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这条最快的大满贯赛道之上 他们跨越了障碍 在黑暗中穿梭

每年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刻终于又来了——2019柏林马拉松出签了!

许多幸运的锦鲤成为了佼佼者,获得了踏上大满贯赛道的门票↓

你已经赢在起跑线了!

但更多朋友可能运气欠佳,收到的来信是这个画面↓

作为世界六大满贯之一,柏林马拉松的魅力自然是无人能挡。而今年的柏马更是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基普乔格以2小时01分39秒的成绩跑完全程,在刷新世界纪录的同时也延续了柏林最快赛道的传奇。

当然,有人在赛道上创造着奇迹,更有人默默奔跑完成着对自我的突破。

对于严伟和刘卫东来说,2018年9月16日这天是格外特别的。他们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完成柏林马拉松的业余视障选手,331和412,分别是严伟和刘卫东的完赛成绩。

在说严伟和刘卫东的柏林马拉松之旅前,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跑团——黑暗跑团。作为在黑暗中对话里的非盈利项目,黑暗跑团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黑暗跑团是黑暗中对话发起全国性的视障公益陪跑项目,旨在鼓励并帮助视障人群走出家门,参与跑步等运动。通过建立陪跑者与视障跑者沟通的渠道,改变社会对视障人群的偏见和歧视,以跑道无障碍,促人心无障碍。

从2016年4月开始发起到2018年6月底,200场活动、900人次视障跑者、6000人次陪跑员,这些数字是黑暗跑团交出的答卷,但是背后无数人的付出与努力并不是这些数字能体现的。他们带着视障跑者奔跑在马拉松的赛道上,也奔跑在改变社会对视障人群的偏见和歧视的道路上。

公云峰、严伟、吴志松奔跑的背影(从左至右)

“我自己从跑步中获益良多,公司的几位视障同事也开始学习跑步。最开始我支持他们参加其他公益组织的陪跑活动,后来发现他们因为没有科学的训练方式而有受伤的风险,于是就决定自己发起一个视障跑团。”这是黑暗跑团发起人蔡史印的初衷。

蔡史印

而她自己与跑步结缘的起因就是柏林马拉松,2014年5月,单纯地希望能在当年9月去跑柏林马拉松的蔡史印开始了跑步训练,在完成自己的第一个马拉松也是第一个大满贯赛事之后,她发现了跑步特殊的魔力。

“刚开始跑步只是为了备战马拉松,但是慢慢发现跑步时是我最好的放空时间,而且因为跑步我的生活更加规律,精力更加充沛,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跑了下去。现在跑步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年的柏林马拉松上,蔡史印创造了自己的PB:318。

发起一个这样特殊的项目,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视障跑者训练跑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陪跑员的数量却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够一直坚持的陪跑员很少。

除了寻找陪跑员,鼓励视障伙伴走出家门也是一个挑战,愿意出门活动的视障伙伴也是极少数。另一个更加现实的困难便是经费,作为纯公益性的项目,目前只靠黑暗中对话和个人提供支持,但即使困难,跑团也一直坚持了下来,并鼓励更多的跑者参与进来。

严伟第一次跟着黑暗跑团去国外跑马拉松,是2017年的波士顿,他是中国大陆第一名完成波士顿马拉松的全盲跑者。

他从2015年5月底年开始跑步,那时候刚好听说有志愿者可以带视障跑者参加北京马拉松,想体验一下的他开始了自己的训练。

最开始他让妹妹带着他训练,但是妹妹毕竟体力有限,后来便想到了跟着自行车跑的方法,由骑车的人带着他跑,直到后来认识了一些跑者,有了陪跑员,严伟才真正开始了比较正规的跑步训练。

说起跑步带给自己感受,严伟的描述简单而美好。

“自由奔跑的感觉特别棒,风从耳边掠过的感觉,周围嘈杂的欢呼声,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虽然每次跑步的感受都不尽相同,但是每次依然给我的内心带来触动,为自己的坚持而感动,也被陪跑员辛苦付而感动。”

刘卫东在跑马拉松之前对跑步并不陌生,中学时是田径队的中长跑队员,主攻三千米和五千米这两个项目。在跑步这件事上,他本来就有一些天赋,所以在自己的第一个马拉松——2017年北京马拉松他就跑出了406

的成绩。

刘卫东与陪跑员王凯(右边是刘卫东)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柏林马拉松已经是他第七个马拉松。说到此次柏林马拉松松,刘卫东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

“这是我第七场马拉松,在比赛的过程中抽筋了,成绩也是所有马拉松赛事里最差的一个,是有些遗憾的。但是柏林马拉松带给我的体验依然十分美好,因为黑暗跑团的邀请,让我开阔了眼界,如果不参加黑暗跑团的活动,我可能走不出北京。我热爱这个跑团,也希望能跟着跑团实现我完成六大满贯的愿望。”

刘卫东完赛之后

这次去参加柏林马拉松,严伟和刘卫东都有两名陪跑员,严伟的陪跑员是长沙辣跑团的团长公云峰和吴志松(猫鱼),刘卫东的陪跑员是王凯和刘新宇,两人都是宝马跑团的成员。

公云峰总共担任过六次视障跑者的陪跑员,觉得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自己跑步时比较自由自在,但是担任陪跑员就是当一双眼睛,帮视障跑者开辟出一条安全的赛道,让他们放心奔跑。在视障跑者的身上总能够看到很多正能量的东西,让我觉得陪他们奔跑时也是对自己的鼓舞。”

吴志松是可以跑到249的跑圈大神,此次柏林马拉松他负责拿补给,以及阻拦前后的人穿插,在装好水之后,需要用四分多的配速追上前面的队友。在一个视障选手顺利完成比赛的背后,是一个团队的努力与付出。

在不了解黑暗跑团的人眼里,也许这只是个有些特别的跑团而已,但对于参与其中的人来说,它有一份每个人关于跑步的特殊意义。

但在黑暗跑团的团长程益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跑团这么简单。

“黑暗跑团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家,会一直去坚持和维护下去,也希望扩大自己的家族,虽然为此付出了不少,多次碰到困难和一些朋友的不解,也曾多次想过放弃,为什么要做这个跑团?但看到视障跑者的笑容及众多志愿者的参与和肯定,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做下去的信念。”

程益

有时候矛盾与误会都是来源于不了解,黑暗跑团在让大家更加了解视障人群这个团体的同时,也让视障跑者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

对于严伟来说,跑步是自由的、简单的,但也是多元的,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简单的意思是跑步对我来说是一项单纯的运动,多元则是它对我心态上产生的影响,跑步让我比以前更快乐,比以前对世界有更多的认识,让我去到别的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如果不跑步,没有黑暗跑团,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去看外面的世界。”

在之前的长沙国际马拉松上严伟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

“黑暗跑团也让我了解到社会的包容性,于残障人士需要公平对待,不需要特别关照,因为残障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在无障碍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做到很多事情,这些都需要我们发出声音表达出来,让他们了解。”

关于消除偏见和歧视,正如黑暗跑团的发起人蔡史印所说:

“这个永远都是在过程之中的,我们也许不能改变那么多,但是每一点改变都是进步,从另一个纬度去触及更多的人群,影响更多的群体来推动包容和多元的理念,只要努力,就会有改变。”

对于常人来说,我们总是说用眼睛来看世界,但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对于视障跑者们来说,他们用脚步丈量、用耳朵倾听,同样感受到这个世界每个地方的不一样与美好。

大家在勃兰登堡门合影留念

也许正如那句话所说:有人走向山,有人走向海,都是好风光,跑出来的世界同样精彩。他们需要的只是机会,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为他们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