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享譽全球,邁克爾·傑克遜為她寫歌,她定義了人類美的極限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溫馨提醒,2018最後一個大長假,已經結束。

這7天,除了電影界的金馬獎公佈提名,另一個領域也選出了今年的“金馬”。

諾貝爾獎。

這屆獲獎名單裡,有個名字很特殊。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唐娜·斯特里克蘭,該獎項時隔55年第三位女性獲得者。

另兩位分別是1903年獲獎的瑪麗·居里(Marie Curie),以及1963年獲獎的瑪麗亞·戈普波特·梅耶爾(Maria Goeppoert Mayer),圖片來源:新華網

她特殊在,站到了一個被普遍認為“女性難有成就”的領域前端。

跟Sir今天要聊的主角很像。

Sir對她的初次認知,來自生物課本。

說她享譽全球一點不誇張。

現實裡,她就是自帶主角光環的那種人——

美國《時代》表彰她為20世紀“世界最傑出野生動物學家”。

聯合國任命她為和平使者。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宣佈她為皇家女爵士。

英國媒體形容她是“奔走的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是聞名世界的天主教慈善人士,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社會影響力曾擊敗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

邁克爾·傑克遜為她寫歌(《Heal the World》)。

誰叫她重新“定義”了人類呢?

來,鄭重介紹——

《珍》

Jane

珍·古道爾。

1952年,這名英國女生高中畢業了。

她沒錢上大學,做起了秘書和服務員。

對很多人來說,這可能就是後半生,但對珍恰好相反。

那是她不平凡人生中,最後的“平凡時光”。

十三年後,劍橋給這位沒上過大學的女生頒發了博士學位。

不過這學位,也不過是她魔幻人生芝麻大的註腳。

關於她生平的電影,就多達40部。

邦德聽了都流淚……

這最新來的一部,是炒冷飯嗎?

Sir一開始也這麼想。

於是這部紀錄片開頭就提醒你——

這裡的珍貴鏡頭,你差一點就看不到!

全片大部分素材,都來自美國《國家地理》檔案館。

這裡寶藏尖貨太多,很多從沒出現在大眾視野。

這一次的寶藏,來自史上最強攝影師之一,雨果·範·勒維的作品。

他用16毫米鏡頭拍下160小時的珍·古道爾影像素材。

塵封半個世紀,四年前才被重新找回。

絕版秘辛啊!

神級配置下,也難怪《珍》成為去年最佳紀錄片之一。

獎項不愁。

評分前列。

豆瓣8.8分,爛番茄98%新鮮,最嚴格的Metacritic ,給了87分高分,還送上”必看”徽章……

賣了太多關子,Sir說回影片本身。

Sir覺得,紀錄片的首要前提,一定是保真。

展現自然,就是以鏡頭代步,還原世界一隅。

對準社會,要鋒利窺探,揭露本來面貌。

而面向個人,則不得不回答一個問題:

TA是誰?

《珍》確實是最有發言權的一部。

它的鏡頭,有兩種不同效力——

沿著珍人生的物理軌跡,同時又暗藏著“化學作用”。

一方面,讓我們看到她的傳奇。

從籍籍無名的小秘書,到研究黑猩猩第一人。

事情的緣起是這樣的:

人類學家路易斯·李奇,希望有人能一起前往非洲的貢貝國家公園,實地觀察黑猩猩。

非洲,置身野外,睡在星空下,親眼目擊野生動物,恰好是她八九歲就有的夢想。

靈長類動物的還原主義科學理論在當時很流行(聽不懂找度娘),可李奇一直懷疑。

所以他希望有一個“小白”同行,這樣就能拋開定式思維,帶著純潔的視角。

珍,恰好沒搞過科研。

剛到非洲幾個月,珍一無所獲。

可她有十足的耐心啊,以及對知識的熱情,對動物的愛……

不得不承認,李奇選對了。

珍沒有被僵化的理論束縛,她發明了自己的一套辦法。

從前的研究人員,都是用數字來區分黑猩猩,但珍給它們取了不同的名字。

這也太有個性了:

白鬍大衛、巨人、麥奎格先生、芙洛……

至於研究方法嘛……

呃,沒別的招,就是有事沒事在黑猩猩面前瞎晃悠。

目的,是讓黑猩猩習慣她,忽略她,然後接納她。

就這樣,又一個小白改變了世界。

珍似乎天生就是動物學家。

很快,她的研究成果就一個接一個爆出,每一個都是投向學術界的重磅炸彈:

黑猩猩也食肉!

