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看你有沒有“自殺壺”?

什麼是“自殺壺”?自殺壺的是指那些採用非宜興原礦紫砂的陶土,加入各類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化學色素、粘合劑燒製成的茶壺。這類茶壺因為在陶土中添加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色素和粘合劑,長期泡茶有害物質會隨著茶湯進入人體內造成危害,使用這類壺相當於慢性自殺,因而得名“自殺壺”。“自殺壺”的說法是2007年,筆者在瀋陽茶城中一位壺界老前輩口中聽,現在想起來,越想越有道理。今天,筆者就借“自殺壺”的說法,講講自己看到的紫砂壺亂象。

一、化工泥料冒充原礦紫砂

2005年4月宜興市人民政府為了制止紫砂原礦的無序亂採現象,有效保護宜興紫砂這一獨特的礦產資源。發出了對黃龍山紫砂礦進行保護的通知,頒佈實施禁採令。暫時凍結了對紫砂礦的開採。

化工泥料冒充原礦紫砂的“化工紫砂壺”的問題,其實中央電視臺在2010年和2014年分別用兩期專題新聞節目,通過明察暗訪講述的很清楚了(詳見中央電視臺2010年5月《每週質量報告》“紫砂真相”和2014年4月13日《每週質量報告》“紫砂亂象”。在此,筆者引用幾段相關內容和各位茶友分享。

片段一:央視記者在一家頗具規模的練泥廠見到,各種礦料在院子裡堆成一座座小山。廠裡負責人承認,這些礦料大多數都不是黃龍山的原礦紫砂,“真正原礦的沒有了,都是放點‘色素’加工的。”在該練泥廠的生產車間,一名工人將一些紅色的粉末倒入水中攪拌、混合。據介紹,紅色粉末稱為“鐵紅”,全稱“氧化鐵紅”,又叫“鐵紅粉”,是一種工業原料,被廣泛用於塗料、橡膠、人造石等生產領域。該工人承認,“鐵紅粉”一般用來加工“紅泥”。廠里加工“紅泥”所用的原料較差,為了模仿原礦紫砂,只好添加一些“鐵紅粉”增色。該練泥廠還添加“錳粉”“(氧化)鉻綠”等化工原料來生產“紫泥”一些廠甚至用更特殊的“黑色素”生產所謂的紫砂泥。“黑色素”即一種陶瓷色料,用其進行紫砂調色比一般化工原料好。主要成分包括鉻、鐵、鈷、錳、鎳等。一名工廠負責人稱,市面上大部分“看上去很黑的紫砂壺”,都是用他生產的“紫砂泥”。

片段二:由於政府實施了“禁礦令”,宜興原礦紫砂越來越少,一些練泥廠開始摻雜使假,大量使用浙江、安徽等外地礦料或者普通陶土,通過添加化工原料或陶瓷色料進行調色,加工生產所謂的“原礦紫砂泥”。當地人稱這種添加化工原料的紫砂壺為“化工壺”,一些經營此壺的人都不用它喝茶。一名店主說,“化工壺”含有化工原料,有一定毒性。

片段三:上海材料研究所檢測中心對央視記者隨機購買的15件紫砂壺和紫砂杯進行檢測。結果發現,15件紫砂茶具當中,除了兩件原礦紫砂茶具外,其餘13件樣品重金屬溶出量都出現了異常。其中黑色壺的錳離子溶出量達到2.62mg/L,藍色壺的鋇離子溶出量高達6.39mg/L。“在一些未遭受汙染的天然泥料中,鋇、錳、鈷、鉻等一些重金屬的溶出量微乎其微,幾乎很難檢出。”上海材料研究所檢測中心化學室主任馬衝先表示,通常在泥裡面的鋇含量僅為零點零幾,相比而言,“化工紫砂壺”含有高出幾百倍的鋇。馬衝先說,“長期攝入鋇、錳、鈷、鉻等金屬離子,會危及人體健康。”中國保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木認為,檢測出來的金屬如果是人工合成大量的形態,的確是有毒的。“重金屬、有害金屬,都會破壞人體的酶系統,繼而產生許多毒性,包括神經毒性。即便是長期慢性,也有致癌的作用。”

圖為:筆者手中的兩把紫砂壺。左側的為燒製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臺灣迴流壺,右側為近年宜興產的仿紫砂一廠的老壺。

