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 梦牵魂绕的故乡

故乡,梦牵魂绕里的地方,生我养我的热土。

我的故乡在陕西周至县西,南依绵延不绝的巍峨秦岭,北临美伦秀丽的渭河,从北向南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阶梯式大坡,坡上坡下有绿色平坦树木茂盛的田野,一个个紧密相连人口密集小河环绕的美丽村庄。故乡的交通便利,村级乡级道路宽广平坦,故乡的美名曰:“周山至水”的金周至。

清甜可口的黑河水如今养育了西安市百万人口。旅游胜地"楼观台"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的讲解台,诗人白居易感人肺腑的《长恨歌》写在了碧水清清蛟龙暗藏的黑河边"仙游寺"。秦美亚特弥胡桃美誉中外,酸甜可口,实用价值很高。故乡不仅仅是出产玉米和小麦、水稻、棉花、花生、油桃、弥胡桃、苹果、梨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今最厉害的就是苗木花卉的种植推广改变了一个县域的经济,使我县从贫穷又一次进入了富裕行列。

在我幼年的时候,我们几代人不管男女都在绣花,家家户户的男女都以绣花作为生活的来源,我们被省上誉为"刺绣之乡",绣女们绣的鸳鸯牡丹、二龙戏珠、骏马奔腾、百鸟朝凤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色彩斑斓。到现在我都喜欢床上和生活中其他用品绣点花。刺绣品装点了我们的家,饱含着故乡浓厚的味道。那时候谁家女孩不念书可以,不会绣花婆家就不要,因为没有谋生的技艺。每个姑娘的嫁妆首先看花活好不好。我因为夜里视力不好,无法识别色彩线配色而不会绣花,所以被迫离开了家乡到外地打工了。那时候女人们在家很牛气,不用到田里干活,听着音乐,打扮的漂漂亮亮,葱白的十指涂上指甲油,在绣花机上轻巧的握动着筝框,来来回回用绣花剪修剪着丝线,那种细腻、那种神态简直是让我着迷啊。

而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故乡的秦腔戏了,每天不管干什么活都喜欢听上一曲,秦腔戏中女性凄哀委婉的调子让我们泪流绵绵,男人高亢激昂的调子让我荡气回肠。曲折动人的戏曲故事感化教育我们健康成长。我从童年开始就每日白天在学校上学,夜里在院落月光下看人排演戏曲,所以那时候还准备在三年级认几个字后好学戏曲去,我的好多姐妹不爱绣花,小时候小学没念完就唱戏去了,也吃了“商品粮”了,找了大学生女婿,在城里过得很滋润。我和我的姐姐哥哥幼年文艺生活基本就是在无数个秦腔戏故事演义中度过的。一听秦腔一切烦恼忧愁都忘了。最有趣的是我的三姐和我的大姐在高中阶段为了挣工分还和我的二舅登台演出呢?我教书的二舅演丑角很有名,那天他做了樊梨花的丫鬟,很漂亮,武戏也演得好,我姐姐演樊梨花武艺也好。惹得村子人笑了好多年。再后来姐姐们进城了,大姐虽干的财会一生却爱秦腔,三姐一生在剧团度过。秦腔戏也经常出现在我得病寂寞时,一个人在家躺在床上自己唱了折子戏录下来自己听,然后哭一哭,笑一笑等待着病好了,再返单位。

离开故土已经二十多年了,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路,回过头来再看,发现我一直以来认为很艰苦的故乡生活其实是我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候,最爱回忆和梦里最常到的地方。

那时候有我的父母亲、叔叔婶婶、姐妹哥嫂陪伴,有我的公婆和同事同学陪伴,乡音乡情都是那么的顺耳亲切。如今在这异乡异地生活久了,连自己也觉得失去了真正意义的家,茫茫寂寞城市,座座冰冷高楼,到底我的家在哪里呢?又有谁能保住我们能拥有我们今天的家几十年呢?拆迁破坏了我们血汗换来的新家,打破了我们的梦,使我们失去了我们曾经的家,那里成了一片瓦砳,连回忆也没有了。 使我们在这陌生的小区陌生的人群里孤独彷徨、寂寞、郁闷。假期不会麻将的我只能宅在家里。每每读起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尤为最后两句读起眼睛会湿润,有一股惆怅,一点思念故土的愁绪涌上心头。亲爱的周至,亲爱的故土,你的女儿想你了。

现在,每天做梦都会梦到我儿时的小伙伴,我们玩过的小土坡,小树林,小河。我会想到村外通往河边的淡淡的黄色太阳花,蓝色的野菊花,紫色、粉红色的牵牛花、紫色的小苜蓿花,回想那些村子人家院落柿子树黄色方形小花,梧桐花甜丝丝的味道,桑葚树诱人的果子,我眼巴巴和伙伴们等待落下的情景。至今看见农贸市场的香椿我想起了我老家院子椿树上的“椿媳妇”,那时候妈妈老对我们说,不好好念书,将来取个椿媳妇回家去,我们那时不懂含义,还暗想“椿媳妇”也不错啊,鼓鼓的黄肚子上一条条黑色的条文,红色的翅膀布满了黑色的点,又能爬、又能飞多厉害呀,多漂亮啊,喜欢的去扑它,它会飞的不远引诱你上树抓它,弄得我身上的纽扣丢了很多,腿也刺磨破了皮,好疼啊,为了椿媳妇啥也舍得换啊。

