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最常見的化工設備操作方法大總結,還有故障解決錦囊妙計!

對於工作在化工生產第一線的朋友們來說,每天就是在跟各種類型的化工設備打交道。我們特意整理了12種常用化工設備的操作方法和一般故障解決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日常的工作帶來幫助。




水泵標準操作

一、啟動前的檢查及準備工作

1.啟動前對泵及電機檢查

泵、電機及底座緊固螺栓是否齊全,滿扣。壓力錶指針是否回零位。檢查潤滑油是否符合規定指示線。

2.泵,電機外觀應整潔,無灰塵、油垢,安全 罩齊全,不鬆動,軸封不漏油。

3.打開離心泵進出閥門,觀察泵及閥門靜密封應無洩漏,動密封應無明顯滴漏(填料密封洩漏量20滴/分)。

二、啟動及運轉

1.啟動電機後應檢查。

泵的旋轉方向自泵吸入口看為順時針方向(僅限初裝及拆線維修後的試車)。電機是否有異聲,是否發熱。壓力錶指針上升是否正常,如過高或無壓力應立即檢查管路閥門是否打開。視聽運轉中是否有雜音,噪音是否升高。


2.觀察在負載狀況下靜、動密封洩漏情況是否在規定範圍(60滴/分)。

3.正常運轉後,調節進出管路閥門以達到所需揚程及流量。

4.離心泵在傳送物料時應勤觀察,每班檢察不少於2次,並如實作好原始記錄。

三、停車

1.停車時先切斷電源,關閉泵進出閥門。

2.檢查壓力錶指針是否回零位。

四、維護

1.檢查軸承的油位、油質,檢修後運行一週應換油,以後每季應更換潤滑油。

2.檢查軸承的溫度穩定,並在規定範圍內。

3.填料處洩漏是否正常,隨時調整填料壓蓋的鬆緊程度。

4.經常觀察各個儀表工作是否正常。

5.運轉中響聲和振動是否正常。

6.經常檢查各部位的螺栓是否鬆動。

7.經常注意吸水池的水位變化,觀察吸水口是否堵塞,避免抽送含有過多泥沙的水。

8.冬季停車後,注意保養和防凍。

五、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反應釜操作規程





一、啟動前的檢查及準備工作

1.反應鍋本體整潔,零附件齊全完好。

鍋體上的壓力錶、真空表、溫度表、安全閥門、閥門、疏水器應靈敏準確並有定期校驗標記。安全防護、通風、防爆等裝置完好可靠。

2.減速機及各部位油位正常。

3.攪拌軸填料密封壓緊程度適中,無洩漏。

4.先用手盤動(或點動)攪拌軸,檢查運轉靈活性,注意攪拌器是否碰撞溫度計套管。

5.檢查鍋內是否清潔,有無爆瓷現象(僅限搪玻璃反應釜)。

二、啟動及運行

1 啟動電機後應檢查:

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為順時針方向,嚴禁攪拌反轉(僅限初裝及拆線檢修後的試車)。空載啟動後,檢查轉動部分是否有異聲。電流值是否在額定範圍,電機有無異聲。

2.運轉中各密封點有無洩漏。

3.搪玻璃反應釜嚴防溫度驟冷驟熱,冷衝擊小於110℃,熱衝擊小於120℃。

4.搪玻璃反應釜鍋底出料堵塞時可用非金屬棒輕輕疏通,禁止用金屬工具鏟。

5.鍋內壓力、溫度嚴格控制,不得超溫超壓。

三、停車時先關電源,檢查閥門處於合適位置

四、維護

1.檢查傳動系統、密封裝置各部件有無鬆動。

2.檢查在運行中有無異常聲響。

3. 檢查潤滑部位並按時加註潤滑油。

4.檢查填料箱密封狀況,冷卻系統工作狀況(包括冷卻水是否暢通,出水溫度是否符合規定)。

5.檢查各工作儀表及附件是否正常。

6.罐內有壓力時, 嚴禁帶壓緊固各受壓元件。

五、常見故障處理

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見下表


往復式壓縮機開停車

一、往復式壓縮機開車:

1.準備工作:

