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開講: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古有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

今有我們導演組花三年時間

邀請本期的開講嘉賓

她是誰呢?

這位嘉賓就是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

樊錦詩

她與敦煌相依相守55年

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敦煌的人之一

她也被稱為——敦煌的女兒

樊院長描述的敦煌讓人感受非凡

小撒現場就不禁感嘆——

三年盼到您來一次

但是您講這一次

夠我們回味三年

說起敦煌

大家可以說是熟悉但也不熟悉

先來看幾個數據

小開帶你快速入門

敦煌莫高窟1700多米的崖壁

現保存735個洞

45000平方米的壁畫

2000多尊彩塑

這些數據是什麼概念呢

一句話總結就是——

敦煌莫高窟之美首先從外景說起

樊院長現場提到唐朝有一塊碑

記載著描述莫高窟外景的幾句話

上下雲矗,構以飛閣,南北霞連

前流長河,波映重閣

聖燈時照,一川星懸

雄偉壯觀的莫高窟高聳入雲

好似空中閣樓

當夜幕降臨時洞窟裡亮起了聖燈

水中的倒影變得如星河般閃耀

(戳開圖片↑↑↑,橫屏看有驚喜)

(小開內心OS:wow~這也太美了叭❤️)

被稱作藝術寶庫的莫高窟

當然不只有外在美

洞窟裡的美更精彩

有人說

敦煌壁畫是牆壁上的博物館

雄偉宏大的敦煌莫高窟

吸收了佛教和佛教藝術

又經過了上千年的不斷融合和改造

從而形成了一個

自成體系、脈絡清晰的中國敦煌藝術

不管是從文化還是社會的角度去看

它都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

現場一位青年代表提到

敦煌有一句宣傳語——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敦煌

而對於與敦煌莫高窟相伴55年的樊院長來說

有著更深刻的解讀

她說敦煌已經成為了她的生命

樊院長的開講只是為我們瞭解敦煌

打開了一扇小小的窗口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

需要我們不斷地深入瞭解才更能發現它的美

樊院長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敦煌

而敦煌不僅是古人留下的歷史痕跡

更是我們應當傳承下去的精神財富

正如樊院長所說

我們每個人都是守護者

保護、弘揚敦煌文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演講全文)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演講者:樊錦詩


我給大家說明一下,因為我不想把好的地方漏了,所以我寫了個稿子,但是我也不是念稿子,我是有時候可能會看看稿子,好不好?(觀眾:好)我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介紹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由來?

在公元366年的時候,有一個和尚叫樂僔,他從中原雲遊到了現在敦煌鳴沙山的東麓,他往東一看,金光萬道,他一想這是個好地方,他所在背後是個鳴沙山,鳴沙山對面是三危山。兩山之間有一條河流叫宕泉,這個地方就形成了一個綠洲,又有山又有水,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間,我如果在這兒修行參禪肯定很好,所以他就在這開了第一個洞。後來第二個和尚叫法良,也過來了,正因為這兩個和尚來開了兩個洞,從此以後年年開窟,開了1000年。

莫高窟的外景堪比龍宮?

那麼敦煌這麼好的一個地方,我現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莫高窟。咱們先看外面,這就是莫高窟的外景。唐朝有一塊碑,寫了這麼幾句話:上下雲矗,構以飛閣,南北霞連。就是好像在雲裡,矗到了雲的這個高度,在地上的人往上一看,高空中間的洞,這些窟簷像個空中樓閣似的。而且呢,修了棧道跟樓梯,所以大家明白了吧。好,我再念下面的一句話,叫前流長河,波映重閣。前面有一條河,河的波浪裡頭,看到了莫高窟跟它的外面一些建築的倒影,這個已經很壯觀了吧。可是到了夜裡頭,聖燈照出來了,好像整個河川裡頭,星星閃爍著在發亮,所以叫聖燈時照,一川星懸,特別地壯觀。這個描寫可能也不亞於龍宮吧,是不是,這就是外在的美。


比《蒙娜麗莎》早一千年的禪定佛,為何他的笑如此迷人?

