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杨春雷检察长接受14家重点网站联合采访实录

“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

3月11日,“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春雷就陕西省检察机关“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新时代陕西检察品牌”接受采访。

杨春雷

全国人大代表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为向社会集中展示2018年检察工作新理念、新措施、新成效,最高检新闻办组织高检网、正义网,并联合12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推出“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

时间 2019年3月11日

地点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持人 赵 颖 法制网

访谈媒体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中国长安网、法制网、高检网、正义网、新浪网、腾讯网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春雷。杨检,您好!欢迎您的到来!

杨春雷: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2018年,陕西检察机关成绩斐然,在刚刚结束的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获得了98.88%的高赞成率。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去年全省检察机关的总体情况?

杨春雷:2018年,是改革开放和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陕西检察机关全面建设提档加速、进入快车道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陕西自贸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加速,陕西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进入了追赶超越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如何让陕西检察工作在全国取得与陕西地位相匹配的位置,是新一届省检察院党组反复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最高检、陕西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树立“转隶就是转机”的理念,确定了“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以公益诉讼、捕诉一体改革为驱动,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宪法定位,深耕检察主业,各项工作硕果累累,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为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主持人: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著名的革命圣地。请问检察机关工作中如何体现陕西特色优势,检察工作的亮点是什么?

杨春雷:陕西红色资源得天独厚、全国少有。延安、照金、梁家河等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我省不可多得的政治优势。陕西省检察院党组把红色资源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转化为推动陕西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确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陕西检察品牌”的建设思路。

2018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始终围绕这一思路抓工作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活动,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

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情况进行“回头看”,深入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以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警示广大干警讲政治、知敬畏、守底线。

用足用好用活陕西红色资源,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建立延安、照金、马栏、梁家河等38个政治思想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不忘从检初心”专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赴延安、照金、马栏、梁家河等地接受革命精神洗礼,举行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红色检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感召干警,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干警,引导检察机关全体干警从梁家河大学问中汲取理想信念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一年来,陕西省检察院党组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陕西检察品牌,彰显陕西检察特色,树立追赶超越标杆,形成鲜明工作导向,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我们号召全体干警敢闯敢拼,用只争朝夕的劲头擦亮陕西检察品牌,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印证陕西检察品牌。同时我们齐心协力传播陕西检察声音,让老百姓知道陕西检察品牌,信任陕西检察机关。

主持人: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陕西作为西部省份和革命老区,扶贫攻坚任务重,同时陕北还是全国的能源基地。请问陕西检察机关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春雷:我们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制定印发《陕西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三大攻坚战”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重点,深入研究检察环节服务和保障措施,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最高检和省委的肯定。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积极投入重大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出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惩治金融犯罪、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见,重点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套路贷”,以及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非法手段催收民间借贷等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犯罪,批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597人,起诉865人。结合办案,向有关部门提出预警信息及应对风险的检察建议15件。

在精准脱贫方面,积极参与政法机关助力脱贫工作专班,突出打击扶贫、涉农领域犯罪,批捕涉及扶贫资金、影响扶贫工作犯罪59人,起诉112人。积极参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起诉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员职务犯罪163人。注重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救助困难群众175人,发放救助金178.21万元。省检察院对口帮扶的大荔县中汉村,原有贫困户80户292人,已脱贫76户277人。

在污染防治方面,积极参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专项整治,部署开展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专项活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94件,起诉24件。深入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督促监管部门移送涉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犯罪50人,监督侦查机关立案97人,批捕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237人,起诉710人。

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部署开展陕北油煤田污染和退耕还林、关中非法采砂及违法建筑破坏土地、陕南秦岭生态和水源地保护、保护黄河等重要湿地专项监督活动;通过办案督促相关部门补种、恢复被损毁国有林地836.9亩,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耕地3658亩,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1113亩,清除处理违法堆放各类生活垃圾27901吨,回收和清理生产类固体废物1267吨,恢复黄河湿地6500亩。

主持人:我看到2月19日《检察日报》头版刊登了陕西检察机关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报道,请问在依法保护民营经济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杨春雷:近几年,陕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更是发展迅速。我们检察机关立足省情,结合职能,出台依法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意见、服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2条措施,重视对各类企业自主经营权和财产所有权平等保护。专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了解民营经济深层次司法需求。

依法严惩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企业收取“保护费”、强迫交易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从严打击危害营商环境的各类黑恶势力犯罪,欺行霸市、强揽工程、以非法手段插手民间纠纷等黑恶犯罪。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围绕省检察院部署要求,西安市检察院出台了“最多跑一次”司法便民217条。宝鸡市检察院成立检察机关驻陕西西凤集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联合监管部门开展“保护西凤品牌、护航企业发展”专项活动,依法打击了一批假冒注册商标犯罪。