A.安裝人員檢查主機各部件是否安裝完畢,並能肯定各運動件配合間隙均符合要求。

B. 通知電工檢查電機絕緣情況(0.4M 以上)及電器開關的技術情況符合要求否,通知儀表檢查測量儀表及控制保護裝置技術情況等符合要求否。

C. 清掃場地,抹盡設備及操作檯架表面的灰塵、油汙。

D. 檢查或清洗循環油系統(包括油箱、曲軸箱、油泵、過濾器、冷卻器、油管、閥門、運動部件油路等)。特別應吹淨、清除油路系統的鐵屑硬物。清洗徹底後,油箱裡倒入新鮮潤滑油,啟動油泵,檢查泵運轉情況及油路洩漏情況(油壓不得低於0.25MPa)。

E. 檢查或清洗注油器,確保運轉正常、油路暢通、無洩漏點,注油適量(10滴/分),油質乾淨。

F. 開冷卻水總閥及氣缸水夾套、填料與油冷卻器等冷卻水進出口閥,檢查水壓、水質、水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2、試車步驟

A. 打開冷卻水閥,調節水量。

B. 啟動循環油泵,調節油壓0.25MPa以上,檢查各測油壓點壓力是否相同(包括彈簧、壓力錶、電接點與壓力繼電器),各傳動摩擦表面注入足量的潤滑油,然後停泵。

C. 手搖或啟動注油泵,預先注入氣缸足量的潤滑油,然後停泵。

D. 盤車數轉,使各摩擦表面及氣缸壁表面形成一層潤滑油膜。(使用盤車機構盤車時,先將手柄扳到盤車位置後再啟動盤車電機,運行3~5分鐘,正反方向盤車均無死點,盤車機構應靈敏可靠。然後將盤車機構扳至開車位置,停下盤車電機。)

E. 電話通知總變給主機送電。

F. 啟動循環油泵、注油、循環風機。

G. 啟動主機

3、開車注意事項:

1.不準帶壓盤車。

2.加壓加量必須緩慢。

3.開關閥門要緩慢,不得急猛,並密切注意電流變化。

二、正常停車注意事項:

1. 禁止帶壓(各段表壓未卸至零)停車。

2. 各級迴路閥不宜開得過快過大,防止氣液倒流。

3. 必須先停主機,後停輔機。

三、常見十種故障及排除


故障1曲軸箱異響原因:


(1)十字頭銷、十字頭銷蓋松;

(2)主軸瓦、十字頭滑瓦、連桿瓦磨損或鬆動;

(3)油壓低;

(4)油溫低;

(5)油品不正確;

(6)氣缸響。

排除:

(1)檢查十字頭銷、十字頭銷蓋是否鬆動,緊固鬆動部件;

(2)檢查主軸瓦、十字頭瓦及十字頭軸瓦間隙,看是否磨損或鬆動,緊固或更換配件;

(3)檢查油壓是否低及有無漏失,增加油壓,維修漏失;

(4)檢查油溫是否太低,加載條件升油溫,減小機油節溫器冷卻水流量;

(5)檢查油品是否正確,更換不正確油品;

(6)檢查活塞螺母是否鬆動,加以緊固。

故障2壓縮機不能啟動原因:


(1)驅動機故障;

(2)啟動盤開關故障;

(3)油壓啟動開關故障;

(4)控制盤故障;

(5)氣缸內壓力過高;

(6)啟動裝置鎖緊。

排除:

(1)檢查驅動機是否有故障,重新調整動力;

(2)檢查電路;

(3)檢查油壓,調整或更換開關;

(4)檢查控制盤電路連接及設置;

(5)調整氣缸內壓力到正常值;

(6)檢查啟動裝置是否鎖緊,消除鎖緊。

故障3曲軸油封漏失原因:


(1)油封安裝不正確;

(2)排油孔堵塞。

排除:

(1)按檢驗標準重新安裝油封;

(2)清洗油封排汙孔,清除堵塞物。

故障4刮油器漏失原因:


(1)刮油環磨損;

(2)刮油環安裝不正確;

(3)活塞桿磨損或劃傷;

(4)環側隙不正確。

排除:

(1)更換刮油環;

(2)檢查刮油環安裝是否正確,按檢驗標準安裝;

(3)修復或更換活塞桿;

(4)更換活塞環和支承環。

故障5油壓低原因:


(1)油泵氣蝕;

(2)旋轉部分拍打油麵形成泡沫;

(3)油溫低;

(4)濾油器髒;

