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特产之童话世界“赤峰”,独藏于内蒙古的浪漫风情

人们常常向往一些科幻电影中的美丽景象,幻想自己进入童话中的世界,拥有跌宕起伏的主人公命运。我们无法助你入梦,却可带你前往发现童话世界里的浪漫风情~

初食穿梭城市寻觅一味,走进神秘掩面的内蒙古秘境,探索大自然下的童话故事——“赤峰”。

赤峰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东邻辽沈,南近京津塘,西北靠锡林郭勒大草原,交通四通八达。赤峰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先后发现了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到 8 种考古学文化类型,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

草原上最浪漫的文化风情

红山文化“陶塑”

红山文化大量出土的陶塑女性,部分学者推测是生育神或地母神的象徵,同时也是母系社会的具体表现。

红山文化“石雕”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玉雕作品中,就有许多是以动物为题的玉石雕刻, 例如红山文化出土的猪龙玦形器,但是否就是玉玦则仍待讨论,同形的玉饰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等地均有发现,可能是由猪的形象再被神格化所衍生而来,或者是「龙」在早期神话传说阶段的形像。在红山文化遗址,还出土鸟、龟、虎形佩和鱼形石坠等小型的动物形像作品,主要是以玉或绿松石所雕。

巴林左旗皮影戏

皮影戏是由皮影艺人操纵的用驴皮刻制的影人,通过灯光将影像透影于幕窗上,再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傀儡戏。1979年5月,巴林左旗文化局对全旗皮影戏班和皮影艺人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和登记。1985年10月24日,巴林左旗文化局制定下发了《巴林左旗民间皮影艺人管理条例》,规范了皮影艺人的从业和皮影演出市场。2008年,皮影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日奔苏木婚礼

《阿日奔苏木婚礼》是阿鲁科尔沁旗阿日奔苏木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婚俗。婚礼全程记录了男女双方的家宴、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新娘到新郎家、娘家人看望姑娘等婚礼仪式。阿日奔苏木婚礼的婚礼主持、祝颂和敬酒歌手等人,一般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以自然和自发的形式传承了下来。2008年,《阿日奔苏木婚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诱人的味道时刻刺激你的荷尔蒙

NO.1科尔沁牛肉干

内蒙是草原文化的发源地。800多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伐兵西征,途中为减少军队的辎重,把牛肉风干后食用。既方便携带又保留了牛肉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易储,热量高,被誉为“成吉思汗的军粮”。

NO.2赤峰对夹

“对夹”始于1917年,初创清末赤峰老哈达城头道街,由一名叫“苏文玉”的人经宫廷熏肉秘方改良而成。对夹皮起酥泛黄,层次分明,并伴有颗粒,入口酥软,有小米面儿的面香。

NO.3猪血灌肠

清中叶,猪血灌肠为霍州传统名食。霍州乃古晋南北交通要道、货易中心,明清商贾云集,餐馆棋布。故猪血灌肠能扎根于此而流变,慈禧光绪品尝于此名乃扬。

NO.4赤峰锦鸡儿蜜

每年五月份在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之间的绿化沙地放养蜜蜂,专门采集锦鸡儿花蜜。一年只能产6000斤左右。未经任何调和,原生态纯蜜,一个字:真!口感非常好!

NO.5马奶酒

套马杆奶酒蒙语为:乌日嘎林艾日嘎,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钙及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奶酒和中国白酒一样,历史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酒文化内涵,聪明智慧的蒙古族先贤,在游牧中把牛奶或马奶酒装入皮囊,用羊肠制成二条绳条绳穗,配饰于皮囊颈口,将皮囊和套马杆拴在马鞍的右下方,马奶在马背上撞击,自然发酵,之后形成香甜,绵爽奶酒。

这个年哪里过?不如来一场童话之旅,前往内蒙古赤峰,千种神奇等你探索,只为带你进入2019年属于你的主人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