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著逃離生活啦,這5本小說給你直面的勇氣

99%的人,可能都想過逃離吧。

逃離工作、逃離學習、逃離家庭……

如果你想過的話,那今天的這5本書,

絕對會讓你重新思考“逃離”的意義。

《24個比利》丹尼爾·凱斯

看完《24個比利》這本來自真實事件的小說,書單狗的大腦都要停機了!

主人公比利竟然有24種不同的人格!

從童年開始,他就遭受到父親的虐待。

後來父親的自殺更是成為了比利人格分裂的導火索,此時的比利只有4歲。

從此以後,每當比利覺得難以面對生活的時候,就會沉沉睡去,由另一個人格替他去承擔。

他用這種方式逃避現實,保護自我,但也遺失了許多時間和記憶。

最終比利的某個人格犯下了重罪,讓整個社會都驚呆了。

他的故事,不僅引出了《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這樣的心理懸疑經典,

更重要的是,他警醒了人類——

人不能只向自己的內心尋求逃離,否則很可能會走入循環的謎宮。

《樹上的男爵》伊塔洛·卡爾維諾

男爵為什麼會跑到樹上呢?不用問,也是為了逃離。

但他逃離的理由十分奇怪。

12歲的科西莫因為不滿姐姐的一頓蝸牛餐,憤然離家,開始了樹上的生活。

直到他65歲離世,科西莫都再也沒有踏上陸地一步。

和一般的逃離不一樣,他既不憤世嫉俗,也非內心脆弱。

而是通過遠離人群,他讓自己長出了完全獨立、自給自足的靈魂。

他在樹上幫助擊退海盜、撲滅森林大火、幫助附近的居民採摘葡萄,仍然生活得無比熱情。

書單狗在這個奇怪的男爵身上,見到了一位真正浪漫的英雄——

不被生活的意義所挾持,終身捍衛了獨立的自我。

《馬人》約翰·厄普代克

《馬人》這個書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無所不能的馬人喀戎。

因為被英雄赫拉克勒斯的毒箭誤傷,他以不死之身忍受著永恆的折磨。

而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位“馬人”,一位平凡的父親。

人到中年,碌碌無為的喬治,曾經嘗試過無數的工作,挺過無數次危機。

但隨著年紀增長,他愈發覺得身心疲憊,希望渺茫。

甚至他產生過幻覺,以為自己得了癌症,可以一死了之。

雖然產生過這樣“逃離”的念頭,但他還是默默度過了“黯淡”的一生。

但在書單狗心目中,他已經像忍受著永世煎熬的馬人一樣強大了。

故事的最後,喬治的兒子長大後,也終於理解了這種生活。

他明白了,相比於逃離,選擇“不逃離”可能需要100倍的勇氣!

《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羅貝託·波拉尼奧

這本書的名字真的好美!怪不得會被導演畢贛拿去做自己電影的名字。

但書單狗聲明一下,書和電影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書中描述的幾乎都是理想破滅的人,有小說家、詩人、攝影師……

與其說是逃離,書單狗覺得他們更像是在流浪,突然出現,又突然離開。

然後給那些庸常著生活的人,留下一段突如其來的回憶。

書單狗嘗下來,這種回憶大概是由80%的庸常感,加上20%淡淡的絕望感組成的。

不過,作者波拉尼奧雖然專注於描寫各種各樣的“失敗”人生,

但是書單狗仍然讀得出,他對這樣的失敗敬重無比。

就像是從泥沙裡淘出的碎金一樣,那些在失敗中仍然堅持的人,會顯得格外光彩奪目。

《砂女》安部公房

安部公房是和大江健三郎、三島由紀夫齊名的日本作家。

他很早很早就意識到了,現代人內心都有一種“逃離”的情節。

這本書裡,工作、家庭都不如意的仁木平順,一聲不響地離開了家;

結果他被一群奇怪的沙地村民抓住了,被強迫和一個寡婦一起住在洞穴裡,每日清理流沙。

就像是被神明懲罰,每日將巨石推上山頂的西西弗斯一樣。

他試過無數次逃跑都失敗了,但是最後當通向外界的繩梯放在眼前時,他又放棄了……

這個荒誕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意思??

書單狗的理解是——

逃離並不是自由,創造意義才是自由。

人生,就像隨時可能淹沒我們的沙子,每日的清理只是無用功。

只有創造出生活的意義,像水珠一樣將沙子築成堤壩,才能抵抗虛無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