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奋力打造“西昌样板”!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去年12月,省文明委确定西昌市为试点县市。

2019年西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暨天府旅游名县文明行为大型签名活动在月城广场举行。

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奋力打造“西昌样板”,我们依托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聚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坚持供需对接项目化、衔接联动网格化,服务群众精准化等“三化”;健全清单、规划、运营三项机制;完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点、基地、广场)四级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理论宣讲、文体服务、科普服务、教育服务、网格服务五大平台的“3345”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模式,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网上走,文明实践格中行”

2019年西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暨天府旅游名县文明行为大型签名活动现场授旗。

2019年西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暨天府旅游名县文明行为大型签名活动,现场签名

一是在四级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设立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化中心1个、乡镇(街道)网格所46个、村(社区)网格站274个和网格点1440个。把每个网格点细分为“先锋岗”、“科普岗”、“民情岗”、“帮扶岗”、“文体岗”、“环保岗”、“治安岗”等。每个岗位按供需配备志愿者,在网格中采集民生需求等动态信息,由网格录入,上传网格中心,按群众需求和设置的服务项目反馈所、站、点、岗提供服务。通过供需对接项目化,衔接联动网格化,构建起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网格实时联网,信息共享,连线调度,服务群众精准化的志愿服务网,做到哪里有群众,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目前,已在46个实践所、274个实践站、1440个网格实践点、3个实践基地、2个实践广场和16个学校实践点完成挂牌,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二是按照建场所、组队伍、定制度、有活动、见成效的标准,着力打造理论宣讲、文体服务、科普服务、教育服务和网格服务等“五大”平台。完善清单、规划、管理“三机制”,编制中心,乡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网格实践点四级实践清单,采取“4+N”的模式,重点做好“讲、评、帮、乐、庆”,确保活动实效,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级各类实践活动600余次,聚力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完善志愿者招募、激励等机制。按照行业主管和属地管辖每个网格人口数13%的比例招募志愿者,并录入网格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共招募了10万余名志愿者,成立了46支志愿服务支队,274支志愿服务大队,1440支志愿服务小队。推行居民点单、志愿者服务站(点)下单、志愿者接单的“菜单式”志愿服务,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出台《西昌市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办法》,建立“星级志愿服务”评定制度,在社区、小区成立道德银行和“爱心超市”等,开展志愿活动积分兑换服务,充分调动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激励身边的每个人都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