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都挺好》大結局:這麼多點評,只有這個讓人眼前一亮



熱播劇《都挺好》大結局了。

網友圍繞這部劇紛紛發表看法,熱搜榜幾乎被承包了,討論集中於這樣幾個話題:

一、高居榜首的莫過於——“為蘇大強流淚”。

這個一開始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蘇大強,在結局時成功洗白,賺足了大家的眼淚。

蘇大強患了阿爾茲海默症,他得知自己不久將會失去記憶,決定提前立好遺囑。

說實話,蘇大強念遺囑的那一段,我和很多人一樣,哭得稀里嘩啦的。

“這遺囑的開頭,我想總結一下我自己的生平,也想給後代兒孫留幾句話。

蘇大強這輩子膽小怕事、一事無成,被你們的媽管了幾十年,到了這個歲數,才能稍微挺胸抬頭做人。”

說是要總結一下生平,關於生平的,卻一共也就這麼一句——不到五十個字,但就是這麼短短的一句,道出了一個小人物,多麼卑微無奈的一生。簡直直戳觀眾淚點啊。

還有那段,蘇大強讀遺囑讀到哽咽,從口袋裡掏出一支鋼筆,說:“這是我工作第一天給自己買的鋼筆,這麼多年了,我也沒用它寫過什麼詩、作過文章,全都用來記賬了。”

蘇大強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一生撫育三個子女,掙的那點錢全部用於撫養孩子、補貼家用了,他年輕時的才情詩意早已在瑣碎的生活中消磨殆盡,當他衰老到需要保姆照顧時,再想撿起筆,寫寫詩,也不過是給觀眾增添一些笑料罷了。

也許蘇大強不算是一個好父親,但是,他這一生,也算是拼盡力氣了。



二、你會原諒蘇大強嗎?

有網友說,如果是別人的爸我就原諒,是我爸我就不會原諒,但我會養他。

這話說得太實在了。其實,要不要選擇原諒的不是我們,畢竟,我們不是劇中人,我們只是觀劇的,沒有資格講什麼原不原諒。受原生家庭傷害最深的明玉,才最需要直面這個問題。

在蘇大強忘記很多事情,甚至連回家的路都不記得時,卻仍然惦著明玉小時候跟母親沒要到的那本《習題集》,惦著去給明玉買一本;他給明玉夾牛排,就像小時候幫她夾雞腿那樣;他提醒明玉在外面不要喝酒,對女孩子不好。

從這些細節,我們可以看出,蘇大強作為父親,內心深處一直是疼愛著明玉的。但是,就像他自己所說的,他“膽小怕事,被你們的媽管了幾十年”。



三、蘇家男人強行洗白了。

蘇大強因為得病和立遺囑,一改曾經“作妖”的形象,變成一個令人同情的遲暮老人。

蘇明哲夫婦恩愛,小日子風平浪靜地過著,直到最後,仍然是“老好人”形象,掛念著蘇家的一切,經常給家裡打著電話,網友戲謔——蘇明哲的電話從第一集打到最後一集,真是為蘇家付出了太多——電話費。

就連最初很討人嫌的蘇明成也洗白了。為曾經的行為,嚮明玉道了歉,明玉雖沒正面回覆,也用行動默認接受了這分歉意。明成去了非洲,那意思很像是能幹出一番成績的節奏。

明玉與蘇家幾個男人和解了。

設想一下,如果蘇明玉帶著原生家庭的傷害,長大後並沒有成功,一直貧困潦倒呢?如果她那一次被蘇明成打斷筋,造成殘廢呢?若是這樣,她還能與原生家庭和解嗎?

蘇明玉把父親蘇大強罵暈過去的那一段,蘇大強在暈倒前,衝她喊:“趙美蘭。”趙美蘭是她一直最痛恨的母親的名字。

這事對明玉的刺激非常大——她竟然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的樣子。原生家庭對她的傷害太深了。她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石天冬勸她時,說的一句話特別好——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但一定要放下。

有一期《奇葩說》,評委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蔡康永接話:“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幾個男人都是蘇明玉至親的人,恩恩怨怨,都大不過一個血濃於水,她揹負著沉重的怨恨走過一生,終究是不值得的,確實不如趁早放下。

最開始喊著不接受和解原諒、大團圓結局的,仍然表示不能接受——“憑什麼好人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成佛,而壞人只需要放下屠刀即可?”

對於這個,網友“看見男人就心煩”回答得好:因為要讓一個壞人放下屠刀的難度,不亞於好人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



四、這結局算不算是都挺好?

這個,不是網上熱門討論的話題。是我自己比較關注的。

網友連“明成朱麗為什麼不復婚”“明玉為什麼辭職”都關心了,竟然沒討論這個話題,著實讓我很詫異。從一些零星觀點來看,似乎都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個都挺好的結局。

我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覺得結局就是大和解——你好我好他也好,直到看到來自網友“其先生W”評論:

“許多人認為這劇是一個大團圓結局,在我的讀解中,它只是個悲傷的現實。

蘇大強在失憶後才找回了父愛,而明玉終於釋放出的愛,卻再也得不到父親的回應。

就像我們真實的人生,經常和愛與和解擦肩而過,而很少真正得到它們。面對命運的無奈,我們只能笑笑說:都挺好。”

這點評夠獨到、夠睿智,真是讓人眼前一亮。



乍一看,結局是挺圓滿的。

仔細分析一下,又不是那麼回事。

蘇大強得了病,大腦清醒的日子已經不多,身心都在承受著病痛折磨;蘇明哲人在他鄉,家父患病,雖有孝心,也無法陪伴左右;蘇明成沒有復婚,去了非洲,前程未卜;兩個哥哥都不在身邊,蘇明玉作為親生女兒,照顧蘇大強責無旁貸,甚至辭去了前途大好的高管工作。

大年三十,一家人分散在三個地方,通過視頻來“團圓”。看起來“都挺好”,卻仍是在各自的人生中,辛苦奮鬥,上下浮沉。

整部劇,我們陪著主人公蘇明玉哭,陪著她笑,陪著她痛恨她的原生家庭。

劇末,我們跟著她一起,走進她曾經生活過的、帶給她無數傷痛記憶的蘇家老宅。



她倚著門框,“看到”院內,幼年的自己站在門邊,在孤苦無助地痛哭。

母親出現了,一改曾經的冷酷無情形象,彎腰抱起她,柔聲安慰,併為她擦去眼淚。

明玉嘴角上揚,目光漸漸變得柔和。

此時,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感受到一絲“都挺好”的輕鬆氛圍。我們似乎也跟著她一起——與往事言和,學會釋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