你不幸福的原因在這裡

​幸福是人生於世追求的終極目標,眾所周知,不必多言。

然而不少婚姻中的女性失去了快樂,甚至過得憋屈痛苦,這種不幸貌似因家庭丈夫兒孫引起,然而仔細分析,原因真的如此嗎?

這兩年我在縣城的某小區租房住,巧的是,我窗口的斜對面正是我發小春彤家,平時我總能看到她家的生活情況,也常聽到她家人的談話。

她爸爸李叔是精明又通情理的生意人,能力還行,能在這高檔小區買下兩套房分別給倆兒子。她媽媽李姨是陳腐落後、自甘輸人的中年婦女。

她爸媽時常爭吵,她爸常責罵她媽:

家務活做得不整潔,對子孫照顧得不到位,人情關係、待人接物有偏差,思想跟不上當代等。

並且還不接受指點,好多忙都幫不上,自己在外幹了一天活,回到家還沒有個整潔舒服的環境,掙不了錢,幾乎吃白飯。

李姨有時也回擊對方,於是雙方爭得不可開交。

有時她也默默地忍受丈夫的責罵和譏諷,直到丈夫走開,才將憤懣不平惡狠狠地吐蹦出來。

我其實無心去理會別人的家長裡短,但有一次李姨與我閒談,讓我對她婚姻生活的窩囊,深深地反思了一番。

她:你真是好運哦,有個那麼有錢的男友,以後有得享福了。

我:我這不是好運,所交際到的人都是我努力吸引來的。很早以前他就知道了我,才來接近我的。

如果以後我能享福,也是努力的結果,不是因為男友。靠嫁人而享福是件不穩靠的事。

她:有男性可介紹給春彤嗎?讓她過得好,我們也能得點利啊。

我:她不是有男友了嗎?我曾聽朋友談起。

她:她說發現對方劈腿,就與對方了結了,唉,她幹嘛這樣做呢?男人偶爾劈腿也常見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活就過不了了嗎?

我:這怎麼可以?婚前都這樣了,還怎麼盼望他婚後老實?

她:怎麼就一定不老實?你看那些長輩婚姻生活也好好的,其實他們很多以前也有過這種事兒。不都一樣過嗎?

我:你看到的只是表面,這些女性在婚姻中可能很不好過的,她們之所以不離婚,很多是因為迂腐沒想法,或者年紀老了,孩子大了,才委曲求全地和對方繼續過日子的。

如果自己不努力,只是依附對方,是不會有尊嚴和自主權的,很可能會一直受別人的氣,過得憋屈,更別提會得到尊重了。如果對方拋棄自己,那就完了。

……

我們就這樣聊了一陣子,之後,我對她婚姻生活的不幸,找到了些原因。

她的想法是:只要能有口飯吃,對方經濟過得去,不管對方是誰,就完全可以嫁過去。她不考慮對方是否足夠愛自己,在婚姻中是否能得到尊重、尊嚴、人權。

也不難怪她婚後受盡丈夫的指責、謾罵、嘲諷、輕視,過得憋屈不堪。

生活是理想的產物,上樑都歪了,還指望下樑能正?種的是水草,還會長出參天大樹?

生活中能否過得好,能否持有人權,能否有尊嚴,應該是向內思考,增強實力,而不是向外祈求、巴結、依附。

對李姨的思索,讓我想起兒時對她的接觸。

自我有記憶起,她平時的話語中,總是期盼春彤儘快就出去打工。遇到從廣東打工回來的人,常叫別人留意,將來帶春彤出去。

有人從廣東回來時,她也叫我和春彤去這些人那裡玩玩,她說,與他們玩得熟了,將來就可以得他們帶出去打工。

記得上初中時,春彤對她說,她班裡有個女生的父親在廣東開製衣廠。於是李姨就說,那你就跟她相處好點啊,將來就得以去她家的廠裡幹活了。

李姨看見在一旁搞玩具創作的,春彤的弟弟,那時她弟弟上六年級了。李姨就對他說:這麼大了,都能娶老婆了,還搞這玩意兒。

小學、初中、高中的畢業不久,我都去過春彤家玩。她母親都問她,現在畢業了,想打工還是繼續上學啊?她這個選擇性問題,語氣和神態中,很明顯她希望春彤選擇前者的。這幾次畢業她都問,聽得出來,她非常期盼。

這幾年,李姨碰見我們的同學常常問,有沒有男的介紹給春彤。有些同學就說,不見有很好的男的呢。李姨居然說,不用很好啊,人家肯要就行了,有誰又很好呢?兩個人肯去幹活,日子就好了。

這又讓我想起了,幾個月前,我聽見她家裡的談話,春彤說想去學小轎車。李姨卻說,電車都不會騎,還想學小轎車?!想過好日子,不考慮找個男人,居然考慮這些?

回想起李姨的這些言行,真的讓我明白她婚姻生活憋屈的原因。

嫁給了賺錢能力不錯的李叔,自己卻不去進步,那也就罷了吧。但她卻忽略了自尊、人格、尊嚴,只想隨便找個男的過日子。用她的話來說“人家肯要就行了”。

真正決定婚內地位的並非外在的條件,而是最起碼的內裡的自愛。當放棄自我、自甘輸人時,只能丟失主導權,承受對方的制約了。

規則是由更強的一方制定的。

李姨的言行、教育也導致了她的兒女不自信、沒出息。

她的倆兒子沒什麼作為,只有春彤有奮鬥的意識,然而自小受她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地被她薰陶,春彤身上也有她的影子,做事常常沒膽量沒有自信、畏首畏尾,格局也小。

李姨生活表面不錯,實質上有些貧瘠,貧瘠家庭事事哀,又加重了她生活的不幸。

以前她對孩子的教導,她那些棄自尊和尊嚴的教導,導致兒女無成,生活貧困,報應在了她身上。所以她根本吸引不到幸福。

再說她帶孫兒的事吧,她目前有四個孫兒,最大的才兩歲多,中間兩個一歲多的是雙胞胎,還有一個幾個月的。這幾個孩子常打架,也很頑皮。

每天她都要做幾乎所有的家庭事務,還要買菜做一大家子的一日三餐。一天24小時,幾乎一刻不停地像陀螺一樣轉著,她的辛苦,我們小區好多人都看在眼裡。

有時她向大兒子,嚶嚶地哭訴(她小兒子不理家事,春彤這幾年很反對她,跟她不近乎),說辛苦得無以復加,晚上不怎麼得睡。又說,她丈夫不體諒她,對她的要求一點都不下降。

她還是每天都要做著這些事,表面看,她理所應當。但仔細琢磨,就能看出端倪。

這是她沒得選擇的選擇。

追根究底,是她放棄自我而受到的制約,所造成的惡果。

自食惡果,她必然。

阿姨,這才是您過得不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