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徳晟杯”获奖名单来了!有你认识的吗?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步。四十年众志成城,四十年逐梦前行,四十年砥砺奋进,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八千里路云和月,四十年来家与国。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伟大变革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变革息息相关。为纪念四十年来的辉煌历程,反映四十年来人民生活的改善、个人际遇的发展和城市的巨大变化,描画改革开放参与者、奋斗者、见证者们的心路历程和难忘记忆,乌海日报社与内蒙古德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四十年来家与国• 纪念改革开放 讲述乌海故事”德晟杯有奖征文活动。

“德晟杯”征文活动开始于2018年6月1日,结束于2018年12月26日,期间共收到全国各地作者来稿1709篇,本报择优刊发97篇。12月28日,活动正式进入评奖阶段,在经过9位评委三轮封名投票后,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作者为陈玉亮,作品名称《吃饭的那些事儿》;二等奖3名,获奖作者分别为赵存伟、刘惠春、王兰爱,作品名称分别为《过河》《难忘班中餐》《我所经历的几件事》;许培龙、肖卫琴等6位作者获得三等奖;高华、崔英、赵振荣等30位作者获得本次活动的优秀奖。

本次征文活动非常圆满。从来稿情况来看,作者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有工人、农民、教师、警察、记者、医生、企事业单位已退休或仍在岗的工作人员。投稿作者年龄上至80多岁的老前辈,下至14岁的中学生。有全家动员父母女儿一起参赛的,有夫妻两个一起投稿的,有指导老师带着学生组团参加的。

从涉及的内容来看,有从个人际遇出发,反映时代变迁的;也有今昔对比反映家国变化的,还有追忆往昔,感慨当下,赞颂美好时代的,篇幅虽不长,但都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艺术角度来看,为避免作者们陷入“颂歌”式窠臼,本次征文活动将体裁具体限定为“叙事性故事”,所获得的结果令人惊喜,获奖的40篇优秀文章无论是故事的可读性、完整性还是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德晟杯” 征文也创造了近年来我社有奖征文活动的几个“最”

参与人数最多。全国各地近千位作者发来作品千余篇,近20万字。

奖金金额最大。共有四十位作者入围奖项。一等奖作者一位获得三千元,二等奖三位各两千元,三等奖六位各一千元,优秀奖30位各三百元。

颁奖大会最“靓”。在1月19日举办的颁奖活动现场,全现金发放奖金。本次活动奖金由内蒙古德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内蒙古德晟集团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扶持的“双百亿工程”企业和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百强民营企业、百强纳税企业,2010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集团总部设在内蒙古乌海市,注册资本50亿元,总资产超百亿元,旗下有全资子公司11个,产业布局跨越鄂尔多斯、乌海、阿拉善盟、西安、兰州五个地区,涉及煤炭和铁矿石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金属冶炼及制品、建材、金融服务、物流、贸易等领域,企业员工3000多人,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四十年来家与国·纪念改革开放 讲述乌海故事

乌海日报社“德晟杯”征文获奖作者名单

<table><tbody>

一等奖

陈玉亮

《吃饭的那些事》

二等奖

赵存伟

《过 河》

王兰爱

《我所经历的几件事》

刘惠春

《难忘班中餐》

三等奖

崔向山

《改革开放让我圆了求学梦》

刘雨亭

《寻得绿意满家园》

李建军

《黄河码头》

吕孝勤

《我的执教生涯》

萧蔚琴

《我家四迁》

许培龙

《乡关万里一日还》

优秀奖

优秀奖

刘忠宝

《火车,火车!》

马美兰

《珍惜好日子》

高 华

《照 相》

晓 轶

《喜看家乡巨变》

郝逸云

《想起当年那场风》

屠凤彩

《缴电费见证时代变迁》

冯 宽

《不外迁了,还是咱乌海好》

崔 英

《归 属》

常 胜

《这煤矿井下的工作,咱干定了》

马亚波

《搬 家》

张建国

《我在玻璃厂的那些日子》

任 梅

《那一年的三八节》

俏 之

《永远的家与故园》

赵振荣

《别了,我的集资房》

杨星灿

《三次买冰箱的事儿》

王玉文

《坐火车》

栗超中

《再接爸妈来乌海》

梁 慧

《我的家乡变美了》

雷占云

《登高望“海”》

李 莉

《从“爬”到“飞”的火车》

董日斌

《从乌海飞向蓝天》

张 琛

《我的故事》

杜 君

《为故乡而抒写》

苏 明

《矿工的幸福时代》

付兰伟

《四十年里的光影人生》

袁 鹏

《南河槽上筛沙人》

皇甫华

《登山有感》

景志胜

《偷偷摸摸去高考》

孟勇刚

《矿区人民的“食为天”》

李天刚

《“奢侈”的童年生活》

/<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