所以我下面就講講,說說洞窟裡頭的美,一個洞什麼意思,它有不同的建築結構,有不同的彩塑,不同的壁畫來表現一個主題。所以我們說它是這三者的融合的一個綜合藝術,不知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如果聽明白了,我就往下給大家重點講一講,彩塑跟壁畫好不好?


那麼這個彩塑,到底怎麼美?對,好,這一身是北魏的時候,第259窟,禪定佛,禪定佛就在坐禪嘛。大家再看看他,他那個嘴角,他的眼角微微翹起來,是不是在笑。我每次去看,我都要把他多看兩眼,因為他特有魅力,我後來慢慢發現,他不是光嘴角跟眼角在笑,他那個眉毛動起來了,他的鼻翼似乎也在呼吸著,動著,笑著。他的肌肉也在那笑,所以他滿臉都在笑,為什麼?他經過很多天的修行以後,他悟出佛的道理了,你做個很難做的數學題,你突然做出來,你在課堂上不能說我怎麼怎麼,他一定很高興,出自內心的興奮,這就叫禪悅。實際上這是中國美的一種表現,中國對美是有六個標準,叫“六法”,骨法用筆就是畫線。還有呢,隨類賦彩就是上顏色,還有說臨摹構圖,其中最高的一個標準就是叫氣韻生動,所以大家看這個像,這個笑,笑得多好,而且是形神兼備。

那麼很多觀眾看完以後就說了,我們到法國去看盧浮宮裡頭的《蒙娜麗莎》,這我得給大家講,這個像比《蒙娜麗莎》要早1000年,就是說在比它早1000年的時候,中國的雕塑藝術家就能把一個這樣的神韻表達出來是不容易的,我這麼說了半天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這是我講的一個美。

這麼一組像,身份不同,年齡不同,組合在一起竟如此和諧。

第二我想給大家講一下,就像我這個人這麼高的,就是成組的像,這是莫高窟裡最多的,彩塑藝術的表現,所以,我們舉一個最好的一組像,就是盛唐,也就公元八世紀上葉,中間端端正正坐的是阿彌陀佛,他結跏坐,這個手的手印,是他正在說法。


然後兩邊都是站的像,按照次序來說,一邊兩個和尚,弟子。咱們看這邊那個,是個老頭,肌肉塌陷了,然後骨頭暴露出來了,可是他的表情大家看呢,這個嘴巴抿著,眼睛下視,似乎在思考,所以我對他的理解,他到處走過,所以他閱歷是廣博,似乎這個手的姿勢說,我要跟你講一點什麼,像一位老教授似的,是不是這麼一點感覺?他這一邊的弟子叫阿難,他怎麼打扮的呢?上面穿的是刺繡的錦襦,下面呢穿了個百褶裙,外面穿了個紫袈裟,像不像一個帥哥?再兩邊呢,兩個很婀娜的是菩薩。最外頭兩個,挺兇的吧,就叫天王。這麼一組像,身份不同,年齡不同,可是它很好地組合在一起,你覺得它互相是呼應的。而且是整體感又很強,所以這個雕塑確實很厲害。它中間是木頭杆,綁上草,然後糊上泥,在上頭貼刮塑捏,塑出來以後又上的彩。可是你看,我說他笑得很美的,我說他穿絲綢你不懷疑吧。


她的形象,她的神采,光彩照人,秀麗典雅的一個妙齡少女。

下面講講壁畫之美,我想先說說,57窟一個美人菩薩,那麼到底怎麼美。它時代相當於初唐,這個菩薩身材修長,微微的有點S型的身軀,為什麼?要表現女性體態之婀娜,還有一個頭部微微側著,兩個眼睛好像在下視。這我要告訴大家,我當女孩子的時候,不能眼睛到處亂看,這太不像一個有規矩的丫頭了。還有一個,她這個容顏特別美,鼻子高高的,嘴唇紅紅的,長長的眼睛,還有她的化妝。實際上是古代的染,染成一個立體感,就像我剛才在那兒化妝似的,我也體會了,額頭上染了一點,兩頰染了一點,眼簾這兒也染了一點。大家看是不是這樣。

