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狂卷167億,這部R級片真刺激

記得n年前看經典電影[致命ID],就被它的設定驚豔到了。

汽車旅館裡住進了10個人,某一天夜裡,風雨大作,通訊中斷。

10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並且按照順序留下了牌號。


電影[致命ID]充滿隱喻的經典海報

香蕉姐原本以為會像[無人生還]那樣,有一個人作為法官,決定他們的生死。

沒想到這些人全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主角幻化出來的多重人格。

這就把一個現實題材引向了心理學領域,足見編劇的高明。



從[致命ID]後,香蕉姐就對多重人格設定的電影印象特別深刻。

娜塔麗·波特曼的代表作[黑天鵝]、諾蘭的電影[記憶碎片]、大衛·芬奇的[搏擊俱樂部]、蓋·裡奇的[左輪手槍]……


不得不說,這樣的設定,能大大增加劇情精彩度和懸疑效果。

香蕉姐今天要推的片子了,就是關於多重人格的:

《殺人者的記憶法》

Memoir of Murderer


這部電影當然沒有香蕉姐開頭說的那些電影經典了。

不過身為近些年懸疑犯罪類型片質量口碑皆硬的韓影;

[殺人者的記憶法]也打出了韓國影視的特色——玩記憶。

記得上次香蕉姐給大家推的韓影[記憶之夜]也是有關記憶的。

除此之處,兩部片子恰好還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編劇似乎要跟觀眾對著幹,就是不讓你猜中他下一步要幹嘛。




本片男主的飾演者薛景求,演技厲害了!

薛景求,與宋康昊、崔岷植一起構成了韓國電影界男子演技派的“三駕馬車”。



三架馬車某銀行廣告

展現平凡人物的非凡,一直是他的標籤。

曾憑藉[素媛]斬獲韓國第50屆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男主的桂冠。

在這部[殺人者的記憶法],薛景求更是一人撐起了整部電影。

電影裡,他飾演一位金盆洗手的連環殺手金永樹,對外的身份是寵物醫生。



永樹少年時,父親長期家暴他和姐姐以及母親。



在他的記憶中,父親看起來跟禽獸沒什麼兩樣。

某一次永樹回家,自己的白球鞋被醉酒的父親弄得全是泡菜醬。

父親看見永樹,找茬又是一陣毒打。

這一次,永樹卻用糧袋捂死了自己的父親。



將屍體埋在了地下。

之後的日子,永樹和家人整天擔驚受怕,但是一天天過去了,沒有人來逮捕永樹。

從此,永樹認識到了這個世界,需要一名正義殺手,來解決掉像他父親那樣的社會渣滓。

於是他開始不停殺人。



每天家暴家人的海鮮店店主;



就因為狗吞了一隻鑽石戒指,就把狗打死的女人;



還有導致別人家破人亡的放高利貸者……


都是他的殺人對象。

被殺後的“渣滓”大多被他埋在一片竹林中,沒有人知道,也沒人抓住過他。


這是一個一面懷有仁心和正義,

同情自己的姐姐,同情被虐待的動物,一面卻最自負、最殘忍的的劊子手。

說白了,他只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決定別人的生死。

他做的最後一個案子是在17年前,殺害自己的妻子。




因為她跟野男人出軌,女兒恩熙也不是他親生的。

可想而知,永樹這種偏執型殺人狂,在殺了妻子和野男人後,極有可能對自己的“女兒”下手。


也是跟恩熙的親情線是全片的溫馨所在。

從最初的殺意,到中途的痛苦、抗拒、厭惡,到最後的擁抱;

