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管因一個玩笑,辭職進大山,一年銷售3500萬

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廣深打拼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共鳴:大城市的生活,只是表面上的光鮮,實質心酸。

的確,在大城市打拼很累,但機會也更多。一旦站穩腳跟,會有誰願意再回到農村去折騰?更何況還是一個已經成家立業了的女人。

浙江省龍游縣的胡瀞文,原本在深圳有著不錯的工作,在表姐開的美容公司裡做高管。可就在2016年年底,她卻要辭職回鄉創業。胡瀞文的這個決定遭到全家人的反對,而更讓大夥不能理解的是,她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執意回鄉,只是因為和朋友的一句玩笑話。


01

期限是三個月

2010年10月的一天,胡瀞文與在杭州開策劃公司的朋友陳永軍約好,一起到自己的家鄉浙江省龍游縣旅遊。

龍游縣好山好水,陳永軍看中了這裡的原生態自然環境,還對當地的一種土雞產生興趣。這種雞飛得高,能在樹上睡覺。很多農家樂都會用它做特色菜,肉質緊緻,吃起來很香,在大城市很少能吃到。

雞是好雞,可就是賣不出去。村裡的土雞各種各樣,沒有一個養殖和出售標準,再加上村民沒有渠道對接外面的客戶,大部分村民都只是養幾隻自己吃。

陳永軍是搞策劃的,胡瀞文就隨口說了句,要是陳永軍能幫忙把村裡的雞賣掉,胡瀞文就給他在村裡弄兩畝地,保證讓住在城市的陳永軍吃上新鮮蔬菜。

一句玩笑話,胡瀞文並沒放在心上,旅遊結束後,她就回到深圳表姐的公司繼續上班。然而,2個月後,胡瀞文卻突然接到陳永軍的一個電話。

陳永軍搭建了一個專門賣雞的移動互聯網商務平臺,2016年12月,胡瀞文回到家鄉龍游縣,和陳永軍一起,準備幫助村民銷售這種賣不出去的土雞。她還給自己定了個期限,3個月就要把村民賣不出去的雞全部賣掉,然後再回深圳上班。

胡瀞文在外地打拼多年,積累了不少人脈,銷售農產品難不倒她。

胡瀞文和陳永軍決定先從微信裡的好友下手。他們各自找到200個人,一人送出去200只雞。

本以為朋友嘗過之後,一定會回來找他們買雞。可誰想送出去的400只雞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回應。

胡瀞文和陳永軍找的朋友,都是購買力強的人,原打算把雞高價賣出去,可沒想到這些人儘管購買力強,但他們大部分時間在外應酬,很少在家裡做飯。

賣雞的計劃泡湯了,而此時胡瀞文遠在深圳的表姐也急了,叫她趕緊回深圳上班。胡瀞文陷入兩難的境地。

胡瀞文直接辭掉了在深圳的工作,她要孤注一擲的創業。

02

遭到全村質疑

然而,還沒邁出創業的第一步,父親就大發雷霆。好不容易在深圳落了腳,而且都有了家庭,幹嘛要回來瞎折騰?何況家鄉從來就沒有人能靠養雞賺到錢。

家人反對,胡瀞文索性就在家外找一個地方當做辦公室。養雞創業這條路,她是走定了。

胡瀞文開始挨家挨戶地去收雞,但很快她就發現一個問題,市場上土雞的概念並不具體,只要是散養的雞就叫做土雞,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價格更不統一。

黑雞、白雞、黃雞,個頭大的、個頭小的、幾元錢到幾十元錢一斤的都有,胡瀞文根本不知道這些雞的區別,更不知道哪種雞好吃。

識別雞種,胡瀞文不在行,可眼下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她想出一個笨辦法。胡瀞文做了一個表格,每跑一戶就登記一戶,你家是什麼雞,什麼品種,賣什麼價格,怎麼養殖。胡瀞文每天都會帶兩隻雞回來,用同樣的做法,比較雞的口感。

幾次下來,胡瀞文還真試出了自己最滿意的品種,她拿著這種雞去打聽,才知道這是一種龍游當地的土麻雞,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

土麻雞飛得高,生蛋多,卻長不大,在當地養殖的人很少。胡瀞文覺得機會來了。

品種定了,養殖又成了問題。胡瀞文對養雞沒有經驗,如果冒險嘗試,風險很大,她想找村民幫她養。可村民都不信任她,說胡瀞文回來是騙人做傳銷的。

胡瀞文連跑了好幾個村莊,一個願意幫她養雞的村民都沒有,而這個時候她已經投入500多萬元。所有的壓力都加在胡瀞文身上,她沒有退路了,想方設法也得讓村民相信自己。

胡瀞文幫著村民搭建雞棚,甚至連雞苗也免費贈送,等到雞出欄胡瀞文再全部回收負責銷售,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村民沒法拒絕。胡瀞文靠著這個辦法,發動了7個村的50多家養殖戶養雞。

03

發現不一樣的銷售渠道

胡瀞文選中的土麻雞常年飛,肉質好,但養殖時間長,成本也高,她給雞定價在198元一隻,雞蛋3元錢一個。平時,村民一隻雞連100元錢都賣不出去,胡瀞文定這麼高的價,怎麼賣呢?

按照常規賣法,等著經銷商來村裡收,或者賣到飯店去,競爭者太多,很難賣上高價。胡瀞文想另闢蹊徑。

服裝店、理髮店,就是胡瀞文看中的地方。她只給對方提供一個二維碼,不讓他們直接經營雞和雞蛋。對對方的唯一要求,就是在店裡擺放一個她自己製作的小型雞窩。只要店老闆把二維碼分享出去,客人買了雞,就可以收到10%甚至15%的佣金。對店老闆來說,這樣做即節省空間還能有一筆小收益;而對胡瀞文來說,也省去了營銷成本,互惠互利。

但這些店看起來跟農產品毫不相關,胡瀞文怎麼確定自己的雞蛋就一定能銷售出去呢?

2017年7月,憑藉這種辦法,胡瀞文在當地慢慢打開了銷路,也擴大了知名度,越來越多的人在線上買她的雞和雞蛋,也有越來越多的村民找到她,要養龍游飛雞。

養殖的人多了,就勢必需要一個更大的市場,胡瀞文又把目光瞄準了一個自己非常熟悉的地方——深圳。

她與深圳多家健身房和茶館取得合作,並把目標鎖定在養生人群身上。對於這群消費者而言,健康很重要,因此他們在吃上重質量。除了這些地方,胡瀞文還通過14家龍游商會,讓龍游飛雞飛到了全國各地。

如今,胡瀞文還定期帶遊客來山裡旅遊,欣賞會飛的雞,吃雞蛋,顧客如果想買,就先預定一隻雞,她會給顧客全年定期郵遞雞蛋,這樣做,不僅可以提前知道今年的訂單數量,還能保證村民們養殖的雞不會出現銷售不出去的情況。2018年,胡瀞文年銷售額達35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