陇县检察院专门制定了《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十条意见》等。2018年,全省批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犯罪嫌疑人1812人,起诉1554人,有效净化了市场经济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受到群众好评。

主持人:扫黑除恶工作全社会普遍关注,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责任重大。请问去年陕西检察机关如何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杨春雷:2018年,党中央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陕西全省三级检察院均成立了由检察长亲自挂帅的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理清职责任务,精准发力扫黑除恶,彰显检察机关使命担当。

我们制定下发了《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对移送的涉黑涉恶案件优先审查、快捕快诉,适时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实现快速有力打击。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及时查明犯罪事实,正确适用法律。

有“黑”往往就有“伞”,我们在批捕、起诉阶段注重“寻伞”“破伞”,对近年来已审结案件,进行“回头看”“地毯式”摸排。办案中,对于成规模的黑恶势力发现有“保护伞”嫌疑而未查的,立即补充侦查,属于监委管辖的及时移送。陕西省检察院已经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加强,便于集中兵力办好大案要案。

同时,加强与工商、税务、建设、国土等行政部门的联系,健全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发现移交、行业管理漏洞通报整改等制度;深化与公安、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衔接与配合,健全信息通报、联席会议等机制,形成打击合力。

2018年,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涉黑涉恶案件406件1311人,已起诉161件813人。其中批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35件118人,已起诉10件123人。对长期盘踞基层的村霸恶霸、把持基层政权、利用家族势力横行乡里的黑恶犯罪,批捕26人,起诉77人。

坚持涉黑案件全部挂牌督办、涉恶案件重点挂牌督办,省、市两级检察机关挂牌督办涉黑涉恶案件42件。其中,西安市检察院挂牌督办的全省首例涉恶团伙杨某某等5人组织残疾人乞讨案,被最高检、正义网、陕西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

主持人:据了解,去年陕西检察机关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切实维护新时代司法公正,全省多项检察业务数据居全国前10。请问我们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杨春雷:正如你所说,去年以来,我们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扎实开展四大检察监督工作。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妥善处置了社会高度关注的米脂“4.27”案、汉中张扣扣故意杀人案,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张扣扣故意杀人案在一审审查起诉期间,陕西省市两级检察院立足提高政治站位,引导侦查机关客观全面取证,严把事实关和证据关,准确把握焦点问题,精心准备庭审预案,出席法庭指控有力,正面回应社会关切,释法说理引导舆论,着力提升依法处置重大敏感案件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加强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立案671件,同比增长15.29%。对侦查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撤案694件,同比增长35.81%。纠正漏捕1197人,同比增长32.71%。纠正漏诉1549人,同比增长34.11%。对侦查活动违法提出书面纠正意见5248件,同比增长25.40%。

坚持证据裁判规则,严把案件质量,共不批捕6333人,其中,不构成犯罪不批捕497人,无社会危险性不批捕1612人,证据不足不批捕3934人;共决定不起诉3031人,其中,法定不起诉136人,情节轻微不起诉2363人,证据不足不起诉532人。

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和刑事执行活动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160件,同比增长11.89%;针对刑事审判活动提出纠正意见1234件,同比增长23.03%。

坚决纠正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程序,以及裁定或决定不当的,提出书面纠正意见1826人。

加大社区矫正的监督力度,向有关单位提出书面纠正意见1558件,全省社区矫正脱漏管人数同比下降79.3%。深入推进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对财产刑执行不当提出纠正意见469件。

加强民事行政诉讼和执行活动监督。受理民事、行政裁判申请监督案件1582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72件。针对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发出检察建议1402件。

强化对虚假诉讼的监督,着力维护诉讼秩序,提升社会诚信,对10起案件提出监督意见。开展民事执行监督专项活动,受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2002件,提出检察建议1887件。

全面推进公益诉讼工作。积极争取陕西省委、省政府支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进一步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全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出台支持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44个,检察机关与监察机关、行政机关建立沟通协调机制60个。

开展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督合作,省市两级院与5个省份检察机关联合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油田污染专项监督和嘉陵江、汉江生态与水源地保护活动。

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及时跟进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共摸排线索7006件,立案6243件,办理诉前案件6033件,提起公益诉讼126件,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陕西省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的做法在全国大检察官深圳研讨班上作经验介绍,陕西省委胡和平书记我省对公益诉讼工作作出专门批示,凤翔县院办理的“宝鸡市环保局凤翔分局行政公益诉讼案”被最高检选为第13批指导性案例,雁塔土地闲置案、韩城万亩黄河湿地损害案、定边非法排放医疗污水案被最高检作为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

主持人:去年以来,随着监察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检察机关的改革也进入实质阶段。请问,我们陕西检察机关如何投身改革,又做了哪些工作?

