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叨逼叨丨《一起来捉妖》实在是太像隔壁的《宝可梦GO》

腾讯的首款AR手游《一起来捉妖》今日正式上线,说起这款游戏就不得不提到隔壁的《宝可梦GO》了,不过由于锁区的关系国内的小伙伴无法体验,所以,这次的具有国产《宝可梦GO》的《一起来捉妖》可以说是赚足了眼球。

《一起来捉妖》中的妖怪建模采用的是Q版+人系的设计,可能让习惯的兽形精灵的玩家感到不适,不过喜欢可爱萌系的女性玩家应该会感到惊喜。因为是国风题材,妖怪们加入了本土化的元素,除了神话传说之外,还有地域、生活趣味、美食多个维度,比如不同地区的玩家可以碰到具有本地特色的妖怪,诸如东北貂宝、南方舞狮、陕西皮影,在办公区容易碰上“摸鱼”、“瞌睡”等等。

有点可惜的是,腾讯在国风这个卖点上做的有点不尽人意,不少妖怪的名字过于“可爱”,像是新手教程里的“螺莉莉”,“迷蝴蝶”,代入感薄弱。甚至有玩家还指出自己抓到的“涂壁”最终进化成了“酒吞童子”(两个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的日本妖怪),这种没经过深入思考的设定令人哭笑不得。

在玩法上,《一起来捉妖》基本和《宝可梦GO》一样,出行探索发现妖怪,使用道具“封妖灵珠”进行捕捉,收集各式各样的小妖怪,然后对妖怪进行觉醒与培养,带上它们去打擂或守擂台等等。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一起来捉妖》中还有区块链养猫玩法,但后期被砍(与宝可梦区别最大的地方)。

在“灵石唤醒”玩法中,可通过击打地图中设置的祈愿鼓获得灵石,之后则是需达到一定的步数才能升级灵石,以便唤醒更稀有的妖灵。击鼓除了获得灵石,还可以聚集周围的妖灵,以及获得培养妖灵所需的材料。擂台战玩法即PVP竞技,玩家们可以相互挑战,挑战者可以多次攻击擂主。

对于这款游戏,目前“抄袭”VS“圆梦”两拨势力打的不可开交(手动划掉),相同的核心玩法,照搬不动的精灵球设定,实在是很难为它洗地。临时工只能说,一味的模仿毫无灵魂,期望腾讯后期能多多增加属于自己的特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