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岸边发现“海上大熊猫”尸体,重300余斤,背鳍有割裂伤


中华白海豚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珠江口海域栖息着2000余头中华白海豚,拥有世界上资源数量最多的中华白海豚群体。近日,在横琴边界线执勤的武警广东省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战士牛高鹏,经过十字门商务区东侧海岸边的时候,突然闻到一股浓烈的腥臭味。才发现是一具被海水冲上岸的白海豚尸体。


牛高鹏说,尸体腹部肿胀,散发阵阵腥臭,白色的皮肤大面积腐烂脱落,露出灰色的皮下组织,远远地看上去就和海边的礁石一样。白海豚腹部破裂,肠道流出,身上和背鳍也有明显的割裂伤。
被人恶意捕杀还是被螺旋桨击中致死?白海豚的死因引起官兵猜测。“白海豚是国家保护动物,看到尸体上布满伤痕,我们担心有人蓄意破坏它的生存环境,于是立即联系到了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同时将尸体保护起来。”闻讯赶来的指导员杨学智说。

近日,一条珍贵的中华白海豚出现在珠海横琴海岸边,可惜的是,被武警官兵发现的时候,它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据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头年长的雌性中华白海豚,具体死因须待进一步研究。
当天下午,中山大学海洋鲸豚研究室专业人员到场查看。据他们判断,这是一头年长的雌性中华白海豚,长2.56米,体重约3百余斤,死亡时间约2天左右,因天气炎热腹部腐败胀气造成了肠道流出。当天下午,中山大学海洋鲸豚研究室专业人员到场查看。据他们判断,这是一头年长的雌性中华白海豚,长2.56米,体重约3百余斤,死亡时间约2天左右,因天气炎热腹部腐败胀气造成了肠道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