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為!這個社區很“溫暖”!

2018年9月,四川省文明辦組織開展了100條最佳鄉規民約、100個最佳溫暖社區、100個經典家風好故事“三個一百”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徵集推選活動。經初審篩選、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綜合評議等環節,省文明辦於2019年1月8日通過“文明四川”微信公眾號發佈信息,對“三個一百”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徵集推選活動先進典型予以了通報表揚。

我縣羅城鎮二龍村村規民約、玉津鎮西街社區、謝惠生家庭分列於全省“三個一百”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通報表揚名單上。

4月15日,“文明四川”微信公眾號發佈文章《從“沒人管”到“最溫暖”,這個社區到底經歷了什麼?| 三個一百》;4月16日,《精神文明報》刊發記者羅園的文章《西街社區:“溫暖社區”是如何煉成的?》,對我縣玉津鎮西街社區如何打造居民滿意的溫暖社區進行了深度報道。

微犍為今日關注

全省“三個一百”最佳溫暖社區之

樂山犍為縣玉津鎮西街社區

一個“三無小區”如何從“沒人管”“不好管”成長為2018年全省“三個一百”活動中“最佳溫暖社區”之一?

西街社區,位於樂山市犍為縣老城區,成立於2001年,有常住居民5000多戶,15000餘人,有20個居民組,社區黨委下設3個支部。

這裡大部分小區房齡在30年以上,曾是典型的“三無社區”,它也曾面臨著和大部分老舊小區同樣的問題——“沒人管”“不好管”。然而,在四川省“三個一百”群眾性精神文化建設徵集推選活動中,西街社區卻入選“最佳溫暖社區”。

社區幹部關心患病群眾

社區為患病黨員捐款

看望患病老黨員

真情慰問暖人心

它是如何變成讓居民滿意的“溫暖社區”的?社區黨委書記楊強道出了秘訣。目前,西街社區實行“1+2+3”工作法,即辦一份報紙、建立兩個群(黨員微信群、居民微信群)、三項服務(黨委為支部服務、黨委為黨員服務、黨員為居民服務)。深化“零距離”服務,管理服務無縫覆蓋轄區109個居民小區。一切工作都在黨委領導下,一級帶著一級幹,分工不分家。

公開電話亮承諾

在西街社區,提到楊強,社區居民小組長們無一不對這個社區黨委書記又愛又恨。北街支部書記張金芳笑著說,這個書記就是個“惡人”。

2013年9月,經過3個月的實習期,楊強正式成為西街社區的黨委書記。為了熟悉工作環境,他花了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跑遍了社區所有小區。在走訪過程中,楊強發現,大部分小區居民對社區工作有誤解,認為社區工作就是泡一杯茶,看一份報紙,一坐一整天。“我們的社區辦公室的地址在哪裡,很多居民都不清楚。有的居民甚至一直不清楚自己所住的地方屬於西街社區管轄。”居民對社區工作的不瞭解和消極態度讓楊強很是詫異。回去之後,楊強一直在想,如何讓社區幹部們真正為大家服好務,拉近社區幹部和群眾的距離?

常態開展入戶走訪

居民小組長開展政策宣傳,收集意見建議

2014年,西街社區推行《民情日記》,要求社區書記和社區組長必須下沉到一線,瞭解居民所想所需,並提出解決思路。《民情日記》工作法推行一年多後,居民對社區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瞭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楊強覺得僅僅這樣還不夠,在各個小區樓棟顯眼處分別公示了對應的居民小組組長的名字和電話號碼,方便居民們找社區幹部解決生活難題,以便拉近社區和居民距離。

進小區宣傳掃黑除惡知識

社區推行一線“零距離“服務

電話號碼公佈後,居民小組長們幾乎都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哪家管道堵塞,哪家鄰里糾紛,哪家樓頂漏水,哪個小區電線老化,都會電話找到小組長解決。

60歲張金芳還記得,某日凌晨一點過,原本已熟睡的她,接到了一個附近院落小夥子打來的電話。只聽見電話那頭說:“喂,你幫我開下大門嘛,我今天耍晚了,進不了院子的大門。”

黃平熙是西街社區黨支部委員兼居民小組長,類似的情況她也經歷過。黃平熙負責6個小區的日常事務,她所住的地方距離這些小區並不近,這些小區由於太過於老舊,曾經沒有門衛,只有一道大鐵門,居民小組長們手中保存了幾把鐵門鑰匙。有時候晚上有忘帶鑰匙的人打電話喊開門,68歲的她要著騎自行車過來開門。