黑猩猩也會理性思考,也有利它行為和感情!

還有社群關係!

人類並非地球上唯一會使用和製造工具的生物,黑猩猩也會!

黑猩猩會拔光樹枝上的樹葉,用它從白蟻巢中釣取螞蟻

珍,重新定義了黑猩猩。

她發現,觀察黑猩猩,彷彿就是在觀察人類——

盯著黑猩猩的眼睛我看見回望著我的是有思考和有理性的個性

這些如今大眾習以為常的理論,都是珍第一個發現的。

傳統被打破了,她自我的認知,也被打破。

甚至,有些研究結果珍自己都難以接受……

比如大多時候溫柔黑猩猩,也有好戰、殘暴的一面。

對了,光說傳奇,忘記說發生在珍身上的化學效應了。

搞科研,不代表不能順便搞個戀愛。

常常在鏡頭背後審視珍的那個男人,終於走到了她的生活裡。

攝影師雨果,最後成了她的丈夫。

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

為什麼本片畫風,常常從國家地理變成家庭片……

珍,是其中最可愛的那位女主角。

她時而上樹,時而下河,有時對著鏡頭還要吐個舌頭。

不要誤會……不是對你,人家是在對戀人示愛呢。

這真是一部少有的“窺私感”很強的紀錄片。

因為在鏡頭私人化的過程中,她的個人理想和生活,都暴露在了觀眾眼裡。

後來,跟著丈夫,她又跑去了塞倫蓋蒂大草原,又接觸了更多可愛、也神秘的動物。

兒子葛拉出世後,黑猩猩也有點失寵了……

追蹤黑猩猩的工作,她只能交給學生和員工。

觀察黑猩猩,讓她成為更成熟的母親;

為人母的經驗,又讓她反過來懂得理解黑猩猩的母性。

這可能是無數人都想達到的境界吧?

家庭事業兩不耽誤——在黑猩猩和人類的關係母題下,珍也把自己,這個靈長類動物的個體,當成了研究樣本。

她的感受,她的掙扎,她的家庭……圍繞在身邊的一切,都和科研相互作用,效果相當奇妙。

但也有頭疼的……

在叢林世界遊刃有餘的珍,也必須面對人類文明的複雜。

往大了說,她也得面對官僚制度、學術制霸、性別歧視等阻礙。

往小了說,她和丈夫分隔兩地聚少離多,難免漸行漸遠。

後來,不同的理想,終於成了兩人不可調和的矛盾。

兒子葛拉長大後,她還要再次承受分離(他被送去英國寄宿學校)。

另外珍還注意到,葛拉從沒喜歡過黑猩猩。

有多少孩子理解父母的理想呢?

珍從科學裡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也看到了人性的無奈。

這一切的經歷,讓她下定決心成為一名終生人道主義者……

故事說完了,咱再來看看導演。

這導演你必須認識一下,因為《國家地理》找來的這位布萊特·摩根,也和珍一樣,相當不走尋常路。

《紐約時報》早就評價過他:

克服困難、處理極為巨大的題材,是他的拿手好戲。

創作《珍》之前,他花了八年去拍《科特·柯本:煩惱的蒙太奇》。

對,就是中國70-80後青年,最早的搖滾偶像之一。

本片配樂也頂級——傳奇作曲大師菲利普·格拉斯。

他之前的作品都是大片,《時時刻刻》《楚門的世界》。

這些幕後都被珍吸引,可能因為這部紀錄片,在創作上相當有搞頭。

《珍》應該是為數不多見的,具備超大時間跨度的傳記式紀錄片。

曾經的天真少女珍,和後來的白髮奶奶珍(84歲),都會出現在片中。

她開始只是個淳樸青年。

可活到了84歲,她終於把自己活成了人類範本。

不,其實可能只是她自己的範本。

我們常用一部電影《白日夢想家》來激發自己。

電影中,《life》雜誌的座右銘,Sir每念一遍都心潮澎湃,恨不能再年輕一次:

To see the world,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To see behind walls,to draw closer.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但唸完,也就唸完了。

所以世上有兩種人。

珍這種夢想家,和我們這種“白日夢想家”。

我們常以為這兩種人的比率,是1:10000甚至更大。

其實那是客觀。

主觀上,就是1:1 。

你,和想來想去想來想去……

就是不敢成為的“你”。

快去各大應用市場下載【毒舌電影】APP,跟毒舌家族一起擼片吹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