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看!北京西海子公园二期效果图来啦,超美

经过两年多的闭园改造,西海子公园改扩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啦,并免费对外开放。

2019年2月14日,雪后的西海子公园更别有一番韵味。

北京通州发布了解到一个好消息↓↓

在一期工程完工后,目前,西海子公园改扩建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开工。

那么,二期工程要建设什么景观?都有哪些亮点?

通州小布从区园林绿化局独家拿到了二期工程的效果图!

这就带您一探究竟↓↓

▲西海子公园整体规划方案总平面图

二期改扩建项目

二期景区包括:

二期景区改扩建总占地22.14公顷。围绕着通惠河开工建设,分为古塔景区和通惠河景区两部分,包含通惠河湿地、燕翅广场、葫芦湖码头等。

▲总体鸟瞰图

公园古迹较多,有葫芦湖残址、金代闸河遗址、通州衙署、紫清宫等,此次改扩建将古建筑和古迹纳入其中。

葫芦湖

公园负责人表示,明代在通惠河的修浚工程中,将北门外旧有的停船、湖泊开挖深扩,以便停船,湖东靠石坝,西连开挖后的“旧小河”,因湖形似葫芦,故有“葫芦头”之称。

目前,西海子公园葫芦湖只保留了残址。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二期项目中最靓丽的景点。

葫芦湖为文物复建,保持葫芦的形状。

以自然驳岸为主。湖内种植荷花、芦苇,既有净化作用,又有历史的记忆。

古有“云光水色运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的诗句,在葫芦湖北侧设置一处木制观景平台,成为观塔的最佳地点。

葫芦湖作为通惠河与大运河的转运枢纽,“石坝”“土坝”历史上均有记载,现已不复存在。

在葫芦湖南侧恢复一段石质码头,把当年的漕运盛景以壁画的形似展示出来。

古时记载,大运河与通惠河交汇的北关闸处,有一大光楼,又称验粮楼,坝楼。始建于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明清两朝,朝廷户部坐粮厅官员在此验收漕粮。

在葫芦湖东侧设置敞轩一座,展示葫芦湖在漕运过程中的功能。

古塔景区与西海湖连通

古塔景区与西海子公园被北关大道分割开,大家希望两个景区连成一片,做到水通、路通、游人通。

为了将古塔景区和西海子公园连为一体,做到水系连通、游人连通——施工单位通过开凿了地下通道,使两个景区连接,做到互通便捷。

同时,拓宽巡堤路,增加木栈道,沿河小溪内种植水生植物,再增设木栈道与矮栏杆,既保证安全又增加景观效果。

在水系绿化方面,增加芦苇、迎春、蔷薇等垂枝花灌木,对裸露的混泥土过滤池进行绿化遮拦,池内种植荷花、睡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河岸边增加绿化、补种大树,通惠河沿岸种植的植物以亚乔木类的玉兰、碧桃、海棠、樱花、丁香等亚乔木为主。

为了增强景观效果,还引进了白皮松、云杉、桧柏等常绿树作为背景树种,阔叶乔木引进了国槐、白蜡、元宝枫、垂柳、栾树等树种,建成后,将形成一步一景、景观相连的效果。

作为通州老城区公园,西海子公园曾给几代通州人,留下了很多温暖美好的回忆!

色彩明艳、蓝绿交织,改建后的西海子公园一改过去的陈旧!两岸古色古香的亭台楼榭和远处的燃灯塔交相辉映,韵味十足。

随着二期工程的实施,西海子公园必将变得更加靓丽!

(图片来自区园林绿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