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欠星爺的不是電影票,或許只是這兩個字, 懂嗎?

周星馳三個字,本就是最大的

金字招牌

自編自導,我們對周星馳的期待,永遠不會缺席

據星爺描述,《喜劇之王》本就是他最中意的一部電影,因為電影中的主人公尹天仇的經歷,真真切切和他一模一樣

從十一月放出海報定檔,到星爺導演實錘,再到放出第一支預告,《新喜劇之王》的每次動向,都能妥妥上一回熱搜

你可以否定周星馳轉型之後的成就,但你永遠無法否定他的影響力

,以及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目前為止,《新喜劇之王》共放出兩版與劇情有關的預告。

第一版“罵聲”四起,無數人指責周星馳“吃老梗”“炒冷飯”

因為預告中,有太多我們熟悉的鏡頭,比如剛開始副導演去招群演,讓他們做各種反應,

這跟《喜劇之王》中尹天仇那段表演如出一轍

再比如之後馬克踩腳趾這一段,

《功夫》中的火雲邪神可是吃了這招不少虧。

還有最後王寶強死前話好多,怎麼死都死不踏實,

不也正是《喜劇之王》中尹天仇怎麼死都死不了的搗亂情節麼?

然而第二版,又是妥妥的“真香”警告,第一版中罵孃的諸位瞬間被打臉。

鄂靖文飾演的馬可,因為腦門上的道具沒法拆除跟家裡人翻臉。

在公司被老闆侮辱。

在片場被群頭嘲諷。

龍套女主的辛酸,被侮辱的憤懣,以及被欺凌的痛楚,大家都這麼說。

但是她是怎麼應對的?

說出來,很周星馳

父親氣的暴跳如雷,她心思還在演戲上:

“情緒特別到位……”

老闆說:“你永遠都沒有機會。”

她回答:“永遠是多遠啊?”

老闆:“永遠就是從現在開始直到宇宙毀滅。”

她:“那宇宙毀滅之後呢”?

被群頭吼了,只淡淡回了一句:“好激動啊”。

看出什麼了嗎?

生命力。

周星馳的電影,我們都知道老生常談的“小人物”,可能從這些小人物身上挖掘閃光點,打通戲裡戲外情感出入口的,卻往往只有周星馳。

他們就像小強一樣,踩不爛,打不死,壓不垮,罵不走。

如果說夢想這個命題太大,《新喜劇之王》的感動,確實貨真價實的。

所以,成片怎麼樣,我感覺,要爆

除去情懷,有些東西永遠是共通的,小人物的勵志故事,穿越二十年的“努力奮鬥”,你看到它,就會感懷,何況這些素材,在周星馳這種級別的導演手中。

在我看來,我們最好不要猜測周星馳想要去拍什麼,或者要怎麼拍,安安靜靜等待最後的成片就好。

所謂情懷,冷飯,最終和我們沒有多大關係,可在影院看到動容,有所感悟,才是至真的情感。

我們怕《新喜劇之王》讓人失望,是因為我們怕重複,怕吃老本,怕炒冷飯。

當過多的擔憂替代了單純看電影的選片情感,我們往往

畏首畏尾

這次,又是圈錢?

許多影迷用純粹的期待望向院線電影,往往不能得到同等的回報,尤其對於周星馳。

可能他之前的作品太過經典,導致我們期望太高。但期望可以理解成另一種肯定,畢竟他是周星馳,畢竟他執導的電影,至少比許多爛片強太多。

星爺已年近六旬,他能在《喜劇之王》前加個“新”字,肯定融入了這許多年,自己對《喜劇之王》全新的理解。

哪怕是重複《喜劇之王》的故事,能拍出新意,那也絕對值得一看。

最可怕的,不是有很多人鼓吹“我們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

而是我們都忘記了,其實我們欠他的,不過是一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