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溫州人一樣,越吃肉越有錢?

世間本沒有生意,溫州人多了,便有了生意。

溫州人會做生意全國人民都是領教過的。別人做生意怕負債,溫州人不怕,沒有本錢,全村眾籌做生意。別人不愛折騰,溫州人不一樣,他們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全市集資建鐵路機場。別人安於現狀,溫州不一樣,他們敢為天下先,從小處著手,賣紐扣賣眼鏡賣皮革,遠渡重洋,把生意做到每個角落,一時間全世界都是溫州村。

▲ 溫州人就是中國人的“異類”,是東方猶太人,沒有人比他們更敢拼敢闖了。

這樣的生意經讓他們在吃喝上也有自己的一套。

無論是多麼細小,多麼不起眼,多麼令人意想不到的食材,他們都能將它做成美味,然後做成商品賣出去。讓你不得不歎服:“天吶,溫州商人也太聰明瞭吧,我怎麼沒想到做這個也能賺錢!”

比如說鴨舌!是溫州人賦予了一隻鴨全新的生命和更高的價值。一隻鴨子連頭帶舌、連毛帶皮也就20塊錢,但是一斤鴨舌能賣到150元,關鍵是一斤也沒幾個,一大袋一小時就啃完了。

比如說滷雞腿!溫州人是先驅,是他們將滷味賦予了鄉巴佬的風味,讓一顆5毛錢的雞蛋,2塊錢的雞腿填充進能量,成為每個小孩春遊檔的零食頂峰。

比如說豬油渣!又是溫州人,向北方人展示了什麼叫豬油渣,向南方人展示了即使是被丟棄的油渣也可以賣錢,換了種形態,加了些調料,包裝後竟能閃亮登場,成為佐酒良品。

在龐大的溫州小食品屆一直流傳著“四大金剛”,它們就是:鄉巴佬的腿、薩啦咪的翅、初旭的鴨舌和金恩凡提的豬油渣。

是它們讓溫州人發家致富,也是它們承包了童年的肉製品零食庫。

看見沒有,“四大金剛”全是肉!

溫州人有把一切肉類做成乾貨的能力。因為他們位於山地,耕地稀少,過去十分貧困,能吃到的肉又是極少數,出門在外只有醬過臘過的肉才容易保存,秋風一起,他們就忍不住血統裡臘肉的習慣,一個激靈,便開始醬肉吃。

首先是醬油肉,買來的土豬肉切條倒入醬油和其他調料醃製,用手給它做一個全身的馬薩基,接著加入白酒攪拌,最後用繩子掛在外面,風乾後的醬油肉可以存放一年,想吃的時候切一條,蒸一下。肥肉的部分已經耗盡油脂,瘦肉的部分柴得很,需要用力撕咬,這時候口水分泌滿口腔。

接著就是燻雞,殺完的雞用筷子撐開雞肚,晾曬一兩天,然後放上橘皮、紅糖、大米、茶葉熏製,接著繼續晾曬,這比醬油肉的威力還要大,只要一陣風,口水就準備好勻速流淌

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從小的春遊必備鄉巴佬其實並不是個牌子。

鄉巴佬其實是一種風味,溫州商人都以正宗的鄉巴佬風味自居,並傳遍了中國。在溫州大街上隨處可見“鄉巴佬熟食店”。

小時候在幼兒園三塊五一包的純黑雞腿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是零食屆的奢侈品。還有鄉巴佬的滷蛋,是方便麵的明星產品,攢足了錢才捨得犒勞自己。

溫州人做生意有抱團精神,一家生意好,會把配方傳給另一個人,一起掙錢。所以市場上鄉巴佬產品太多。

如果說鄉巴佬是陪伴全國80後一代孩子長大的頂配零食,那麼薩啦咪就是90後溫州孩子的共同回憶。

沒辦法,薩啦咪從出生就透露著不凡。光聽名字就比鄉巴佬洋氣不少,這個98年中德合資的企業,在當時完全走在時代前沿,中西合璧,價格一直高高在上,成為了每年春節的流通貨幣。

小學年代,它就賣出了三塊八的高價,不少孩子偷家裡錢去買。拆開紅色的獨立包裝,裡面是銀燦燦的錫紙,透露著金錢的味道。再撕開一層,彷彿是那麼大雞翅的先驅,先吃翅尖,烤得脆脆焦焦的,連骨頭一起咬下去,長嘆一聲:這錢花得真值啊。

在溫州鴨舌屆,一直有著品牌爭鬥,前有藤橋現有初旭。但如果問溫州人,你們覺得哪個牌子好吃,他們一定會一臉懵逼的說:“不知道啊,我們都去菜市場買。”

在溫州大大小小的菜市場,都有鴨舌賣,他們能把這種小而精的食物作出更多的附加值,簡直是鴨舌的鼻祖。一般他們稱之為鴨賺,因為“舌”在溫州話裡是折本、虧損的意思,商業細胞佈滿全身的溫州人覺得不妥,要賺啊,於是更名為“鴨賺”。

長不過寸,重不過兩的小小鴨舌,絕對是大人的樂趣,在鍋上蒸一會兒,風乾的鴨舌依舊豐盈飽滿,手指撿一個在牙舌之間翻跳旋轉,只留下香滑的肉和脆嫩的軟骨,咬到鴨舌中間,時常能有爆汁的效果,那是吃鴨舌的高潮。

直到長大後離開家,才驚覺這簡直是溫州傳家寶啊,真空包裝的鴨舌成了救濟良方,有溫州同學就是靠在宿舍裡販賣鴨舌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以物小而不掙錢,完完整整地反應在了鴨舌上。

溫州豬油渣是唯一個在溫州本土消化,還未出圈的零食。

因為它的豬油渣和任何地方的都不一樣:別的地方豬油渣是配角,是餛飩裡的湯頭,而溫州豬油渣是熟食檔一角;別的地方豬油渣細細小小,而溫州豬油渣厚實有嚼勁兒…...

而且在溫州,豬油渣還分為兩種吃法。

一種是菜市場大排檔賣的現炸款,並不是是選用肥膘,而是選擇帶一些瘦肉的三層肉,切成大塊薄片,用醬油等調料醃製過後再入油鍋炸透,酥脆鮮香,在溫州大排檔菜市場都能發現它的身影。

還有一種就是金恩凡提的豬油渣條,是用大量的現炸款壓制後,厚切成片,真空包裝而成。厚實的豬油渣雖然其貌不揚,但是一嘗就會驚豔這是什麼神仙味。

溫州人的聰明頭腦和精細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掙錢的機會,再糟粕再家常再不出圈,他們都可以加工後賣出去,發揮出120%的價值。

這不是一個敢拼敢闖的溫州人的實力,是時候發揮你們的抱團精神了,是時候讓全世界看見豬油渣的力量了,用輿論的力量,用商業的智慧,發揮“從小處著手”的精神,讓豬油渣走出溫州圈,走向全世界人的懷抱,在接下來的豬年裡,讓這顆

遺珠·豬油渣成為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