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的深種和淺植分析

蘭花吧,2012年至今專注蘭花知識的傳播,每天發佈專業的蘭花知識,帶你深入瞭解蘭花,輕鬆養好蘭花,點我頭像可免費學習!

我們栽培蘭花時,很多人不知道是深種還是淺植,這個問題需要從實際角度出發,有時候需要深埋,有時候又需要淺種,是一個隨階段性變化的過程,深種能提高發芽率,淺種能保障蘭花的健康,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單純的選擇深埋或淺種。

一、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深種

深種:植料覆蓋假鱗莖的種植可稱為深種

如果我們所需要栽種的蘭花是根缺葉殘的老苗或弱苗,那就有必要在栽培時,進行適當的深埋深種。因為這樣的蘭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差,蘭花根部的損壞和缺失讓蘭花不能正常的從植料中獲取養分和水分,葉片的殘缺會導致光合作用效率低下。

對於這樣根缺葉殘的老苗或弱苗,深種可以有效的降低假鱗莖(根與葉交接處的圓球形組織)的水分的流失,提高假鱗莖生根發芽概率,因為蘭花假鱗莖的芽適合在溫潤陰暗的環境中進行。

二、如何進行深種

在栽種時蘭花時,先選擇顆粒狀的蘭花植料,軟植料和硬植料都可以,植料顆粒大小約0.5-2cm左右,然後一手拿住蘭花,將蘭花的假鱗莖調整至低於蘭盆口面1-3cm左右,然後另一隻手進行植料的填充,將植料填充至與盆口平齊即可,這樣蘭花的假鱗莖就被植料覆蓋了1-3cm,這個高度在蘭花種植當中屬於深種了,一般情況下都是把假鱗莖全部露出來或覆蓋到假鱗莖一半的高度。這樣的深種有利於蘭株的生根發芽,如果種淺了就不能保持植料的溼潤度,不利於芽點的萌發。

三、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淺植

淺植:植料未覆蓋假鱗莖的種植可稱為淺植

健康的蘭株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根部和葉片的生理機能都正常,能夠有效的從環境中獲取養分和水分,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優先保證蘭花不染病,在植料和環境都適宜的情況下,將蘭花進行淺種可以有效降低蘭花病害的感染風險,因為將假鱗莖外露後,能使假鱗莖多接受光照和新鮮空氣,其周圍不利於病菌的繁殖生長,病菌不易侵入假鱗莖。

這個我們可以對照野生蘭花來參考,野生蘭花是生長在山野林中的雜木林樹叢的腐植土層中,有坡度的地面上,根向四周呈扇形伸長。很少向下伸長,因為向下生長通風差不利水,溼度高,不利於蘭花的生長。所以,我們在栽種健康的蘭花時,應該進行露根淺種

四、如何進行淺種

將健康的蘭花經過清洗晾根、殺菌消毒後,種植的時候可使植料高出盆口面3-4cm左右成饅頭型。左手先把蘭株放入盆內,然後右手輕填植料,當植料填充至盆口下2cm左右時,輕輕把蘭花向上拉扯高出盆口3-4cm左右,同時輕搖蘭盆,使植料與蘭根緊密結合。盆口下的1-2cm左右用粗植料填至假鱗莖或假鱗莖二分之一的高度即可。這樣一盆饅頭形狀,淺植的蘭花就算成功栽種好了。放置於通風溫暖,又能讓太陽約約散射的地方,隔天澆透定根水,經15-20天的服盆期後,便可進入日常管理。

五、深種和淺植的轉換

前面說了深種能提高發芽率,淺種能保障蘭花的健康,對於深埋的蘭株在管理養護中,我們要隨時注意觀察植料的溼潤情況,不能讓蘭花有乾渴感,否則,不利於假鱗莖的發芽和長根。但是,當蘭株生長出新芽來、且長出盆面,新芽高於植料1.5-2cm左右時,可去除蓋於盆面的一部分植料、讓假鱗莖露出來,然後再用苔鮮進行覆蓋。也可以不去除蓋於盆面的植料,改為輕輕向上提扯蘭株,使株體向上高出1.5-2.5公分左右時,然後再用苔蘚蓋面。這樣更有利於蘭株的利水透氣,更有利於蘭株的生長和養護。這一過程應該在新芽的緩長期內進行,過早或過遲進行都有可能造成僵芽。因為,過早的話,蘭芽在萌發中,過遲的話,蘭芽已經開口再快速生長中了,不能亂動。當健康的蘭花變成弱苗老苗的時候我們又該轉入深種了!作者: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朱國軍,校對:湖北省京山市-梅飛,文章為作者本人於2019年3月27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