没有小食品吃,我们和小伙伴夜里捕知了,也就是蝉,这些未蜕化的蝉我们叫它“肉蛋”,夜里在村外树下打着手电在有松土的洞里挖,挖来的肉蛋用泥一粘,在火里烘烤,扒掉泥吃得津津有味。白天找知了蜕的壳积攒起来有人收集做中药可以换钱。我们还可以一起拔草嗮干打成糠卖钱买冰棍吃,那时候不知为啥我们嘴很馋,总挖空心思寻找吃的东西。有时为了(河里捕来的)吃一个生的螃蟹大腿还打架了。夏天来了,凉水泉的水清清凉凉,可以洗衣服、洗头发 洗脚,有时还可以捕到几只小鱼小虾在铁勺炒一点吃吃玩玩,和小伙伴在洗衣石板上跳来跳去。凉水泉在老家大坡下,一个地质断层上出现了很多泉眼,村里人把周围汇聚起来半圆形状,这里成了我们娃们玩耍的乐土。那时候因为没有自来水,住在高原上的我们吃水靠井,打井水又麻烦要用辘轳绞绳绞上来,我的祖先们就在此自然泉水里洗了一辈子衣服,冬暖夏凉,夏天割麦子累了渴了,还可以在此歇息,从泉眼里接几口甜甜的泉水喝。

我对于这眼泉很有感激之情,我的母亲生了四姐后无法带在身边准备给别人家,那家人来领之前,母亲搂着四姐在炕上睡了会儿,确梦见了她去凉水泉洗衣服,突然看见泉水中间有一柱蜡烛,闪着熠熠的光好大好红好温暖,够她老人家一个冬天点灯来纺线缝衣了,母亲很激动地过去拔蜡烛,结果她掉进了水里,冰冷的泉水没有了刚出来时冒的热气,母亲几番挣扎好容易手够着了蜡烛,一条青蛇缠住了她,使她的呼吸困难,母亲紧张的惊醒了,发现原来是熟睡的四姐抱紧了她的脖子,使其呼吸急促困难,从此妈妈并断了把姐送人的念头。说四姐是上天送给她的一条青龙,我从听了那故事后每次看到凉水泉就很感恩,似乎是她叫母亲留下了姐姐。

故乡的秋天是沉甸甸的 ,硕果累累,一家家院落里堆满了玉米豆类粮食作物,一架架玉米黄灿灿的挂在人字形横梁上,最爱吃的就是烧嫩玉米了,在火塘连着壳烧好后拨了玉米闋,香甜可口。我们总是守在母亲的灶口拉风箱,等待,然后用刀切成几段分了吃。雪白的棉花采摘完了凉晒在埽竹编制的卷帘上,那些没开实在的棉桃嫩的我们吃了,甜丝丝的,稍微老的我们拨了壳晒棉絮,稍微干了还有用竹竿敲打弹动出柔和的棉絮,那时候我父亲总说:“五女子,等你结婚了爹爹给你做几个大棉被和女婿、娃盖。”我哥哥他们就大笑着喊 “五女婿五女婿”,我好难为情啊,因为我那时太小了,还不知道要五女婿能干啥?

童年故乡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我记忆的梦里的宝匣子中储存,有时我梦见自己是在下我最怕的陡坡,一下子眼睛一闭掉了下去,有时我梦见我遇到了我的外婆,她用温暖的手给我端来了她用明矾搅拌做的指甲花和构树叶,准备给我染鲜艳的大红指甲。有时我梦见我和几十个伙伴在野外的麦草垛滚来爬去,掉了也掉在了柔软的麦草里,大家快乐的笑着。有时我会梦见婆婆和公公叫我回家吃饭,我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可我听声音就是他们,我在田野里割麦子,天很热我的衣衫都湿透了,眯着眼不敢看让我头晕流鼻血的太阳光。有时候我梦见我刚生了小孩,躺在故乡老屋的炕上,我的女儿还很小,房间也没有电,蜡烛发着桔黄色的光,家里笼罩在一片凄冷中,很穷很穷....这些梦缠绕着。

童年少年是快乐的,青年时代也是美好的。在故乡的土地 我疯狂的长着......上学 ...工作....结婚...生孩子...和父母亲友在一起...即使没有老公陪伴很多年我都很快乐,没有寂寞和忧愁的疯长,经历着难忘的快乐事情...所以,贫困有快乐,劳动有快乐,而现在...... 城市再好,也不是久留之地,不敌故乡的山山水水;城市再好,不是心灵的停靠点,不敌故乡的泥土气息亲情友情来的真实可靠。

最近非常想念故乡,可是嫂嫂来电话说,传言我童年的故乡模样也许也保不住了,会大拆迁,农民们几个村子住一个居民点,使农村城镇化,返还土地给国家。看来,我的故乡真的只有在梦里,在我的笔下了.......

故乡,承载了一代代人的梦想,又包容了一代代人的低落,拥抱了一代代人魂归故里白骨入黄土的叶落归根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