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徵信報告來襲,這類購房者要小心了

文|凱風

新版徵信報告越來越近了。

據經濟日報等官方媒體報道,近日,央行徵信中心已試運行新版個人徵信報告,可能將於近期正式上線。在時間上,有媒體報道,最快有望於5月1日落地。

新版徵信報告來襲,將對樓市產生多大影響?

01

兩大殺手鐧

徵信是現代社會的“經濟身份證”,直接關乎個人的信貸。而信貸則關乎加杆杆的難易程度,信貸收緊,必然對樓市產生影響。

關於新版徵信報告,根據媒體報道,有兩大內容備受關注。

一是還款信息或將保留5年,即使銷戶,相關信息也會繼續保留。

在舊版徵信報告中,還款記錄一般只保留2年,只有逾期、呆賬等信息保留5年,且信用卡銷戶後相關信息就不復存在,以銷戶來“洗白”徵信報告成為不少人的首先。

如果未來全部還款信息延長到5年,連已經銷戶的賬戶都包含在內,逾期、呆賬等不良信息更加無所遁形,對於貸款申請,勢必造成更大影響。

二是作為共同借款人,夫妻雙方徵信均體現負債。

在舊版徵信報告中,誰來貸款,負債就體現在誰的身上。離婚之後,只要一方“淨身出戶”,沒有房子也沒有貸款記錄,仍可享受首套房貸的政策福利。

如果新版徵信落地,未來夫妻雙方均體現負債,那麼離婚之後,夫妻雙方都有了貸款記錄。在“認房又認貸”的城市,購房要按照二套房貸處理。

要知道,目前在一二線城市,首套首付比例只有三成、貸款利率僅僅上浮5%-10%,而二套首付比例高達4-7成,二套房貸上浮10%-20%,乃至更高。


這必然對“離婚購房”形成更大約束。


02

“上午離婚下午買房”將成為過去?

有媒體稱,新版徵信落地之後,“上午離婚下午買房”就將成為過去,真相是否如此?

新版徵信必然會限制離婚購房,但這一影響不必誇大。

先說“假離婚”為何普遍存在。原因很簡單,樓市限購,以家庭為單位,而離婚之後,就變成兩個獨立家庭。

這帶來兩方面好處:一是規避限購,夫妻各能買兩套房;二是規避限貸,離婚後一般可按首套房貸處理,三成首付、基準利率,自然讓人趨之若鶩。

顯然,新版徵信是信貸工具,只能影響到限貸,著眼的是加槓桿的難易程度,而不會影響到購房資格。

所以,對於沒有限購的城市,想要多買一套房,根本不必訴諸於假離婚。即便是有限購的城市,如果沒有對離婚購房做出限制,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從限貸的角度來看,新版徵信強化了夫妻雙方的貸款記錄,必然擴大限貸的覆蓋範圍,收縮“離婚購房”的操作空間。

不過,影響究竟有多大?這要看樓市調控的方向、二套房認定標準寬鬆與否。


一方面,要看限貸政策,採取的是“認房又認貸”,還是“認房不認貸”?

所謂認房又認貸,指的是二套房認定標準,說的是不管名下有沒有房,只要有貸款記錄,均不能視為剛需首套。而認房不認貸,則只看是否有房,而不管貸款。

顯然,對於“認房不認貸”的城市,新版徵信基本沒有影響。而對於“認房又認貸”的城市,影響則十分顯著。

另一方面,要看離婚購房是否已經打上了補丁。

在北上廣深等城市,本來就已對離婚購房打上補丁。北京廣州都要求離婚一年內按照二套房對待,深圳則擴大到兩年。這種背景下,即便沒有新版徵信,政策效果就絲毫不弱。

新版徵信的到來,相當於多了一重保險。所以,短期內不會對市場產生明顯影響,長期影響則可以消化。

03

對樓市影響有多大?

新版徵信,無疑更加全面也更為嚴格,想要再鑽金融系統的空子將會變得十分困難。

這對個人的提醒是,徵信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不要輕易留下負面記錄。

對於樓市,新版徵信同樣有多方面影響,但影響不宜高估。

其一、新版徵信收緊,影響的更多是微觀個體,而非樓市的宏觀走勢。如果個人信貸記錄存在問題,貸款額度乃至貸款利率必然受到影響。未來徵信收緊,影響範圍必然有所擴大。但對於宏觀走勢的影響,更多要看樓市調控和貨幣政策。

其二,對於離婚購房,不同城市影響顯著不同。這是因為樓市調控鬆緊程度不一。對於“認房又認貸”同時也沒對離婚購房做出限制的城市,影響最大。對於既沒有限購也沒有施行“認房又認貸”的城市,影響相對有限。而對於離婚購房早已打上補丁的城市,短期不會帶來額外影響。

其三,相比徵信收緊,貨幣政策和樓市調控方向,對房價的影響更為直接。簡單來說,新版徵信相當於以“信貸”為武器,提供了一個調控利器。但這一利器是否會被啟用,則要看樓市環境和城市的自行選擇。

想要加碼調控,自然可以將信貸限制做到極致,認房又認貸,二套全面上浮,離婚全面限制;想要寬鬆,在認定上自然也可避開信貸,諸如認房不認貸,二套輕微上浮或者不上浮,新版徵信影響自然有限。

所以,樓市到底向何處去?相比徵信記錄,關鍵要看的還是土地供給、貨幣政策和樓市調控的鬆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