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m²硬裝簡化的家,"醉"倒一片人!

| 一年零三個月的改造 |

| 溫柔姑娘喜提寸寸精心設計的150m² |

▲原始戶型圖

▲改造後平面佈置圖

改造亮點:

1:拆除餐廳和廚房之間的牆體,為了讓餐廳光線更佳,廚房採用摺疊門,廚房可開放式or封閉式互相切換,也讓兩個空間更具互動性;

2:餐廳一層規劃為西廚區,巧妙借用書房的空間嵌入冰箱;

3:借冰箱的光,書房做成了雙人位的書桌,可以多人同時辦公且無不干擾;

3:原始主臥的衣帽間空間也很雞肋,索性講衣帽間一分為二,一半給衣帽間,一半給兒童房使用,一整排的衣櫃抗起了主臥收納大旗。

門外紛擾繁雜,屋內悠閒自得,

兼具古典美學與現代實用精神的鬥櫃,

像是玄關的靈魂,

溫潤老舊之間有種旁物無法比擬的氣質,

鬥櫃上配搭了小眾畫作,

不俗不浮,和屋主姑娘一樣,

有種溫文爾雅又精緻獨特的感覺,

自己的家就要有與自己一樣的靈魂,





鬥櫃上點綴一盞丹麥Frandsen燈具,

旁邊一側再放置一個英倫傘架,

不同質感與風格相互碰撞,

僅入口的幾寸地兒,

便很好的詮釋了整物設計主題,





鬥櫃鑄鐵的支腳與拉手,

讓局部細節更顯精緻與細膩,

純色藝術花瓶搭配幾束乾花,

金屬質感的盤碟與散發著書香氣的書籍,

在歷史與質感並存的鬥櫃上,

隨便擺幾樣美物,都足以讓人心動,






進門左手邊白色櫃體簡約且實用,

櫃體靠邊一側設計了衣掛與換鞋凳,

細節設計也更體現出家的舒適度,

端景牆面的矮櫃上,

擺放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畫作,

空間的藝術氛圍瞬間被提升幾個level。



點綴一個復古奢華畫框,

讓整體更具輕奢感和更多的藝術想象,

後期也可將自己的作品加入其中,

設計之初留出空隙為了更好的轉角收口,

恰好放置了些書籍與擺件,

讓小角落也更加靈動有趣。


客廳





輕復古工業感的真皮沙發,

隨手可放的TEARDROP懶人靠,

中間放置一款復古的茶几,

在白色牆面深色地板中,

展現出不同的風情。






深色橡木木墩完美的搭配了單人椅,

角落裡的後現代金屬三角燈,

在白紗簾的照應下格外柔和,

看到這裡,可能你都不會相信,

這竟然是一位溫文爾雅的姑娘的家,





專屬定製的白色法式復古線條,

與黑色簡約的收納櫃,拉出強烈對比,

生冷與炙熱,復古與時尚,古典與現代,

在此空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靠近溫暖爐火一側,

看向朦朧紗簾和百葉窗,

無論是漫長深夜還是陽光灑落,

一本書,一杯咖啡,

卸下所有疲倦與煩惱,

閒坐這浪漫一角,享受在家的呵護中。





地面與頂面全部採用水泥灰材質,

讓這一區域變得更加純淨,

牆面圍合的百葉,

在保證私密的情況下,

可以更好的欣賞外面的景,





自然而華美的線條,

在一盞法式復古吊燈的點綴下更有韻味,

牆面簡約留白處理,

給了客廳更多可自由發揮的空間,

在文藝復古的空間中,

融入輕奢優雅的軟裝,

在燈光的烘托下更顯別樣氛圍。


石膏線花絮

*設計的石膏線成品買不到,沒辦法,只好由設計師設計好,發到廣州開模,然後再拿到大廠生產,最後安裝,一切的努力,只為更好的還原當初設計效果。


餐廳





經過牆面的變動,

餐廳區域的功能也豐富了起來,

首先是雙開三扇玻璃摺疊門,

可以更好的敞開空間,

讓餐廳與廚房有更好的交流互動,

原有廚房面積不大,

所以利用餐廳區域做了西櫥櫃,

