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一個人的遠行

我們總是害怕不合群,拼了命的討好迎合別人,總是在一場又一場的繁華熱鬧中自我的安慰著,以為這般就會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道路。

殊不知,人生是自己的,我們不用為別人而轉,與其花著大把的時間與精力在酒桌上與他人周旋,結交一些無關痛癢的所謂朋友,改不如自己獨處,深入的瞭解自己,和自己慢慢相處。

獨處,是一種能力。能夠讓自己的心在這車水馬龍的世界裡有那片刻的寧靜,認真的審視自己。

獨處,是迴歸本身

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做回自己。

獨處中雖然有些寂寞,但是寂寞中卻流露出一份充實,那顆填滿了其他人、其他事物的心,終於在此刻為自己而跳動。

望天上雲捲雲舒,看庭前花開花落。彼時天空分外藍,屋內時光靜好,陽光灑下的那份美好,為你一人之美景。

格物致知,陽明格竹。若是沒有那般獨處,那般內心的平靜,又怎麼會有這般源遠流長的典故。

擺脫了外界名利的誘惑,一個人安靜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心才能靜下來,迴歸本身,迴歸最真實的自我。

人生需要獨處的時刻,在獨處中相遇最真實的自己,迴歸最初的本身。

獨處,是修身自我

獨處也是一種美,也是一種修身自我的最高境界。古人說“君子慎獨“,君子擁有更優質的獨處能力。能在獨處時怡然自得,也能在喧囂中淡然處之。

修行的人都知道有這樣的一種獨特的修煉方式,叫做“閉關”。

在一段時間裡獨居一處,潛心修行,不與任何人往來。中國的功夫學中的絕派武功,都是在獨處中尋覓創造而來的。

唯有獨處時,才能脫離世俗的爾虞我詐,拋下一切的凡塵俗世,迴歸那片寧靜。

樂於獨處的人,能在靜寂中反省、思考、領悟,在簡單的事情裡看出其不同之處,在繁雜的事情裡理清那些雜亂。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與其披上一張空洞的笑臉,為了沒有意義的社交,不如靜下來,面對真實的自己,充實自己。

你若歸來,獨處自在。

獨處,是一種境界

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人在獨處的時候,方能揭開內心的謎團,心靈與天地相通,感受此刻的安寧,看清人生的境界。

人們總是喜歡在深夜深思,置身於天地之間,月亮的升降,車水馬龍似乎都不在你身旁,恍惚之間明白自身的渺小,生命之短暫,自己真正所需所想。

生命如此短暫,我們卻窮極一生的追求著名利,甚至為了名利做了那麼多不堪的事情。

林語堂說:

“孤獨兩個字拆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兒擎瓜柳蓬下,細犬逐蝶深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與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生命本就是一場孤獨的跋涉,無論人生路上有多少繁華喧鬧,終將回歸本身,獨自細數似水流年。

因為,獨處是一個人的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