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長沙的海內外“朋友圈”靠什麼頻頻“吸粉”?

—分享—

紅網時刻4月17日訊

(記者 譚忠欣 劉露 通訊員 黃雁青 )這個4月,湖南目光聚焦到湖南—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洽談周。作為一個地處中部的內陸城市,長沙海內外“朋友圈”卻在洽談週中頻頻“吸粉”。

4月15日,在港出席湖南—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洽談周的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來到荷蘭夸特納斯集團香港辦事處,與夸特納斯集團董事局主席、中荷企業家協會主席楊•哈克座談。

夸特納斯將在長沙金霞經開區投資1.5億美元,建設集加工、冷鏈物流、食品安全質量大數據等於一體的長沙國際食材集採集配加工中心。預計2020年下半年竣工投產,達產後年產值6億美元。

今天的長沙,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經濟版圖,這座傳統的內陸城市已蝶變為開放前沿,開啟“駕船出海”的時代。

觀潮君置身於湖南中部長沙,卻強烈地感受到了強勁脈動的國際節奏。

“一個碼頭”能支起長沙“出海揚帆”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句宋代詩人盧梅坡的千古佳句表明,任何時候優勢與劣勢都不是絕對的,關鍵在於你以什麼樣的思維和態度面對自己所處的世界。

人生如此,地區發展也一樣。處於“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長沙,看到沿海開放之“門”放慢的同時,卻敏銳地發現了“水陸空開放”的機遇之“窗”,依靠集高鐵、航空、水運、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於一體的立體交通體系,構建開放大通道,憑藉“水陸空”國際物流通道的不斷拓展、平臺功能的不斷完善,闖出一條符合當地情況的對外開放之路。

不靠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開放崛起靠氣概。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像長沙這樣的內陸地區,往往具有勞動力、資源、環境等優勢,要素成本低,市場空間大,一方面在區域聯動發展中具有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另一方面只要緊抓機遇,同樣可以崛起為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高地。

2018年長沙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文化出口基地;進出口總額比2017年增長40%,增速居中部省會城市首位,一個內陸開放新高地加速崛起。

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主卡口,形如一架飛機之兩翼,為湖南開放型經濟插上翅膀。

過去的一年,長沙對外開放步伐加快。開放通道有效拓展,新開通國際客貨運航線8條,完成黃花機場T1航站樓改造;中歐班列(長沙)線路增至11條;霞凝新港三期建設有序推進,銅官港試運營。開放主體不斷壯大,進出口總額5000萬美元以上外貿企業達50家,增長30%,跨境電商試點企業達51家。開放政策日益完善,開放型經濟“2+4”政策加快落地,外貿擴規模、提質量“1+10”政策制定實施。

在長沙城東,“臨空經濟”騰雲駕霧。身處內陸湖南的長沙縣,揣著黃花國際機場的名片,做起了一個藍天衝浪夢——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應運而生。可以肯定,這是補足湖南短板的“女媧補天”之作,凝結著湖南省委省政府、長沙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智慧。

長沙新港。

在長沙城北,“水運經濟”通江達海。在金霞經開區的長沙新港傳來一聲響亮的汽笛聲,一艘碩大的“民儉號”滾裝船舶停靠在長沙新港,這艘滿載350輛成品車的專業滾裝船舶,結束湘江不能運輸商品汽車的歷史,為長沙及周邊汽車企業節約大量物流成本。長沙新港吞吐量逆勢增長,是長沙內陸開放新高地加速崛起的一個縮影。

地處長沙城北的金霞經開區是湖南承接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發展的重要節點,在長沙開放經濟優勢中,金霞構建了湖南省唯一集水、陸、鐵、管、鄰空等多元交通優勢於一體的現代物流園區,擁有鐵、水、公聯運示範工程多個對外和開放的大口岸:金霞保稅物流中心、長沙新港、長沙國際鐵路港。開通了“中歐班列(長沙)”、湘粵港直通車等對外高速通道,實現了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湘歐快線”長沙-明斯克“中遠海運”號中歐班列發車。

隨著“湘歐快線”從長沙金霞經開區呼嘯開出直達歐陸,載走湘茶、湘繡、湘瓷、湘礦,運回名酒、名包;隨著湘粵港直通車實現24小時內即可往返湘、港、澳,買全球、賣全球無縫對接;隨著國內首個海外人士外貿產業基地落戶金霞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在湖南率先試點……從長沙城出發,揚帆遠航擁抱世界,變得像“串門”一樣輕鬆。

“給我一個碼頭,我就能讓內陸城市長沙揚帆出海。”——如果套用阿基米德式的豪言,來籌謀長沙“出海”的種種可能,“黃金碼頭”城北的金霞經開區作為長沙外向型經濟的一個重要支點,當仁不讓。

在長沙城南,“高鐵經濟”呼朋喚友。一條高速公路、一條磁浮快線連起了機場與長沙城南的高鐵樞紐。在長沙火車南站,南來北往的客流在此聚集,京廣、滬昆高鐵組成的高鐵黃金十字不斷拓展長沙高鐵網絡的邊際,北達長春,南抵香港,西至昆明,東到上海。

“軟實力”助推開放型經濟“起飛”

近年來,世界500強企業紛至沓來,讓長沙的產業鏈日趨完備,配套更顯齊全。一個個大項目簽約、開工、試生產,奏響了長沙“當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示範區和排頭兵”的最強音。截至去年年底,在長沙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項目)已達156家。

那麼,內陸城市長沙的海內外“朋友圈”為何頻頻“吸粉”?除了日益完善、通江達海的便利交通條件外,究竟是什麼魅力讓這些世界知名企業鍾愛長沙?長沙築巢引鳳的秘訣又在哪裡?

