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谋求“十个新突破”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贡献力量

■清溪镇委书记范燕彬 清溪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为清溪各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昨日,清溪镇委书记范燕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清溪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1+9”和市委“六大工程”部署,着力谋求在产业升级、拓展空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城市品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民生福祉、执行力建设、党的建设上实现“十个新突破”,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贡献力量、提供支撑。

去年以来,清溪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89.8亿元,同比增长8.4%。

记者昨日走访发现,自春节后开工以来,清溪党员干部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已全面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力争实现“开门红”。接下来,清溪镇党委政府将以新担当新作为,狠抓执行落实,书写好参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篇章,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实体经济 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平台

近两年来,清溪在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进入2019年,该镇有何新的计划和动向?

对此,范燕彬表示,清溪将牢牢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在产业升级和拓展空间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不断壮大实体经济。

该镇将实施目标项目签约、签约项目落地、落地项目投产专项行动,加大对特发信息、朗华集团等项目的洽谈力度,加快开展岭南VR等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动青湖湾科创中心、港影等一批项目动工,全力促进铭利达、惠科一期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打造新的产业集群。落实好中央、省、市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出台清溪60条措施,研究制定30个配套实施办法,形成全新的“1+30”扶持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全力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平台,将大湾区·深投控清溪科技生态城项目重点打造为引领全镇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连片更新的“引爆点”;米德兰“工改M0”项目重点打造智慧型产业基地和复合型技术孵化园;力合双清创新基地、北大智汇谷产学研基地两个项目重点打造高新企业的孵化基地。全力推进聚富路延长线、居民中心区旧村、居民鹌鹑薮等城市更新项目,积极探索以城市更新推动产城融合之路。

■环境优美的清溪 清溪供图

城市品质 提升品质内涵 加快城市升级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品质城市环境的支撑。范燕彬介绍,清溪将树牢经营城市的理念,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谋划清溪的城市发展,抓紧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品质内涵,加快推动城市升级,以城市升级引领产业转型。

该镇将加快20条镇内道路和8条外联道路建设,推进从莞、博深、深圳外环等高速公路以及赣深客专、东莞轨道等轨道交通,全力打造“内畅外联”立体交通体系,更好融入大湾区建设。以“匠心精神”和“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管理,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打造“16+2”示范区,对16条道路全面升级,重点打造示范道路,并创新实施“路长制”+管理公司的管理模式,同时将青湖湾科创中心及周边和三星村百家輋地块两大片区打造成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示范区。

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开展“打通最后一米”工程,在已建成截污次支管网105.4公里的基础上,2019年新建70公里,同时加快推进石马河支流清溪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罗马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清溪镇建筑垃圾环保处理项目建设,推进长山头污水处理厂一期改扩建工程如期完成验收通水,推进长山头和厦坭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加快实施。

乡村振兴

致力民生让百姓幸福更有质感

以人民为中心是清溪镇党委政府的价值追求。“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把老百姓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范燕彬表示,接下来将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早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该镇将创新统筹发展模式,以利益共享等方式统筹村组土地、物业,推进连片改造,发展优质项目。结合“一轴一带五区”全域旅游建设,创建美丽幸福村居。加大对客家碉楼、红色革命遗址等特色文化村落保护力度,支持客家山歌、客家酿酒和麒麟舞等“非遗”保护项目的发展。深化“和谐善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推广罗马村创建经验。

进一步理清镇村权责,健全完善村级微权清单,构建以村(社区)党工委为核心、村(居)委会为主导、村(居)民为主体、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完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大力提升“智网工程”工作成效。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提升法治化水平。

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加快燕英实验学校(由北大附中创建、运营及管理)、华中师大附属东莞高级中学、海德米德尔顿双语学校等学校项目的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造教育强镇。加快清溪医院新院PPP项目、清溪敬老院扩建等项目建设,打造医养结合模式。创新社会化慈善工作新模式,妥善运用“善行清溪”专项慈善基金。

对话

提升执行力 确保实现新目标完成新任务

记者:清溪如何通过提升执行力,推动政策措施落地,实现新目标,完成新任务?

范燕彬:清溪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接下来将大力开展党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好镇委党校、土桥村“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阵地、铁场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阵地的作用,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深入实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标准清单,开展基层党组织达标创优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运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积极推动落实“头雁工程”“先锋工程”,打造信念坚定、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推进“智网党建”工程,构建“网格化”管理架构,统筹开展区域党建共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落实《清溪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社区)挂职锻炼工作方案》《清溪镇选派村(社区)工作人员到镇属单位跟班学习工作方案》《清溪镇村(社区)年度考核方案(试行)》《2018年度清溪镇工作人员考核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4个文件,为执行力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推动形成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全力抓好年度任务分解,实现项目化、事件化管理,一宗一宗地推动,一件一件地落实,切实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记者 李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