(5)機體潤滑油漏失;

(6)主軸承洩漏過量;

(7)調壓閥壓力設置低;

(8)油壓表故障;

(9)油壓調節閥失效;

(10)油池進口堵塞。

排除:

(1)修復或更換磨損的油泵;

(2)降低油池內的油位;

(3)利用曲軸箱浸進式加熱器或使用電伴熱加熱;

(4)清洗濾油器或更換濾芯;

(5)檢查油路;

(6)調整主軸承間隙;

(7)重新設置調壓閥壓力;

(8)更換油壓表;

(9)調整、修理或更換油壓調節閥;

(10)清洗油池進口管。

故障6氣缸內異響原因


(1)活塞松;

(2)活塞撞擊外端或內端;

(3)十字頭鎖緊螺母松;

(4)氣閥漏失或損壞;

(5)活塞環損壞;

(6)閥密封氣墊破損。

排除:

(1)檢查活塞螺母是否鬆動,上緊鬆動螺母;

(2)檢查活塞外端或內端餘隙,調整到正確位置;

(3)上緊十字頭鎖緊螺母;

(4)檢查氣閥是否有漏失或損壞,修理或更換閥;

(5)更換損壞的活塞環;

(6)更換密封氣墊。

故障7盤根過熱原因:


(1)潤滑故障;

(2)潤滑油分歧格或油量不足;

(3)冷卻水不充分(特別是水冷盤根);

(4)間隙不正確。

排除:

(1)更換潤滑油單流閥或潤滑油泵;

(2)使用合格油品,增加潤滑油量;

(3)降低冷卻水進口溫度;

(4)調整間隙。

故障8盤根漏失原因:


(1)盤根磨損;

(2)潤滑油分歧格或油量低;

(3)盤根髒;

(4)壓力增加過快;

(5)盤根安裝不正確;

(6)開口或側邊間隙不正確;

(7)盤根放空堵;

(8)活塞桿劃傷;

(9)活塞桿圓度超差。

排除:

(1)更換盤根;

(2)更換合格的潤滑油,增加潤滑油量;

(3)清洗盤根盒及管線;

(4)減小壓力增加梯度;

(5)按檢驗標準正確安裝盤根;

(6)檢查調整間隙;

(7)檢查清洗盤根放空,提供低點排汙;

(8)修復或更換活塞桿;

(9)調整十字頭墊片到合適的位置,減小活塞桿圓度誤差。

故障9閥上積碳過多原因:


(1)氣缸潤滑油太多;

(2)氣缸潤滑油分歧格;

(3)進口或供給處來油攜帶碳;

(4)閥漏失或損壞,導致高溫;

(5)通過氣缸的壓力梯度過大,高溫。

排除:

(1)減少供油量;

(2)使用合格的潤滑油;

(3)安裝過濾分離器或排汙系統;

(4)修理或更換氣閥組件;

(5)查看氣缸內氣閥,清洗水套。

故障10排溫高原因:


(1)進氣閥漏失;

(2)排氣閥或活塞環漏失;

(3)進氣溫度高;

(4)水缸水套堵水;

(5)氣缸潤滑油分歧格或流量不足。

排除:

(1)修理或更換漏失的進氣閥或活塞環;

(2)修理或更換進氣閥或活塞環;

(3)清洗空冷器;

(4)清洗氣缸水套;

(5)使用合格的潤滑油和正確的流量。

離心機操作

一、啟動前的檢查及準備工作

1.操作工在啟動前應對離心機本體及電機進行檢查。

清除機體周圍障礙物,盤動轉鼓應無碰擦現象。機體地腳螺栓,電機底座螺栓是否齊全滿扣。檢查制動裝置是否靈敏,有無碰擦現象。檢查潤滑是否良好或添加潤滑脂。

2.機體、電機外觀應整潔,無灰塵、油垢,安全罩殼齊全。

二、啟動及運行

1.啟動電機後應檢查:

電機有無異聲,不發熱。轉動平穩,無雜音,無異常振動。

2.設備運轉時,操作人員要勤觀察,加料時要均勻加料,並防止溢料,嚴禁用鏟或其它雜物碰撞離心機,防止發生事故。

三、停車時先關電源,但在離心機運轉時,除發生事故外,嚴禁急剎車,以防主軸螺栓鬆脫或主軸折斷造成事故。

四、維護

1.開車前檢查主軸螺帽及各螺栓是否鬆動、剎車裝置是否有效及三角膠帶數量及鬆緊程度。

2.離心機運轉時應注意機殼的振動,發現振動異常,立即停車檢查。

3.常用熱水或蒸汽洗滌時, 應經常加註潤滑脂。

4.離心機運轉時應檢查軸承聲音是否正常。

5.一般不得急剎車,應先斷電後剎車,且應分數次剎車。

6.定期從主軸注油孔注入適量潤滑脂。

7.經常檢查轉鼓壁的腐蝕情況。

五、常見故障處理

常見故障處理見下表


磁力泵的安裝和使用


1.磁力泵應水平安裝,不宜豎立,塑料泵體不得承受管路重量,對於特殊要求垂直安裝的場合,電機務必朝上。

2.當抽吸液麵高於泵軸心線時,起動前打開吸入管道閥門即可,若抽吸液麵低於泵軸心線時,管道需配備底閥。

3.泵使用前應進行檢查,電機風葉轉動要靈活,無卡住及異常聲響,各緊固件要緊固。

4.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與磁力泵轉向標記一致。

5.電機啟動後,緩慢打開排出閥,待泵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後,再將排出閥調到所需開度。

6.泵停止工作前,應先關閉排除閥門,然後關閉吸入管道門。

磁力泵的故障形式與排除方法如表所列:


雙錐乾燥機操作


一、操作規程

一.準備階段

1.將加熱介質(用熱水加熱時儘量採用軟水)加熱至操作溫度。

2.裝料根據物料情況可採用人工裝料或真空吸料兩種方法,採用真空吸料時,將一頭接在罐蓋口上,另一頭插入物料桶中,啟動真空泵,打開真空閥,物料即被吸入乾燥機內。

3.抽真空網罩必須用濾布包扎。

二.啟動運轉

1.真空泵繼續運轉,開啟加熱介質管道閥門,向乾燥機供熱,觀察加熱溫度。

2.將電機控制器上調速按鈕旋至最低檔。

3.接通電源,啟動電機,罐體低速回轉。

4.緩緩旋轉按鈕,將乾燥機罐體調至所需轉速。

三.停止運轉

物料混合乾燥完成後,關閉加熱介質閥門,關機並使罐體放料口向下。

四.出料

1.出料時先打開真空端發水閥,後關閉抽真空泵。

2.打開罐體放料孔蓋,進行出料。

3.物料全部卸出罐體後,應儘可能清掃罐內的殘留物,然後關閉放料孔蓋。

4在乾燥過程中,要進行中間取樣時,應先關機停止運轉,然後按照規定並打開罐蓋進行取樣;取樣完畢後,關閉罐蓋按第2條規定重新開機乾燥。

保養說明

1.定期檢查,每月一次,檢查項目為減速器的油標線,皮帶、鏈條的鬆緊程度。

2.如發現減速器有滲漏、油量不足,則必須更換密封件,加足油量。

3.電器部件應保持清潔,靈敏。不應採用鐵器敲擊筒體,防止筒體變形。

4.一次使用完畢應取出剩餘物料,刷清機器各部分,如停用時間較長,必須將機器全部擦乾淨,用蓬布罩好。

EYH二維運動混合機操作一生產前的準備工作

檢查電器是否正常,機器是否運轉靈活,出料閥是否關閉。

二、生產操作

1.裝料

點動擺動按鈕使進料端處於水平面稍上的位置,關掉按鈕擺動電機,打開進料端蓋板,加料。加料量控制在料筒容積的50%以內,加料完畢後,蓋上蓋板並緊固。

2.混合

開啟擺動電機,同時開啟轉動電機混合10-15分鐘後停機。(使用定時器,設定時間進行控制)

3.出料

點動擺動按鈕,使出料閥處於最低位置,停止擺動,放好料斗,打開碟閥開啟出料按鈕。出料完畢,關閉出料碟閥。

三、清洗程序

當更換產品時,要對設備進行清洗,清洗用自來水或熱水。關好出料碟閥,點動擺動按鈕,使進料端處於較低位置,打開進料蓋板,旋緊放水口螺蓋,加入料筒容積10-20%的自來水,蓋好蓋子並緊固,開啟擺動電機及轉動電機清洗10-15分鐘停機,點動擺動電機,使進料端處於較低位置,點動轉動按鈕,使進料端的放水口處於水平面以上的位置,卸下螺蓋,接好放水管,放好水桶,點動轉動按鈕,使放水口處於最低位置,即可放水。放水完畢使用乾淨的拖布將筒體內壁上附著的殘餘水分擦乾,自然風乾6-8小時後,旋上放水口螺蓋方可進行生產。

