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64)关于法考那些事

编者按:松滋市检察院牢固树立人才强检意识,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检察公信建设,打造过硬检察队伍。2018年,该院2名青年干警顺利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下面,我们听听该院侦查监督部的陈国强,在通过法考的路上,有哪些感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今年是司法考试改革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后的第一年,我参加了首届法考,“侥幸”通过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考试得以过关,在法考落下帷幕之后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法考那些事。

首先我想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考法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顾名思义,是对从事法律职业的工作者的资格考试。不通过法考,想要走上法官、检察官、律师或者其他类型的法律人的道路都无从谈起,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提升法律人职业能力,强化法治队伍专业化水平是必然要求。我们要进步,要发展,法考是必须攀过的一座山,是必然要趟过的一条河。同时,作为学法者、用法者,法考也是我们对自身水平的一次检验,可以帮助我们查漏补缺,通过学习的过程不断加深理论功底,构建和巩固法学知识体系。

其次,关于法考的备考规划和学习方法。当前法考的报考标准较以往发生了一些变化。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大都是曾经参加过司考或者法本毕业的,我相信大部分考生都具备一定程度法学理论知识,在一些部门法上还有很深的研究,基础较好。但法考考查的毕竟是综合性较强的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对于离开学校较长时间,同时没有相对集中时间的考生来说,如何规划备考尤为重要。

我认为,在复习备考的时间上,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可以适当调整,可以从年底就开始慢慢复习,中间逐步加强学习强度,也可以集中精力在法考前夕进行冲刺,但不管怎么规划,时间最好不要少于三个月。就我所知,在校考生的复习周期最长的有接近一年,最短的也不少于六个月。作为在职人员,显然无法利用太长时间集中复习,而零散时间断断续续的复习效果又会大打折扣。因此我建议,在平时先利用时间将法考中分值比重较大的“大部头”——三大实体法(刑法、民法、行政与行政诉讼法)逐步复习巩固,实体法虽然也要求对知识点的记忆,但更注重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加之内容多,需要较长时间来理解消化,这有助于我们平时法学知识的积累,也能提高我们运用法律的能力。在法考前夕最后的两到三个月,则要重点复习程序法、理论法和商经法,这些科目考查的内容大部分需要记忆,内容繁杂,需要集中时间反复记忆,但只要能熟记,得分率相反要比三大实体法高的多。

至于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对自己而言效率最高的就是最好的,但一定要坚持。在漫长的复习周期里,法考的真题、模拟题要准备的多一些,记忆和理解了相应的知识后要通过做题来考查纠错,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同时,要战胜漫长学习周期里的焦躁心里,沉下心来,可以找朋友一起复习备考,一起探讨、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法考最重要,也是最常被谈起的话题是备战法考的心态。当你有一个好的心态的时候,你面临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一些人对于法考有畏难情绪,将其视为高山、险滩或者难以逾越的关卡,想到要复习的内容,看到堆在眼前的参考书籍就失去了勇气和恒心,这种心态必须要想办法克服。面对法考,要有自信,也要坚持。不要去想考查内容的庞大,复习任务的繁重,而要去想,考试的内容不过是200道选择题加上几个需要手写的案例分析和论述题而已。参考的书籍也不是要全部背诵,只是熟记,能运用就可以了。如果将其量化,具体到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我们再来看,会发现,看起来庞大的学习量也就相当于每天多加一会班,周末少看几集电视而已。法考的备考,贵在坚持,当别人都放弃了的时候,你还在坚持,你就把握了先机,离成功也就近了。

最后,我要向所有还在坚持法考的同志们表达我最真挚的敬意和祝福,我对你们的坚持由衷钦佩,也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来年法考之路上得见花开,终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