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粗紗機的質量控制

文 / 聶元忠 劉建立 山東明勝紡織有限公司

粗紗機在紡織行業中起著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如何用好粗紗設備?我們總結了以下四點實用經驗與大家分享。

1、粗紗機的選型,安裝質量與設備維修質量控制

(1) 設備選型:目前市場上粗紗機生產廠家很多,國內外不同型號有近十餘種,每個廠家所產設備都有優缺點,針對使用廠家生產品種,產品檔次,資金狀況,都能夠選購到適合自己的設備型號。選型目的一定要做到:既能滿足生產需要,又不浪費企業資金,還能保證設備狀態始終處於良好運行。

(2) 設備安裝:選型後,安裝工作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最基礎的工作,有能力自己安裝,條件差者,最好請設備生產廠家或技術較好的同行技工安裝調試,一定要找專業人員嚴格把關,這樣在日後生產中,就能很輕鬆的開展好各項生產工作。

(3) 維修質量:開展好日常維修是最基礎的日常管理,重點要做到:徹底、全面、不留“死角”,就是說要真正保養到位。

(4) 維修的目的:確保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狀態。

2、粗紗張力的控制

(1) 要使粗紗順利地卷繞到粗紗管上去,紗管的卷繞速度必須略大於前羅拉輸出紗條的速度,於是在前羅拉與粗管之間的紗條上就產生張力和張力牽伸,它是粗紗生產的關鍵,不僅影響粗紗生活是否好做, 而且,直接影響成紗質量。

(2) 按紡紗質量的要求,一般最大伸長率,不超過 3%,同一機臺大小紗間、前後排間及同品種機臺與機臺之間的伸長差異,均應控制在 1.5%以下為宜。

(3) 前羅拉至錠翼頂端這段紗條,因捻陷現象而捻度較小,且距離較長,同時錠翼在高速回轉時, 有抖動現象,最易產生意外伸長。根據經驗應調整到:小紗從起繞點到筒管下部卷繞第二層時,紗條可稍有抖動,但以不起浪頭為宜。如果上段紗緊張,意味著卷繞速度過快、伸長過大,應把錐輪皮帶起始位置向上錐輪大端移動,無錐輪從變頻器控制調節,最終目的要做到始終如一地稍有抖動狀態。若紡紗過程中紗條逐漸偏緊,說明錐輪皮帶每次移動量太少,應減少張力牙齒數,反之則增加張力牙齒數。

(4) 影響粗紗張力變化的因素有:粗紗定量、前羅拉速度、捻度、原棉質量及溫溼度和機械狀態等條件變化。因而,生產中應建立粗紗質量臺帳,對保證生產是完全必要的。粗紗張力的大小,差異及其不勻會影響粗紗的條幹不勻率和重量不勻率,是影響粗紗質量的重要指標,故要嚴格加以控制。因為粗紗截面內纖維棉條少得多,捻度又比在細紗低,所以經受較大的張力後,容易產生意外伸長,惡化粗紗條幹均勻度,增加斷頭。

(5) 當張力差異較大時,粗紗重量不勻率明顯增加,一般應控制在 1.0%以內。當粗紗張力小時,粗紗成形松爛,貯運和退繞困難,即影響粗紗本身質量,也使細紗重不均和重量偏差增大。例如在假捻效果較叉的粗紗機上紡純棉粗紗時,質量指標前排劣於後排。在相同的紡紗條件下,前後排張力不同將造成質量差異。當然,在假捻效果較好的條件下,後排紡紗張力可能大於前排。因此,在粗紗質量管理方面,除了應注意牽伸部分影響質量外,還應掌握粗紗張力的變化。

3、粗紗機的工藝控制

粗紗機的工藝參數主要包括:定量、錠速、牽伸、羅拉握持距及膠圈鉗口隔距,羅拉加壓、捻係數、卷繞密度,集合器及喇叭頭口徑,壓掌卷繞數。

(1) 粗紗的定量根據細紗機牽伸能力,紡紗號數,產品質量來確定,其中主要依據紡紗號數。所紡的粗紗越重、紗越粗,但過重,則細紗隨牽伸倍數加大,對成紗條幹有影響。現在有加大定量至 10g/10m 的,細紗改“V”形牽伸,成紗也不錯,值得推廣。

總之,粗紗機總牽伸倍數,除根據細紗號數與熟條定量而定以外,還要參照粗紗機的牽伸形式,由於目前細紗機向高倍數牽伸發展,粗紗可配置較低的牽伸倍數,對質量有利。當採用雙短膠圈牽伸的粗紗時, 牽伸倍數可略高於三上四下曲線牽伸,一般 5 倍~12 倍。

(2) 粗紗機的牽伸分配,依據牽伸形式和總牽伸倍數而定,在主牽伸區的牽伸能力大時,主牽伸區承擔牽伸的倍數宜大,雙短膠圈牽伸屬於牽伸區能力較大的一種,實踐證明,在喂入棉條定量與粗紗定量不變的情況下,後牽伸倍數越大,粗紗條幹越差,因此,在主牽伸區工藝條件較好時,後牽伸倍數應偏小掌握。