二、外地紫砂冒充宜興紫砂

宜興黃龍山的紫砂礦雖然已經在保護的基礎上開始復採,近年來產量還沒達到滿足市場需求的程度,即使加上原有的存泥在數量上也根本無法和市面上氾濫的紫砂製品相比。除了化工壺外,其實市面上還有大量的冒充宜興原礦的外地紫砂。

到目前為止,中國很多地方都發現了紫砂礦,比如:遼寧喀左、新疆克拉瑪依、江西景德鎮、廣西欽州、廣東潮州、山東淄博等等。僅僅遼寧喀左縣就有超10噸的紫砂礦藏。具體分析,詳見《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紫砂壺泥料來自非宜興本地?》一文,這裡就不加詳述了。

三、可以批發的大師

據安徽日報2017年1月報道:“據中國青年報近日報道,去年7月第三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審活動評出91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5個多月後,民政部官網通報,主辦者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不按規定接受監督檢查,違規舉辦“大師”評審活動,受到警告處罰。

無獨有偶,2016年12月22日,中國江西網刊發的《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被指一次性批發280名“國大師”,江西17人參評14人入選》一文。文中指出:“12月12日,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官網公佈了“第一屆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的公示名單,名額高達280名。其中,江西這次參評17人,其中14人入選。”“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在利益所驅下,對‘國’字號大師的頭銜進行氾濫批發。”請大家注意,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這次評選出來的“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而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這個大師是協會評選出來的“協會大師”。

圖為:仿紫砂一廠徒工班的假冒紫砂壺

據筆者瞭解,類似的情況,在宜興紫砂、龍泉寶劍、龍泉青瓷行業中,同樣非常嚴重。筆者就見過有一些紫砂壺作者的職稱頭銜是“某某協會”“某某評委會”頒發的。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其實,喜歡文玩的朋友都明白,有了“大師”頭銜,一件作品價格“後面能多加兩個零”。於是,一些人的精力不是用在提高專業水平上,而是想著如何走關係獲得榮譽稱號。一些行業或民間協會便瞄上了“大師”的商機,想方設法爭搶舉辦形形色色“大師”稱號的生產權、批發權。

四、數量龐大、價格奇低的“大師壺”

2012年,筆者就在瀋陽某茶城的宜興紫砂專賣店,聽熟識的宜興老闆講:在宜興,假冒大師的壺、帶照片的簽名證書與手寫證書、大師持壺照片、大師專用包裝等相關造假製品已經形成的“一條龍”服務。我當時很好奇,就在某寶上查詢相關的名家壺,還真找到了很多帶有全套證書、持壺照片的假大師壺,價格奇低,數量歎為觀止。

而這些數量龐大、價格奇低的“大師壺”大部分是宜興以外的紫砂壺和化工壺。各位茶友在賣壺時一定不要貪圖便宜,不要購買價格離譜、來歷不明的名家紫砂壺。

圖為:臺灣迴流的老壺紫砂材質一流,透氣和吸水性一流(1)

五、“迴流廠壺”同樣是造假的重災區

在紫砂壺玩家中,有一類朋友專門找渠道在臺灣、香港、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找2000年以前出口的紫砂壺。這類紫砂壺大多為宜興紫砂一廠、宜興紫砂二廠燒製出口,採用的原料都是宜興黃龍山等地的正宗原礦紫砂,這類壺被壺友稱為“廠壺”。由於出口壺的出量要求大,在生產過程中製作工藝普遍不是十分精細。

廠壺在不同的時期在表面貼有不同的商標,如:綠色雞蛋標、黑白方圓標、金色方圓標、激光鐳射標等。廠壺由於其泥料是正宗的宜興紫砂壺,造型具有獨特的歷史特點,受到很多愛壺人的追逐,價格今年也是有逐漸上漲的趨勢。

廠壺在宜興已經很難找到,境外迴流的數量也不是很多,因此,近年來一些不良商家在宜興製作出了很多假冒的廠壺。筆者手裡就有幾把宜興近幾年燒製的假廠壺。假廠壺由於原料很差,一般都不是宜興原礦紫砂,吸水性很差,泡茶效果不好。因此,為了茶友們的身心健康,不要購買使用來歷不明的“迴流廠壺”。

圖為:臺灣迴流的老壺紫砂材質一流,透氣和吸水性一流(2)

