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部委新司局成立, 原因或与“生娃少”相关

4月16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出现了几个新司局领导。

其中包括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黄胜伟、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负责人罗永强等。

他们同时出现在这次新闻会上,主要有一个目的, 就是解读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为什么这个时候对老龄化工作重视程度加大,背后原因是出生率快速下降而老龄化速度快速提高。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比上一年下降了200万,为1949年以来新低,但是老年人正在以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快速增加总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司负责人王晓君指出,下一步要加快促进老龄化在全国技工院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要指导和加强养老护理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她在上述吹风会上说。

一批部委新司局成立

在上述例行吹风会上,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透露, 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 民政部在加强养老服务方面的职责,新成立了一个司叫养老服务司。

民政部将按照职责任务的分工, 加快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近期,还将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暨全国养老服务推进会议, 民政部还将根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启动部门规章《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修改工作,研究制定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的政策措施。

民政部将要抓横向的部门联动。 积极发挥召集部门的作用,牵头制定年度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来推动任务的落实《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我们将明确每个部门负责什么,什么时间能够落实到位,并且不断地推动。”高晓兵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不只是民政部,卫健委等部门也有新成立的机构。

其中卫健委在新的机构改革中新成立了老龄健康司,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另外卫健委还有组建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承担人口监测预警工作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的政策建议。

而在本次吹风会上透露的消息指出,一些高校也设置了新的专业。

2018年一些大学增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引导和支持技工院校开设相关的养老护理服务专业,目前全国这类专业学生有五万人左右。

而根据《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下一步还要立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制度。鼓励各类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在普通高校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等相关专业。推进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按规定落实学生资助政策。

原因与低生育率相关?

为什么新一轮机构改革增加了大量的司局单位,且大学也增加了大批的专业,原因是现在人口生育数量快下降,老龄化速度加快。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指出,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社会对养老的需求是在不断增长。

政府的职责定位是保基本、补短板,所以政府要做的是重点满足基本养老的服务需求。因此,这些年来,针对贫困人员以及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 国家发改委与民政部一起推出了社会服务兜底工程。 今后,发改委还将继续强化对这部分养老服务的支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达1523万,比上年减少200万人,出生率为10.94‰,出生率为1949年以来最低值。同时,60岁以上人口增加了859万人,达到2.4949亿,超过0-15岁的 少年儿童人口数量,比例为17.9%,按照目前的速度,预计在3或4年后中国人口将出现负增长。

在实施全面二孩的情况下出生率快速下降,而老龄化速度也在快速提升,但是相关政策还没准备好。

比如大城市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同时养老院门槛高,土地价格高和税负成本负担重,民企进入积极性不高。对此, 目前《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系列改革政策, 比如要通过一套政策组合拳, 探索一种支持社会力量来发展普惠性养老的新模式,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另外要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明确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等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

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透露, 下一步还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6月底前,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公布本区域现行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清单、养老服务供需信息或投资指南。建立完善养老领域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加强产业融合发展统计、核算和分析。

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负责人罗永强表示,目前放宽了养老机构消防手续办理的一些条件,同时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维护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