四、維護與保養程序

1.減速機須定期換油,半年換一次油,以後每年換油一次,換油時油位控制在視鏡中部。

2.傳動件需經常檢查並保持良好潤滑。

3.各緊固螺栓須經常檢查是否有鬆動,並予以緊固。

4.檢修時文明施工,注意安全,不得損壞零部件,作好設備運行記錄,維護保養記錄及檢修記錄。

五、一般故障與排除


水環真空泵標準操作


一、啟動

經過長期停車的泵在開動前必須用手轉動聯軸器數轉,以證實沒有卡住現象,啟動按以下順序。

關閉進氣管上的閥門。向填料函和氣水分離器內注水。當氣水分離器往外溢水時開動電動機。打開給水管路上的球形閥。打開進氣管上的閥門。用球形閥調整進水量,以使用最小的水量消耗,保證泵所要求的技術規範。


二、停車(按以下順序):

關閉進氣管上的閥門。關閉電動機。關閉水閥。冬季泵停車時,應擰開泵上的管堵,把水放淨


三、維護

1.真空度不得采用關小閥門的方法控制抽氣速率。

2.經常檢查真空度波動和泵體振動情況。

3.運行中檢查填料盒是否發熱,並及時處理。

4.檢查泵運轉有無雜音,發現異常狀態應及時處理。

5.檢查冷卻水是否堵塞,水溫不得超過40℃。

6.檢查各部螺栓與基礎的地腳螺栓有無鬆動,發現鬆動應及時處理。

7.真空泵安裝處應保持清潔、乾燥、通風良好。

8.應定期壓緊填料,若填料不能滿足密封要求,應及時更換。

9.滾動軸承應潤滑良好。

10.運行中經常檢查滾動軸承溫度。

11.正常工作的軸承每年裝油3-4次,每年至少清洗軸承一次並全部更換潤滑油。

12.注意保持泵體及附件的整潔。

13.冬季在停車後將泵內及水缸內的水放淨。

真空機組標準操作


一、啟動前的檢查及準備工作

1.操作工應在啟動前對泵及電機檢查

泵、電機及底座緊固螺栓是否齊全,滿扣。真空表應準確,並有定期檢驗的標記。觀察針閥油杯及曲軸箱中潤滑油是否在規定油位。

2.泵,電機外觀應整潔,安全罩齊全。

3. 開啟冷卻水進水閥,觀察並保持出水口有一定出水量。

二、啟動及運轉

1.啟動電機後應檢查:

從皮帶輪側看旋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僅限初裝及拆線維修後的試車)。電機是否有異聲,是否發熱。轉動平穩無雜音。

2.各連接部位應無洩漏。

3.軸承溫度不高於70℃。

三、停車

1.停車時關閉泵進氣閥門,切斷電源。

2.關閉油杯針閥,停車十分鐘後關閉冷卻水進水閥。

3.在室溫降至0℃以下時,必須放淨冷卻水,以免凍裂氣缸和水管。

四、維護

1.檢查冷卻水是否暢通,泵體及泵蓋等部位有無洩漏現象。

2.定期檢查潤滑油質及油位,發現變質和缺油及時更換和加油。

3.經常檢查各部位溫度是否正常。

4.經常檢查各部位的緊固件有無鬆動、泵體有無異常聲音。

5.隨時檢查儀表數值指示是否正常。

6.停車時,先關閉真空系統的閥門,然後關電源,最後關閉冷卻水閥門。

7.在冬季,停車後必須將泵體內冷卻水放出。

五、常見故障處理


純化水系統標準操作




一、全手動控制

1.啟動前檢查準備:

開原水箱進水電磁閥。開原水泵進水閥。開精砂過濾器反衝洗系統進水閥,排氣閥,進行放空。關精砂過濾器反衝洗系統進水閥,排氣閥。開精砂過濾器運行系統進水閥、出水閥。開活性碳過濾器反衝洗系統進水閥,排氣閥,進行放空。關活性炭過濾器反衝洗系統進水閥,排氣閥。開活性炭過濾器運行系統進水閥、出水閥。開精密過濾器放空閥,進行放空。關精密過濾器放空閥。開一級反滲透出水閥,一級排放閥、一級濃水閥、清洗電磁閥。開一級反滲透進水閥。開中間水箱出水閥。開二級反滲透出水閥、二級排放電磁閥,二級濃水閥,開二級反滲透進水閥。檢查電源。檢查原水溫度。


2.接通配電電源,把開關手柄打向“手動”。

3.檢查:絮凝劑、阻垢劑、PH調節劑儲罐的藥劑量>20Kg。計量泵調節指針指向恰當位置。

4.確認以上項目正常,即可進行以下操作:

啟動原水泵、絮凝劑加藥泵、阻垢劑泵,進行開機前RO膜的清洗。檢查精砂過濾器水壓,進水0.15-0.4Mpa,出水0.1-0.35Mpa,活性碳過濾器出水壓力0.05-0.3Mpa。清洗進水壓力<0.5Mpa。清洗2-5分鐘後,關閉清洗電磁閥,打開一級高壓泵。當一級電導<10us/cm時,關閉一級排氣閥。將一級純水注入中間水箱。注意:一級進水壓力為1.0-2.0Mpa,濃水壓力為0.8-1.7Mpa。待中間水箱達到一定液位後,啟動PH調節泵、二級高壓泵。當二級電導<2us/cm時,關閉二級排水閥,將二級純水排入終端水箱。注意:二級進水壓力為1.0-2.0Mpa,濃水壓力為0.8-1.7Mpa。在終端水箱液位達到1/2左右時,開送用水工段的水閥,並與用水工段聯繫通知送水。開啟紫外線殺菌器、終端水泵。為防止微生物的生長,純化水循環迴路須始終保持運行狀態。終端水泵、紫外線殺菌器始終保持運行狀態。


二、半自動控制

用於清洗精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和RO 膜。

1.啟動前檢查準備:

原水泵進水閥、一級及二級RO進水閥、濃水閥、終端水箱進水閥、中間水箱出水閥等常開閥門是否已打開。檢查各應開(關)的閥門是否已開(關)。自來水壓力看是否滿足運行條件≥0.2MPa.


2.開車:

接通配電箱電源,將開關手柄打向“自動”。開啟電腦,雙擊“MCGS運行環境”,打開“泵控制”,點擊“總電源開”、“手動”。按規定程序反洗精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沖洗結束,點擊“泵控制”之“自動”,系統即步入自動控制運行狀態,包括RO膜運行過程中的自動清洗,高壓泵、排放閥、原水閥的自動調節。


三、自動控制

1.啟動前檢查:

各常開閥門是否打開。各應開(關)的閥門是否已開(關)。“泵控制”中的“儀表顯示”數值是否與實際表值相符。確認以上正常後,點擊“自動”,系統即實現自動控制運行。注意:運行後應關注二級電導率,必要時適當調節PH控制泵的流量,以控制二級電導率在合格的範圍內。


四、關機程序

1.手動運行後的關機:

關閉二級高壓泵、PH值調節泵。關閉一級高壓泵,打開清洗閥,對RO膜進行5分鐘的清洗。關閉原水電磁閥、原水泵、阻垢劑泵、絮凝劑加藥泵。將精密過濾器的進水閥門關掉。關閉電源。


2.自動運行後的關機:

點擊“泵控制”的“總電源關”,系統自動停止運行。將精密過濾器的進水閥關閉。關閉電腦,將配電盤的電源開關關閉。注意:自動運行關機時無法實現RO膜的清洗。如需清洗,還需實現半自動操作。


五、介質停供時系統處理程序

1.停電:

如計劃停電,提前10分鐘關閉整個系統。如突然停電,關精密過濾器前進水閥,報告上級。

2.停水:

如計劃停水,提前將本系統所有水罐注滿,並通知用戶不用或少用,以使純化水循環迴路在停水時維持正常運轉。如突然停水,當原水箱水位低於50時,應關閉原水泵和一級高壓泵,並通知用戶不用或少用,以使純化水循環迴路在停水時維持正常運轉。


深冷機組標準操作


一、開機前的準備工作

1.運行前必須仔細閱讀使用說明。

2.檢查所有的輔助設備與負載裝置,包括冷卻水泵、冷卻塔、冷卻水流量調節閥、冷卻水靶式流量開關、載冷劑供液泵(磁力驅動泵)、冷卻裝置的循環系統等,並檢查各聯鎖信號是否正確可靠接入.

