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衚衕裡深藏一處遺址,它就是明清時代的北京市政府


北京有一條很老的衚衕,衚衕裡有一座很老的建築。老胡同叫做東公街,老建築叫做順天府衙門。順天府衙門啥意思?說白了,就是明清時期的“北京市政府”!這兩天我們都在關注北京市政府從正義路2號搬遷到通州的新聞嘛,正義路2號成了市政府舊址了。其實更舊更早的“市政府”就在這條衚衕裡。


這是網上找到的一張老衙門的照片。攝於1997年,作者李繼寶。北京地區的行政區劃,在元代為大都路,在明、清兩代為順天府。順天府官府辦公的衙署都在東公街裡,這座順天府大堂就是歷史的遺存。
現在的順天府大堂豎上了一塊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匾。
順天府大堂雖然健在,但想參觀卻非易事。你如果到東公街去,繞一大圈就會發現,哪裡有什麼衙門的影子,不過是破破爛爛的小巷子罷了。事實上,這座衙門就在這個單位內部,東城教育學院。
隔著衚衕的圍牆,可以看到東城教育學院內部的建築,但不對普通人開放,更不要說是來參觀的了。
東公街雖說位置距鼓樓不遠,但十分偏僻,很少有人光顧。拐來拐去的,十分安靜。倒是平添了些許歷史感。
這也是舊時的老衙門照片。清朝的順天府,管轄著大興縣、宛平縣、通州、涿州等24個州縣。可歷史變幻,誰能想到,今天的市政府,已經既不在東公街了,也不在正義路了,已搬遷到通州了呢。
圖為通州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沙盤模型。從順天府的傳統老衙門,到通州現代建築群,轉眼間兩三百年光陰荏苒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