“我真的很喜歡長沙,我們所有的要求和想法都得到了尊重和考慮,很短時間拿地,不到一年建成新的工廠。”索恩格汽車部件(中國)有限公司商務副總裁德巴勒·斯文開心地說。

2018年10月11日,大陸集團成功落子長沙,與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長沙經開區管委會三方舉行簽約儀式。

“我非常高興來長沙簽約,這標誌著我們在智慧城市創新示範共建項目上將展開全面緊密的合作。”2018年10月11日,大陸集團成功落子長沙,與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長沙經開區管委會三方簽約儀式上,大陸集團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湯恩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項目從最初接觸到最終敲定歷時僅三個多月,此消息一出,行業一片驚歎。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家全球500強企業,大陸集團對在中國區第28個實體投資項目的選址應更謹慎。但對於大陸集團而言,佈局長沙有著太多的機緣。

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如今,越來越多巨擘企業將區域總部甚至中國總部設在長沙。其中,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德國博世集團於2004年在長沙經開區註冊成立的外商獨資企業。14年來,公司先後完成了四期廠房及研發中心項目建設。

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蔡曉華曾在美國工作了近17年,決定回國創業時也考察了多個城市。“長沙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人才政策以及領導的重視,促使我下定決心來到這裡。”

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

厚植開放,優化環境不可或缺。讓各類企業鼓足信心的,不僅是長沙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機遇,更有長沙在優化外貿結構、精準“引進來”、幫扶“走出去”等方面提高服務企業水平的務實行動。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它的提升離不開一系列“硬措施”。

長沙市“千人幫千企百日大行動”誓師動員大會。

近年來,長沙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開展“千人幫千企百日大行動”;出臺樓市調控政策,打響“反炒房”攻堅戰;實施“最多跑一次”“放管服”等系列改革,都為營商環境的優化出了力、加了分。長沙市委、市政府將今年確定為“營商環境優化年”,以“優”無止境的態度在營商環境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近期,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顯示,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長沙成為醒目的“黑馬”: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從全國第20名躍居到全國第九、中部第一;軟環境指數,長沙則從第31名上升至僅次於深圳的全國第二。

開放的長沙,擁抱世界的平臺、通道正日益暢通,敞開懷抱等你來,長沙與世界市場從未如此親近

“內陸腹地”也可成“開放前沿”

開放,讓長沙匯聚全球要素資源;長沙的開放發展,也正為“一帶一路”注入新活力。

目前長沙在“一帶一路”區域的對外投資項目達84個,已覆蓋到印度、阿聯酋、俄羅斯、馬來西亞等21個國家和地區。三一集團已完成“一帶一路”產業佈局,中聯重科在白俄羅斯建立中白工業園等等。

中非經貿博覽會永久落戶長沙,今年6月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將在長沙舉辦,屆時將有上萬名中外嘉賓、客商參會。目前已有簽約意向的對非合作項目達70多個,共計90餘億美元。2018年,長沙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突破40億美元,“長沙製造”已走進“一帶一路”千家萬戶。

波士頓龍蝦、北歐威靈頓牛排、西班牙火腿、日本三文魚、法國紅酒、日本清酒……長沙市民想選購國外食物,用不著找代購或者海淘,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不僅購物更便捷實惠,貨物的新鮮度也能得到保障。

黃花機場航空口岸被正式批准為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湘歐快線”、金霞保稅區……國外食物“漂洋過海”來到長沙。

2月26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首條跨境電商出口全貨運包機航線正式開通。

今年1月23日,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啟動。有了跨境電商的“綠色通道”,長沙人“買全球,賣全球”將插上騰飛的翅膀。

2月26日,隨著長沙飛曼谷的圓通航空YG9017次貨運包機呼嘯升空,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首條跨境電商出口全貨運包機航線正式開通,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打通國際物流通道邁出重要一步。該航線一週三班,首航運載跨境電商出口貨物8.6噸、貨值33.78萬美元,主要為服裝、小飾品、數據線等個人生活用品。該航線開通後,湖南經跨境電商出口至泰國的貨物運輸時間也由之前的2至4天縮短為5小時。

將來夸特納斯項目落地後,湖南人將更加方便地品嚐到巴西雞肉、哈薩克斯坦牛羊肉、日本和加拿大海產品、新西蘭乳製品等來自世界各國的高端新鮮食材。

未來,長沙將置身於更加廣闊的全球城市開放體系當中,開啟邁向世界的歷史機遇。(紅網特約作者 觀潮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