(3) 後牽伸倍數:後牽伸倍數對粗紗條幹影響很大。一般情況下,雙膠圈牽伸裝置,由於膠圈部分的摩擦力較強,而且有一個彈性鉗口,能穩定牽伸力,使纖維變速點前移,既集中又穩定。因此,一般後牽伸倍數配置在 1.08 倍~1.4 倍之間。生產實踐中我們在 A454 型、FA468E 型、FA458A 型、FA421 型粗紗機採用 1.1 倍的後牽伸、粗紗條幹均勻度為最優。當然條幹質量也與膠圈羅拉的加壓大小有關。在確定後牽伸倍數時,應當首先了解下膠圈對中羅拉的滑溜率大小,應儘量減少上、下膠圈的滑溜率。另外,當粗紗定量過重時,為防止須條產生分層現象,可取較大的後牽伸倍數,當紡針織用紗時,為防止細紗長片段細節,在選用較小的總牽伸倍數的情況下,後區牽伸倍數也宜偏小掌握。對三上四下牽伸形式來說,由於後區第三羅拉上存在反包圍弧,當熟條定量較輕時,後區牽伸倍數也宜偏小掌握,一般 1.17 倍~1.36 倍。

(4) 採用大卷裝高粗紗機時,錠速可達 1000r/min~1500r/min,粗紗定量不宜過輕,否則會增大意外牽伸導致粗、細紗斷頭增多,生活難做。

(5) 捻係數:當纖維長、整齊度好、細度細時,捻度數應小,反之應大,粗紗具有捻度,才能夠承受卷繞及退繞中的張力,且有利於細紗後區牽伸對纖維的控制。但捻係數太大,不僅會出現粗紗強力不勻, 而且細紗會產生膠輥打滑,出硬頭,增加斷頭;反之太小,易出現意外牽伸,也增加斷頭,使產品不勻。

(6) 羅拉隔距與加壓:羅拉隔距應根據纖維長度確定,過小損傷纖維、甚至出硬頭,過大纖維運動不規律、惡化 CV 值質量指標,羅拉加壓是為了保證羅拉鉗口有足夠的握持力,防止紗條在羅拉鉗口下打滑及過度分層現象。在牽伸過程中,羅拉鉗口能否有效地控制纖維,直接影響條幹均勻度和重量不勻率及粗紗疵點的產生,在採用彈簧搖架加壓的粗紗機上,由彈簧擺動上銷和階梯下銷膠圈鉗口控制,鉗口的原始隔距隨粗紗定量變化確定。在定量 5g/10m 以上時,選用 4.5mm、5mm、5.5mm、6mm 的原始隔距,在選用時應在足夠的彈簧壓力條件下,配以較小的鉗口,對產品均勻有利,但應定期校正彈簧壓力,若壓力不一致,會造成較大的錠間差異,鉗口過小,則易吐硬頭。

(7) 粗紗機的前區與中區集合器也相當於一個附加摩擦力界的作用,其口徑大小為:前區應和粗紗定量相適應,中區應和熟條定量相適應。

(8) 錠子垂直無擺頭,控制在 0.03mm 以內,彎曲太大,造成斷頭增多及無規律性粗細不勻。

(9) 錠翼要做到動、靜平衡、不歪斜、通道光滑、壓掌鬆緊適當,過緊紗出毛羽,過鬆容易脫落。支臂開檔大,會相互碰撞,開檔小,則磨砂。壓掌弧度不合格,則粗紗卷繞鬆緊和定量不勻,甚至出疵品, 增加斷頭。為了保持機器的正常運轉,減少磨損,要定期校正擦拭。

4、牽伸力對工藝質量的影響

牽伸力本身不是工藝問題,但在設計牽伸工藝參數時則必須考慮牽伸力。它與下列因素有關:

(1) 牽伸力與牽伸倍數的關係:當牽伸倍數等於 1 時,纖維間沒有相對運動,牽伸力等於 0。隨著牽伸倍數的增加,牽伸力急劇增加,以後因纖維間開始滑動,牽伸力增加緩慢,當牽伸倍數接近最大時,牽伸力為最大,最大牽伸力將隨喂入的號數,羅拉隔距、紗條密集排列程度,纖維伸直度等而變化。

(2) 牽伸力與喂入粗紗捻度的關係,喂入粗紗捻度大,則牽伸力也大,當牽伸倍數低時,不同捻度粗紗的牽伸力比較接近,這是因為牽伸倍數大時,粗紗捻回解散,捻度影響不顯著。

(3) 牽伸力與羅拉隔距的關係:當羅拉隔距很大時,減少一些幾乎沒影響,如繼續縮小,牽伸力就逐漸增加,隔距小到一定程度後,牽伸力急劇上升,這是因為一部分纖維的尾端伸入後鉗口中,增加了牽引力。

(4) 牽伸力與須條密集程度的關係:如在牽伸區中增加紗條的密集程度,牽伸力將隨之增大。紗條通過集合器時同樣增加纖維間的摩擦力,故集合器開口愈小,牽伸力愈大。

(5) 牽伸力與纖維細度、長度和伸直度的關係:當纖維細而長時,則因纖維間摩擦阻力大,牽伸力增大。如纖維處在捲曲和互相交錯糾纏的狀態下,則因摩擦力較大,牽伸力也大。反之,纖維愈伸直平行, 牽伸力愈小。

(6)與車間相對溼度關係。相對溼度在 35%~75%範圍內每增加 10%,牽伸力增加 8%,當相對溼度極高時,則有硬頭出現。

5、結語

以上是使用粗紗機的一些體會,正確使用好粗紗機是紡織工程的一項關鍵環節,只有深刻了解了各項內涵,才能更好的用好粗紗機、紡出高檔次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