薛景求將永樹對女兒矛盾至極的感情,演繹得極富層次和情感衝擊力。



無論怎樣,孩子是無辜的,多年相濡以沫的感情終究戰勝了非血緣關係的抗拒。

並且對永樹來說,養育一個人,比殺死十個渣滓更有成就感。


以上是永樹以回憶的形式講述出來的。

影片開始,永樹已垂垂老矣,按照他的講述,他“金盆洗手”已達17年之久了。

17年前,因為車禍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別稱老年痴呆症)的怪病。




間歇性失憶,無法分辨記憶、臆想和真實。

雖然記憶不斷消失,但殺人的習慣依然保留著。




就在這個時節,永樹所居住的江華市又出現連環殺人事件。

兩名被害者均為年輕女性。



都是被殺害後遺棄在池塘,同時頸部和手腕有多處傷痕。




某次,永樹在竹林附近的涯月路口開車,與前一輛車發生了追尾。

他發現,這輛車的後備箱裝有一個包裹,包裹上滿是血跡。




他用手帕沾了血,拿回去檢測,發現竟然是人血。

並不是車主聲稱的鹿血。




憑著殺手的嗅覺,永樹斷定這個人就是最近製造多起兇殺案的兇手。

他叫閔泰柱,江華市的一名巡警,看起來溫和、人畜無害。

永樹舉報他後背箱藏屍,警察都當開玩笑。




原本以為不會再有交集的金永樹和閔泰珠,卻因為恩熙的關係攪在了一起。

原來,恩熙變身花痴少女,戀上了閔泰珠,兩代“連環殺手”才不得不產生糾葛。

說到這兒,香蕉姐想建議一下,懸疑犯罪片就不要搞這些俗套的情節了。

而且,從技術上來說,一部燒腦片,用巧合和誤會推進劇情,是會有邏輯BUG的。




其實劇情發展到這裡,並沒有明確告訴觀眾,誰是最近幾起案子的兇手。

金永樹認定閔泰珠是兇手,閔泰珠也懷疑金永樹。

閔泰珠還翻起了17年前連環殺人案的卷宗。




向恩熙打聽永樹那天為什麼會出現在涯月路口。



不明狀況的恩熙告訴他,爸爸在涯月路口附近買了幾塊地,種上了竹子,

還經常在那裡散步。



這樣,泰珠就有理由將兇殺案和竹林聯繫在一起。

隨後,一幫警察以研究課題為由,訪問包括永樹在內的這一帶老居民。




跟永樹交談時,提到最近發生的幾起兇殺案可能和之前的案子有關。




永樹卻說這兩宗案子截然相反。

現在這個兇手,明顯是以殺人取樂。

先是控制住受害者,再用繩子慢慢勒死,在殺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感;

事後把屍體扔到其他地方,暴露在公眾面前,說明兇手想要炫耀自己的行為。




而之前的兇手呢?

他不會破壞屍體,說不定將其埋在一個看不見的地方,說明他不喜歡炫耀,殺人也沒多少快感。

看到這裡,不得不感嘆一句,也是真正的罪犯才深諳犯罪動機吧。




這也正是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

以前的犯罪懸疑片,兇手都是在最後揭曉;

這部電影倒好,一開始就把永樹殺人的前史展現在觀眾面前。

取代兇手、偵探二元對立格局的是,一個前殺人犯和後殺人犯的對決。


而主角金永樹除了要對抗老年痴呆導致的記憶混亂外,還面臨三重對抗:

第一重,誤殺女兒。記憶雖衰退,殺人的習慣沒有變,他很可能忘記女兒,進而把她當成陌生人殺掉。




第二重,自己身上的嫌疑。警方把他當作最近幾起殺人案的嫌疑人。

第三重,深愛的女兒陷入危險而不自知。閔泰珠和恩熙的關係越來越近,甚至有結婚的打算;

身為父親的永樹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女兒落入“殺人犯”之口。




既為了擺脫嫌疑,更為了保護女兒,永樹必須幹掉閔泰珠。

就像他以前殺掉那些社會渣滓一樣乾脆利落、不留痕跡。

正當他準備用給牛豬安樂死的戊巴比妥鈉,弄死閔泰珠的時候,鏡頭突然轉到另一幅場景……

陽光明媚,永樹醒來,泰珠跟永樹說,他和恩熙打算結婚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更離奇,很多永樹記憶裡的事情都是錯的,或者壓根就不存在。

先是永樹拜託安警官檢測的手帕,被證明的確是鹿血,而不是永樹所說的人血。

再是永樹為了保護女兒,把她送到了姐姐的修道院。



但在警察的監視下,他撥打姐姐的電話,卻發現根本沒有姐姐這個人。




而在恩熙的證詞裡,她的阿姨,永樹的姐姐早就過世了。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是永樹的記憶錯亂,還是有人在搞他?

公映版和導演剪輯版給出了兩個不同的結局。

公映版的結局開放,讓觀眾大開腦洞,導演剪輯版則把之前埋得坑都填上了。

(兩個資源都有,請自行選擇版本觀看)




據悉,這部電影狂卷167億韓元(摺合人民幣1億多),佔同期總票房收入的31.7%.

對只有5100萬人口的韓國來說,這個票房收入已經很高了。

在韓國電影網站naver上,觀眾評分8.17.




豆瓣7.4,也是可以的。




雖然劇本在反轉和懸疑的鋪陳上有些用力過猛,但好在有薛景求的神演技,大大彌補了劇本上的故弄玄虛。

本片完成度還很不錯,單單衝著薛景求的演技,就已經看得很過癮了。

比如這段,永樹準備殺人前的眼部跳動,能看得人脊背發涼。




因此,香蕉姐真的想感嘆一句:看有演技的人演戲是一種享受。

(後臺回覆 記憶法 看電影)

看不完的美劇,說不完的電影,想看更多優質佳片,關注公眾號“影探”(ttyingtan),你想看的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