3.檢查載冷劑循環系統,載冷劑選用不當將損壞板式換熱器.當使用R11作載冷劑時應檢查載冷劑液位、壓力,當環境溫度超過20℃時應對R11載冷劑進行降溫或加壓,防止因載冷劑的汽化而使載冷劑系統不能正常運行.

4.開足R23和R22級壓縮機吸、排氣截止閥,開足R22級冷凝器和R23級的冷凝蒸發器的出液閥門,開足各油分離器的回油截止閥.

5.從壓縮機油位窺鏡檢查油位是否達到使用要求(油位位於視鏡1/2以上).

6.檢查製冷系統管路、接頭及法蘭,確保系統無洩露.

7.檢查並擰緊所有電氣接頭,確保接頭緊固不鬆動(必須在停機狀態下進行).

二、開停機操作

1.檢查供電電源是否正常,可三相電源保護器綠燈指示燈應亮,表示正常反之應檢查三相電源。

2.檢查壓縮機曲軸箱油加熱器是否已發熱,並已加熱12小時以上。

3.打開載冷劑閥門,啟動載冷劑供液泵,使循環系統工作。

4.檢查各狀態參數是否在正常值範圍內。

5.查看溫度設定值是否滿足使用要求,本機組的溫度設定值(即溫控停機值)是指載冷劑出液溫度(蒸發器進口溫差一般為3~5℃),操作方法見有關溫度設定章節。

6.將控制箱內的空氣段路器推到ON位置。

7.輕按啟動運行鍵, 進入運行方式畫面,選擇自動運行方式(手動運行專供工廠授權的調試維修技術人員使用,嚴禁用戶使用),進入自動運行畫面,輕按開機鍵,電腦會發出指令使機組投入運行。

8.機組開啟後,檢查各外圍設備和狀態參數是否在正常值範圍內。

需要停機時,連續按停機退出鍵二秒以上,機組會自動停機。

三、深冷機組維護

1.設備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和使用操作,記錄機組的運行情況.

2.保持機房環境與機組周圍場地的清潔,消除機組安裝和修理後的垃圾和雜物.

3.定期消除機組表面和各暴露管道上的灰塵,發生洩露應及時進行修理.

4.經常檢查機組的各緊固件是否有鬆動,若有鬆動應及時加固,以消除機組的振動和由振動影響而引起的管道洩露.

5.定期檢查機組電氣櫃中的各元件是否鬆動,若有鬆動應及時加固.機組運行一段時間後,電線或電纜的受熱會引起緊固件的鬆動,由此可能會影響機組的電氣性能損壞器件,請定期檢修.緊固電氣接頭時必須切斷電源.

6.保持機組的熱交換器、管道保溫層完整性,若保溫層有損壞、脫落應及時修補,以減少機組運行時不必要的能量損耗.

7.定期在機組的各閥門的閥杆上塗少許的黃油,在機組的電氣櫃的鉸鏈與門鎖上滴幾滴潤滑油預防鏽蝕.

8.定期檢查分離器回油情況,分離器回油管時冷時熱表示自動回油正常.

9.注意壓縮機運轉聲音有無異常,若有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停機檢查.

10.經常注意運轉中電壓、電流是否正常,嚴禁帶電檢修電器部件.

11.經常用檢漏儀檢查設備有無滲漏,特別是拆裝後,應及時檢查是否密封.設備上有油跡處即可能滲漏,也應立即檢查並排除,發生洩露應及時修理.

12.若有製冷劑洩露使系統中製冷劑不足時,將影響製冷能力,製冷劑不足時,膨脹閥將出現氣流聲,視液孔中亦出現氣泡,此時須添加製冷劑,直至視液孔中無氣泡為止。

13.經常檢查製冷劑的液位,以保證機組正常安全運行.

14.定時檢查機組的運行參數,記錄與固定的記錄表中.

15.機組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並作好記錄,一般累計運行2500小時(104天)應保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