冬天有時候下水道堵塞,居民反映到小組長那,小組長們要打電話找專業疏通工人來疏通,有時會跟著大傢伙一起疏通下水道。

整治小區排汙管,解決民生問題

公開電話亮承諾實行後,社區幹部幾乎都下沉到了小區,居民也更清楚“遇到問題,應該找誰。”楊強坦言,一開始他確實有“私心”,“我希望一方面方便居民,更重要的是,另一方加強居民對社區幹部的監督。”

社區報紙免費發

在西街社區,大部分人都知道《社區建設》,這是一份西街社區自辦的對內交流的報紙,也是犍為縣唯一一份社區自辦的刊物。

西街社區創辦的對內交流報紙《社區建設》

居民閱讀社區報紙

2016年,在楊強和大家的努力下,社區工作有了進一步推進。如何使社區的工作讓更多居民知曉,並且為他們提供方便?曾經有過計算機培訓工作經驗的他決定,為社區辦一份居民自己的報紙。

2017年3月,以《社區建設》為刊名的報紙在西街社區正式印刷發放。每季度出刊一次。第一期報紙沒有任何可以學習和借鑑的模式,組稿、排版、審核等工作,全靠楊強帶著社區兩委班子摸索著前進。第一期報紙只有四個版,內容主要集中在黨建、工作動態以及一部分養生、兵役登記相關知識等便民信息。後來多的時候有10個版,還增加了《最美故事》《示範引領》《學習交流》等欄目內容。報紙的稿件部分來源於社區黨委班子成員撰寫、部分來自網絡、還有一部分是居民來稿。

工作人員為居民送社區報紙

截至目前,《社區建設》出刊8期,免費向居民發放4000份。楊強說,隨著大家閱讀習慣的改變,或許紙質版《社區建設》的讀者會減少,他也會順應時代發展,簡化一些工作。前不久,西街社區有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這將配合《社區建設》,更加及時推送社區工作信息。

社區志願者深入街巷宣傳政策法規

志願者帶頭髮動居民參與創衛

“三無”小區大變臉

在西街社區,大部分小區面臨著衛生、治安環境、管理等老舊小區同樣的難題,但多年來,這些難題慢慢找到了解決的路徑。

例如,位於興仁巷78號的百草園小區曾是拆遷改造而成,有3幢6個單元,住戶83戶231人。小區建成並交付使用不久,便成了“三無小區”, 車輛亂停亂放,“髒、亂、差”現象突出,時有摩托車、自行車被盜。小區無人管理,居民沒有安全感可言,怨聲載道。

社區協調整治小區圍牆安全隱患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西街社區著力推行“小區自治”,引導協調成立小區自治組織,有條件的小區聘請專門人員值守保潔,較小的小區動員居民自籌資金請專人定期衛生保潔。協助小區建立完善小區居民公約、小區管理制度、衛生保潔制度,引導居民投身小區建設管理和環境衛生保潔,並長期堅持。同時,社區緊緊依託平安小區、智慧小區建設打造,轄區109個小區全部免費安裝了門禁系統。社區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同小區設置了自動車欄、人臉識別、電子圍欄、高清視頻等融合現代科技元素的安防系統,從硬件上提升了各小區的安防係數。社區設置有專門的綜治巡邏隊,有隊員10人,堅持定期開展巡查巡邏,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提升了廣大居民的安全感。

“以前出差也好,節假日想到外地旅遊也罷,心裡總是不踏實。”家住百草園小區的居民閔小容說,“自從小區改造後,環境就大不一樣了,下水管道通了、路燈亮了、有人來保潔了、車輛停放也有序多了,小區裡安全係數大大提升!”

楊強對溫暖社區有著自己的定義:“溫暖,就是要讓服務對象滿意,讓居住在轄區範圍內的居民感到幸福,並且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工作中的西街社區的黨委書記楊強(右)

市委組織部領導督查社區工作

省綜治辦領導調研平安智慧小區百草園

峨眉山市綏山鎮到西街社區樓院學習考察“三無小區”整治工作

家庭,村組

社區,社會

我們的家都住在村組或社區

我們每一個人都來自社區或村組

我們又回到社區或村組居住

社區是我們的家

我們的家在社區

我們是社會人

我們更是社區人

一個社區就是一個小家庭

一個社區就是一個小社會

我們

都應該熱愛自己的社區

讓溫暖傳遞

讓友愛互助

讓文明彰顯

我們都來共建美好社區

當誠信居民

當守法居民

做文明市民

策劃:段禮富

監製:李曉峰

審核:卞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