彌補了中廚不足,

同時還可以製作咖啡甜點,一舉多得。





設計師重新定位了餐廳使用功能,

採用更大尺寸的傢俱,

同時儘量可能放大空間尺度和增加採光面,

不僅可以滿足平時的就餐需求,

還可以滿足家人交流,

會客聊天,孩子手工寫作等。





在餐廳區空白牆上,

添了一幅略帶戲劇感的拉斐爾畫像油畫,

在燈光的映照下,色調與空間格外匹配,

古典美學的畫面與現代藝術手法撞擊,

襯托出空間氣質的不同之美,





餐廳一角黑胡桃玻璃餐邊櫃精品櫃,

彌補了窗下空間的空缺,

也展示羅列了屋主平時的收藏,

既豐富了拐角的空間,

同時又提升了整體空間的品味。


廚房


廚房的收納櫃體,

同樣用了胡桃木色櫥櫃,

搭配水泥灰色牆面和灰色檯面,

讓廚房空間顯得更加考究耐看,

更能經得起時間考驗。


主臥





一排的霧鄉灰色的收納櫃,

滿足姑娘的收納問題,

電視牆面巧妙設計了凹凸的關係,

讓原本單調的臥室空間更具張力,


中世紀復古的單人閱讀椅,

搭配的金屬皮質的小書架,

為臥室添了一處休閒區,

讓窗下一角更加隨意和靈動,

一盞落地閱讀燈,在百葉窗下,

居家空間的每個角落,

都是可以休憩和體現生活品質的地方。



主臥牆面延續了整體空間的設計理念,

大面積留白讓牆面空間乾淨清爽,

讓具有品質的傢俱,

做為空間的實用和品味呈現,





經典意大利奧斯塔真皮雙人床,

搭配北美黑胡桃實木床頭櫃,

再加一盞精緻閱讀燈,

低調輕奢中彰顯屋主對生活的不同理解。


書房



書房的黑板牆位置為餐廳的冰箱位,

利用牆體做了空間錯位利用,

正好分別在左右兩側,

做了各自需求的工作臺,





屋主的書籍非常多,

既不想全部封閉起來,

又希望可以避免落灰,

所以採用了窄邊的玻璃門,

同時做了層板上打光的處理,

在滿足收納的同時又可以做成展示,

也使得步入書房那一刻,

便有了一種工作學習的氛圍。





書桌、書櫃和層板書架,

全部由木工手工製作,

後期塗裝胡桃木實木木皮,

從而保證了與現場的結構尺寸完美契合。


衛生間





穀倉門,

是由設計師親自買的實木板和配件,

根據現場尺寸,

拿到加工廠生產製作,

然後搬運到現場安裝完成。


穀倉門花絮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原有結構比較複雜,

新風機,水管等比較低,

在保證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

通過設計盡大的拓寬了使用面積,

採光照明,以及實用收納,



懸空的臺盆櫃有利於後期放置生活用品,

鑲嵌的面盆解決了尺寸不足的問題,

右邊的壁龕滿足了更多的收納,

魚骨拼法的牆磚呼應了地板的形式,

兩個金屬壁燈和洗漱鏡,

滿足了照明和梳妝需求,

同時在白色魚骨拼法牆磚背景下,

更有質感與顏值,





主衛採用白色瓷磚,

彌補一樓衛生間的採光不足,

同樣在背牆上,

採用了地板類似顏色的木紋磚,

與小白磚規格一致鋪貼,

黑,白,胡桃木色的主衛空間,

既實用又耐看。


陽臺





白色實木摺疊百葉窗的設計,

既能保證私密,

又能形成一幅框景,

將窗外四季之景攬回家,

一筆一畫勾勒在紙間,





軟裝是隨意的,

可以根據生活需要而改變,

根據四季變化而代替,

根據心情而捨棄或點綴,

所以這間150m²的設計,

更加註重在硬裝上儘量簡化,

把生活的無限可能留給姑娘,

也留給她美好的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