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国——禽国,最早驯养家禽的部落,发明“禽”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河南驻马店正阳县闰楼商代遗址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多件铜器带有“禽”字,如“禽爵”、“禽鼎”、“禽铙(náo)”、“辛亚禽示斝(jiǎ)”等等。据分析,此墓葬为商代禽族墓地,即卜辞“

贞:使人于禽”中的禽方,这里也很有可能就是商代禽国所在范围。该遗址分布密集,设施齐全,范围较大,离殷商王畿较远,从出土铜器的规格和数量来看,商代禽国是一个颇具规模的望族大国。禽国国君在王室至少担任两种重要职位,青铜器记载为“亚雀”,比如出土于民国时期河南安阳殷墟的“亚禽氏铜玺”,当为禽国的国玺,青铜器“亚禽父乙尊”、“亚禽罍(léi)”等等。一般认为“亚”是商代一种武将职称,相当于后世的“上将”,多替商王行征伐之事,“亚禽”就是商王任命的禽族将领,多由诸侯国君或大族长担任。另外卜辞中有“小臣禽”的记载,“小臣”是商代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主要负责内政外交或军事,同样多由颇具威望的诸侯国君或部落大族长担任。部分禽氏铜器在安阳殷墟的出土,表明商代禽国与王室关系的紧密,虽然无法肯定青铜器上的“亚禽”和卜辞中的“小臣禽”是不是同系一人,但至少说明禽国历代君侯长期在王室出将入相,占据着商朝行政的核心枢要。

亚禽父乙尊


“禽”的甲骨文看上去像一个带柄的“网罩”,是一种专业捕捉飞鸟或其它小动物的网状工具。甲骨文的“毕”和“罗”可能是从“禽”字里面分裂出来的,加“田”成“畢(毕)”,这也就是后来的“田猎”,而“网罩下面加“鸟”便是“罗”,成为专门诱捕鸟类的工具,比如“见雀张罗”,《诗经·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随着文字的不断演变,“禽”也被用以名词,后来干脆“禽”加“手”造“擒”,代替“禽”的捕器本义。而“禽”一开始并非单单指鸟类,也包括兽类,所以《说文解字》说:“禽,走兽总称。”直到后来逐渐分裂,基本上成了鸟类的代名词,所以《尔雅》又说:“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远古时期,早禽部族已发明网状诱捕技术,这样大大提升了狩猎质量和效果,禽人是一个以捕猎和饲养禽类为生的部族。正阳县闰楼商代遗址出土的禽族铜器铭文中,还有一个神秘的“酉”字,我们都知道,“酉”在十二生肖中属“鸡”,由此可见,禽部族或以养鸡为产业,可能是一个最早驯养家禽的部落。

禽的甲骨文


禽侯是商朝的“亚禽”,自然要替商王行政伐之事,卜辞:“贞:令禽伐东土,告于祖乙,于丁?八月。”这是一则商王令禽侯讨伐东土的贞问,祖乙是商代第十三任王,在位期间曾对东南一带的方国用兵,并降服过部分敌对势力。这里指将贞问得出的结论即令禽侯征东土的事告之先王祖乙,以求获得庇佑。禽国不但可以参与王室重要征伐大事,也负责各种王室祭祀。卜辞:“贞:惟禽呼侑上甲?”、“甲戊卜,贞:翌乙亥侑于祖乙三牛?”侑(yòu),即以手持肉,意为祭祀,这里是商王贞问使禽侯用三牛祭祀先祖上甲、祖乙的事。卜辞:“丙辰卜,宾贞:惟禽令燎于夔(kuí)?”燎,祭祀时的一种举火仪式,这里在贞问使禽侯在夔地举行祭祀仪式。除此之外,禽国还要替商王外差办事,这应该是“小臣”的职属范围,卜辞:“贞:禽甾王事?贞:弗禽其甾(zāi)王事?

”商王贞问让禽侯外出到某地执行王事。卜辞:“贞:禽来舟?贞:禽不其来舟?”这是商王对禽侯要不要派去舟地的贞问。

亚禽氏铜玺


禽国是商朝南部重要臣属国,镇守南疆,虽地处甸服之外,但禽国与王畿之间的来往仍为频繁,商王经常会派使臣出使禽国,卜辞:“

贞:使人于禽。”商王派使臣到禽地巡视或传达旨令。禽国一直延续到商末,此后不见踪迹,因其地理位置偏离中原,应该不会亡于商末大板荡,或亡于西周初的周公东征时期。禽国后来有禽姓,但现禽姓以出自姬姓周公旦长子伯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