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一箭104星”为什么国际影响不大?

2017年2月15日,印度成功发射“一箭104星”,成功打破了俄罗斯保持的“一箭37星”的世界记录,成为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世界记录保持者。你没看错,104颗卫星用一枚运载火箭一次性带上轨道,可是你对这个新闻有印象吗?事实上,这次印度的“一箭104星”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国际影响,在中国还没同一天的元宵节来得引人注意,这是为什么呢?

“一箭104星”说的是什么?

“一箭104星”中的“一箭”指的是执行此次卫星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此火箭为印度研制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37,是4级火箭,全长44.4米,起飞重量为320吨,可携带约1.6吨的载荷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此次还在火箭的第一级捆绑了6台固体助推器以提高推力。

PSLV-C37运载火箭携带104颗卫星起飞

“一箭104星”中的“104星”指的是一次性升空的104颗卫星,总重为1378kg,其中主要载荷为一颗重714kg的印度 CartoSat 2D 遥感卫星,另外还有印度为验证10kg级纳卫星而研发的纳卫星INS 1A和INS 1B,其它的101颗卫星都是体积和重量很小的“立方星”,全部卫星的基本情况见下表。

104颗卫星的基本信息

“立方星”是怎样的卫星?

“立方星”是是一种微纳卫星设计标准,因外形看起来像一个立方块,所以被称为“立方星”。“立方星”是以 10cmX10cmX10cm 为体积单位,这样的称作 1U,可按客户需求进行定制设计卫星的功能。

“立方星”结构示意图,从左到右依次为12U、6U、3U、2U和1U

这里以上表中88颗的Flock-3p卫星作为“立方星”的代表,举例说明“立方星”的情况。每颗Flock-3p卫星的重量为4.6kg,体积为 10cmX10cmX34cm,属于 3U 立方星的一种,样子有点奇怪,如下图。

Flock-3p卫星

印度如何发射那么多“立方星”的?

“立方星”是装在专用的Quadpack释放器内的,每个释放器在到达预定轨道后,通过控制指令用内部的弹簧推板可独立释放4颗卫星。

Quadpack释放器,内部有弹簧推板

此次的101颗“立方星”分别被装在这样的Quadpack释放器内,共用了25个。剩下的3颗就不是“立方星”了,也就不能用这个装置了。

此次发射的25个Quadpack释放器

为什么“一箭104星”的成功没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呢?

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和欧洲航天局等都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并且Quadpack释放器、“立方星”的设计和制造都不是印度的技术和产物,印度这次主要还是突破了发射大量卫星时的部分技术,例如卫星分配器接口、卫星时序控制等技术。这次发射的104颗卫星总重量不到1.4吨,火箭对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也才1.6吨,所选的轨道才离地面500公里左右,这些才是其他航天大国对此不感冒的重点。要知道,对于太阳同步轨道,中国的长征7号运载能力为5.5吨,欧洲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运载能力为10.5吨,美国的“德尔塔-4”可达10.8吨。可以说要破这个世界记录是很容易的,所以这还真的没啥好羡慕的,“一箭104星”也就没很大的国际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