六:成千上萬的新壺做舊的老壺底款

曾經與大家介紹和討論過老壺,也因此總是有許多壺友來詢問,表示自己也有一把什麼什麼壺,希望可以幫忙看一下。

時大彬、陳鳴遠、曼生壺、顧景舟、一廠壺、文革壺等等。

實話說,有些壺看過之後真的是哭笑不得,很多老壺都是造假的,而且假的非常明顯,一看底款便知,但是有的壺友還是對自己的壺深信不疑甚至無法自拔。

我們今天,就從最基本的款印,來教大家鑑別一些假老壺,希望可以幫壺友們解惑。

時大彬

下面這兩個底款為時大彬的壺,明顯是假老壺。

▲假時大彬壺

明朝的時候,紫砂壺的款印體系還沒有成熟,可見的時大彬傳世壺,皆是以竹刀在壺底刻的款,而印款,則是在後來才出現的。

▲時大彬 圈鈕壺

所以只要看到是印款的時大彬壺,一定為假。

陳鳴遠

下面這三個底款為陳鳴遠的,也是明顯為假老壺。

▲假陳鳴遠壺

我們首先看兩個刻款,陳鳴遠的壺,素以書法刻款健雅而名,被贊有晉唐之風。

而上面這兩個刻款的字,筆者當真是半點健雅沒看出來,而且刻這麼大,

醜不可言。

▲假陳鳴遠壺

然後是第三個印款,這個造假的就比較雞賊了,還刻巡撫珍藏,看著很是唬人

但是上面原礦鐵砂

就很搞笑了,原礦後世我們用來稱呼黃龍山的,清朝怎麼可能稱呼原礦,昏了頭了真是,而且這個刻的字體也明顯不是清代做壺人的風格

▲陳鳴遠南瓜壺及詩文

曼生壺

下面這兩個也是明顯的假老壺,而且可以說是非常非常搞笑了。

▲假曼生壺

紫砂壺的印款多是為篆書的,而這兩個用了楷書明顯不符合規制

而且曼生壺的底款,多是阿曼陀室,曼生壺的意思是文人與紫砂的合作,陳曼生多是刀筆銘刻,或許當年他也興之所至摶制過,但是從沒來見過所謂落陳曼生款的壺的。

▲曼生壺及底款

顧景舟、周桂珍

下面這三個底款,也是典型的假壺。

▲假顧景舟壺與周桂珍壺

這兩個落的分別是顧景舟先生和周桂珍老師的款,這兩個壺都在壺底落了三個款實在是假的不能再假了

紫砂壺底部,只會落一個底款

,另外壺蓋內、壺把、壺內壁會落款,在底部是不可能落三個款的。

▲假顧景舟壺

第三個款,很多新手壺友乍一看還被唬住了,覺得有點像顧老的款。

但實際上,這也是很明顯的假,最明顯的第一點就是這個印很大

,佔據了底部大部分空間。

顧老的印並沒有這麼大,而且這個印雖然竭力在模仿顧老的印,但仍是有明顯差別。

▲顧景舟壺及底款

一廠壺、徒弟壺

下面這兩個一廠壺,明顯也是假的。

▲假一廠壺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在有了二廠、三廠之後,紫砂工藝廠才被稱為一廠的,一廠壺不會打一廠的款,它的全名是紫砂工藝廠,而不是所謂一廠。

至於什麼景舟、王寅春輔導什麼的,當時是不會打這種印的。

▲假徒弟壺

上面這兩個徒弟壺,也明顯是假的。

這兩個底款刻字,讓很多人迷惑了,覺得刻的還可以,有點像真的。

其中景舟之徒這個是很搞笑的,因為當時作品,並不會在壺底刻上某某之徒這種刻意的話。

此外,顧景舟先生雖然教導過周桂珍,但周桂珍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顧景舟的徒弟,她的師父是王寅春

文革壺

這兩個壺也明顯是假的,他們的共同點是都刻有「一九六八」。

▲假文革壺

一九六八,潛臺詞就是“我這個壺是一九六八年做的,是文革老壺。”

太刻意了,事實是文革壺並沒有刻一九六八的習慣

▲假文革壺

然後我們看第二個,上面有顧景舟先生的款,落三個款就不說了,我們從另一個方向來考慮。

在老一輩的紫砂藝人都是很傳統的,他們如果在壺底刻留時期

,並不會用所謂几几年,而多是用傳統的干支紀年,如葵亥春這樣。

▲顧景舟鷓鴣提樑底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