杨春雷: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强大动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落细司法责任制,不断提升改革整体效能,激发检察队伍活力,开创陕西检察工作新局面。

全力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省检察机关讲政治、顾大局,圆满完成职务犯罪侦查部门转隶工作。省检察院与省监察委联合出台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衔接办法、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收集审查基本要求与案件材料移送清单,制定案件移送证据标准,解决提前介入、留置与强制措施转换、退回补充侦查与自行补充侦查等程序问题。2018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级监察委移送案件409件568人,已起诉266件385人。

积极推动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我们紧跟最高检步伐,准确把握陕西检察工作新的时代方位和历史坐标,贯彻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在承前继后、继往开来的基础上“全面重塑”陕西检察机关。

按照大检察官研讨班的有关工作部署,2018年12月形成陕西省检察院改革草案,今年1月初经深入酝酿沟通后向最高检报送了陕西省检察院“三定”规定草案。1月底最高检批复后,我们已将新的陕西省检察院“三定”规定草案报送陕西省委编办审批。在此基础上,3月底前基本完成陕西省检察院及市县院内设机构改革任务。

持续用力搞好检察改革“精装修”。加快推进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管理,完成检察官助理职务转换工作,检察官择优选升工作稳步推进。

建立检察官退出机制,出台检察官退出员额暂行办法,完成全省2批648名员额检察官退出员额工作。全面推开“捕诉一体”改革。

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按照案件类型、案件数量设置刑事检察机构,统一履行批捕、起诉、补充侦查、出庭支持公诉、诉讼监督等职能,推动专业化分工、类案专业化办理,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

通过在渭南、延安、汉中检察机关开展三个月试点,统计数据显示,检察机关办案效率显著提升,审查起诉案件期限平均缩短45%;诉前引导作用发挥充分,逮捕和起诉期间要求侦查机关提供证据数分别上升125%、下降45%,对公安机关监督力度显著加大。

侦查监督核心数据呈现“三升一降”:即监督撤案实际撤案数、纠正漏捕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数、书面监督纠正侦查活动违法情形数上升,监督立案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数下降。

公诉核心数据呈现“二升二降一持平”,即抗诉数、书面已纠正侦查活动违法数上升,法院采纳检察机关抗诉意见数持平,纠正遗漏同案犯数、书面已纠正审判活动违法数下降。目前,“捕诉一体”办案机制在全省检察机关全面铺开。

主持人:我们知道,陕西省检察院新一届党组成立后,检察队伍建设一直抓得很紧,请问我们是如何抓的、有哪些成效?

杨春雷:我们新一届党组成立后,响亮提出“着眼新时代新要求,建设过硬陕西检察铁军”的口号。我们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强化干部担当为导向,以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着力建设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本领高强的检察队伍。

精细化推进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和业务竞赛,省检察院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29期,培训学员2839人次。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联合举办检察系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

全面加强检校合作,与西北政法大学联合成立公益诉讼理论研究和实践基地,在理论研究、案件研讨、教育培训方面全面合作。开办“陕西检察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宪法、刑事诉讼法等专题辅导。省检察院聘请100名专家学者担任新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切实发挥“外脑”作用,为检察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纪律作风不断改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违规收送礼金,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从2018年7月起,全省检察机关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推进全面从严治检落细落实。严格落实中央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我省实施办法,确保严格公正司法。

制定党组巡视工作实施细则、党组巡视工作五年规划,对2个市院党组开展巡视和巡视“回头看”。注重抓早抓小,对12人给予党政纪处分。

积极配合最高检党组第五巡视组工作,细化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实,扩大整改成效。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积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队伍,彰显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和司法公信力。

主持人:最后,请您简要介绍一下2019年陕西检察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杨春雷: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陕西检察机关实施内设机构改革,全面提质增效的关键之年。

新的一年,我们将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梁家河精神,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坚定检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陕西、法治陕西建设,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等特殊敏感时期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提高站位顾大局,继续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依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陕西追赶超越大局保驾护航。凝心聚力谋发展,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坚持“落实、稳进、提升”总基调,全力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苦练内功重自强,着眼新时代检察事业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打造过硬检察队伍。

新的一年,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将继续围绕“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总要求,保持陕西检察工作不断进取的良好态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开创陕西检察事业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主持人:好的,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杨检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各位网友!

来源 | 陕西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