脖子上戴著瓔珞,是金色的,胳膊上有個臂釧,手腕上戴著手環,也是金色的,怎麼會是金色呢?是古代用瀝粉堆金,像我們現在做蛋糕似的,擠在上頭堆起來,不有立體感了嗎?然後上面貼上金箔,所以給你感覺金碧輝煌。然後我們綜合來看,為啥說她美呢?她的形象,她的神采,光彩照人,秀麗典雅的一個妙齡少女,而不是菩薩。畫這麼好,也是從人群裡頭的美的典型,把它表達出來。

為什麼說敦煌壁畫,是牆壁上的博物館,百科全書式的壁畫?

但是我們莫高窟的壁畫裡頭,不是光高大上的,也有生活細節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衣食住行、通通都畫。這個刷牙圖,這個什麼時候,相當於公元八世紀末,中唐的時候,就是說一千多年前,我們的古人,已經知道牙齒要講衛生了,這還是有意思的吧。

這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個事情。據說釋迦牟尼在講經說法的時候,旁邊不有好多小和尚嗎,說你們怎麼嘴巴那麼臭,你們回去把牙齒刷乾淨,再到我這來聽經,這個東西就傳到我們國家來了。所以我們莫高窟的壁畫裡頭,畫得很細,什麼農耕啊收割啊,還有商業,還有戰爭,還有音樂、舞蹈,都畫,所以有人就說敦煌壁畫,是牆壁上的博物館,百科全書式的壁畫。

一幅臨摹作品成為文物,它的價值體現在哪兒?

可是,我告訴大家,敦煌壁畫在緩慢地衰退,大家看這是唐朝的仕女圖,我們敦煌研究院當初成立的時候,這個畫已經模糊了,我的前任院長叫段文傑,他是一個畫國畫的畫家。他一看,他說這麼好的一幅畫非常有價值,但是已經破壞得不像話了,它還會繼續壞下去,我現在通過臨摹,把它留下來,那麼這個臨摹是不好臨的,要有依據,你才能復原。所以他對不清楚的地方,到處去找,各個洞裡去看,他不是沒燈嗎,裡頭沒電燈。這不是太陽嗎,他拿那個鏡子對著太陽,再把光打到洞子裡頭去,他們是這麼畫的,那麼這幅畫已經不行了。而段先生這幅畫,它恢復了沒有變色以前的完整的形態跟色彩,對我們研究服裝,研究不同時代的審美,非常有參考價值。


這個,咱們看第二個姑娘,叫女十三娘。頭上戴著鳳冠,頭髮上插著步搖,就是可以搖晃的一個裝飾品,臉上貼著花,叫花鈿,然後穿著半截袖的半臂,體態豐滿,衣著華麗,她的氣質是非常雍容華貴,是不是這個。大家再看看後頭那群侍女,拿著扇子,捧著花,捧著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思想也不是太集中,所以段先生這幅畫被公認為是一幅復原臨摹的傑作,本身已經成文物了。

雄偉宏大的敦煌莫高窟,它吸收的佛教跟佛教藝術,又經過了上下1000年,不斷地改造創新,形成了一個自成體系的,脈絡清晰的,中國式的敦煌藝術,不管從歷史角度、藝術角度、科技角度、社會角度、文化角度,它都是無與倫比的。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所以我們這麼好的資源,我們應該很好地保護它,呵護它。為什麼?為了讓它為我們新文化的繁榮興盛起到很好的作用。

好,我就簡單囉囉嗦嗦給大家講這麼一點。歡迎大家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去敦煌,欣賞欣賞,百聞不如一見,我就講到這兒。

戳文末“擴展鏈接”看本期完整節目✌️

每週六晚十點半檔,鎖定CCTV-1《開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