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瓶裝新酒,摩豹CK99 Cherry RGB 機械鍵盤體驗簡評

其實摩豹這款CK99並不是新品,早先這款鍵盤是搭載高特軸,售價僅為299元。雖然我並不認為Cherry 軸是最好的軸體,但Cherry 軸的手感一致性、穩定性和壽命,目前來說要比很多國產軸都做的更好。說我矯情也好吧,這款鍵盤在高特軸版本時,我甚至都沒仔細看過一眼。直到前陣子推出了搭載Cherry RGB 軸的版本,我才多打量了幾眼,意外的發現居然還有一股淡淡的“外星人”風格,並且這是摩豹首款搭載Cherry RGB軸體的鍵盤。



包裝可謂是極簡,除了正面有暗紅色的LOGO之外,其它部分都是黑色,相關的所有信息,是一張黃色不乾膠貼紙貼在了前側的角落位置。據說2019年會換新包裝,還是很期待的。



老實說,這個紙盒稍微有點單薄,如果不是內部的硬海綿懸空托住鍵盤,感覺很難撐過快遞運輸這個環節。



附件很簡單,合格證、說明書,和一個黑色塑料拔鍵器。

外觀細節



鍵盤從前側方的角度看過去,很有一點外星人產品的味道,如果把右側角落的LOGO去除掉,真的會傻傻分不清。



CK99是標準104配列,但外形不是標準的長方形,尺寸大概是:468mmx172mmx35mm。鍵盤上蓋的金屬質感很強,但實際上只是塑料外殼。



雖然鍵盤預設了很多FN組合快捷鍵,諸如:多媒體、系統功能和燈光控制,都能通過FN組合按鍵來實現。但鍵帽上沒有圖案體現,如果有習慣使用組合鍵功能的話,後期需要記憶常用鍵位。



兩邊的側翼稍微有一點嚮往外展開的形態,前沿的手託由上蓋一體式的往外延伸出來形成,不過手託的面積不大,但也對手掌有一個簡單的支撐作用。




上蓋基本將鍵盤的底殼全部都擋住了,顯得鍵盤整體比較單薄。在兩個側角的三角形空置區域,是燈光投射最為明顯的區域,後面會有燈效展示。




看起來很像金屬材質的上蓋,有著明顯顆粒磨砂工藝紋理,也正是這種工藝才讓塑料產生了金屬質感的欺騙效果。



四顆針孔指示燈的下方都有簡單的圖形標識。




我個人習慣將腳撐打開來使用,而且這把鍵盤腳撐增加的傾角也並不大。



在手託底部的邊緣一圈,是一條RGB燈帶,兩側的三角形區域的投射效果最為明顯。



底殼共有五塊大面積防滑墊,左右側有些內收設計。




一段式腳撐,整體的穩固和防滑程度還不錯。

鍵帽和軸體



Cherry RGB 版本的鍵帽是一套PBT雙色注塑透光鍵帽,不過字符是開口設計,美觀性要打一點折扣,這款鍵盤的燈光亮度有點偏暗,而且鍵帽的字符都偏細,所以整體的透光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大鍵位是一種變異的衛星軸,這種設計我是頭一次見到,拔下大鍵位的時候,我差點以為自己把軸心給拔出來了,這是摩豹的獨有設計。但大鍵位的調校倒是還不錯,大鍵位的手感一致性做的倒還可以。



軸體是Cherry RGB 紅軸,這是一種直上直下的軸體,沒有段落感,和黑軸手感類似,但壓力克數要輕很多。打字用蜻蜓點水的方式會比較舒服,如果太大力觸底反而會被鋼板反震到手指發酸。玩遊戲時間久了也不會太容易累。



鍵帽表面有比較明顯的顆粒感,這是PBT材質特有的屬性,相對ABS材質來說,表面會更乾燥,耐久度會更好,不容易打油。



也許是為了壓縮成本,所以鍵帽各方面只能說一般。



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這種設計是把衛星軸的軸心,像平衡杆的龍豆一樣,直接安裝在了鍵帽上,相對衛星軸來說,調校起來應該更方便一點。至於成本,這個不好判斷。

驅動程序



驅動的界面挺富科技感的,和常見的驅動程序一樣,主要也是按鍵自定義,燈光和宏的部分。




繪畫模式實際上就是自定義,燈效一共有12種模式可選,每種模式還可以單獨設置具體的顏色,速度,方向等細節。



背光燈界面,實際上是手託前的RGB燈帶的設置,有四種燈效方案。不過這三個字確實不夠準確,改成“氛圍燈”都好很多。



有些不一樣的是,驅動界面的音效、動畫、語言版本、字體大小、背景顏色和亮度等等也可以單獨進行設置,這個小小的人性化細節做的挺好的。

燈光效果

鍵盤除了軸體發光以外,手託周圍的RGB燈帶也支持多種RGB背光燈效,燈效挺多的,不過兩個部分是各自控制,並不能同步燈效。氛圍燈帶上,有幾個明顯的陰影分隔的痕跡,還有提升空間。而且軸體區域的燈光亮度偏弱,感覺供電有些不足。不知道能不能通過固件的形式來增加亮度,或者增加一條供電用的USB線纜來解決。

簡單總結一下



摩豹這款CK99鍵盤最吸引的還是它的獨特外觀,辨識度很高。作為一款搭載 CHERRY RGB 軸的機械鍵盤,價格也算中規中矩。而且鍵盤的手感調校要比我預想中的好,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直接由舊版本的高特軸版本換軸而來,所以在燈光亮度上有明顯的不足。如果後期可以將這個弊端解決的話,應該是一款更值得選擇的Cherry RGB軸機械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