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课本 你现在还会背这些文章吗


这是一组90后用过的小学课本。岁月荏苒,转眼90后都快奔30岁了,大家还能记得你童年使用过的课本,能记得你的启蒙老师抑或是你的同桌?是这些课本,给你打开了一扇扇认识世界的窗口,满足了你的求知欲,所以你长大了不管走多远,不管过去了多少年,这些课本都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深印记。


这是一篇《找春天》的课文,用童话把燕子拟人化,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记得我的童年中,老师动员我们在春天种点植物。我就种了两颗蓖麻,先把种子埋在土里后浇上水,然后天天盼着它出土。长出小苗后我又天天在旁边观察,这个小苗给了我多少美丽的遐想。
这本树的封面是万里长城,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在这里发生了多少民族英雄抗击敌寇入侵的可歌可泣故事。现在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小八路》这篇课文真实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抗战的状况。为了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无数中华优秀儿女拿起刀枪,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自古英雄出少年。多少孩子为了抗战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同学们:你们当初学了这篇课文后,是不是产生了要当解放军的愿望?
有本事不在个子高。古代齐国使者晏子尽管个子不高,但他靠智慧和学识用妙语击垮了想羞辱他的楚王。我们当初是不是特佩服晏子的志气和口才?他威武不能屈,用大智大勇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我要的是葫芦》讲了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一个人种葫芦只关注葫芦,生了虫也不在乎,结果可想而知。故事让我们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重视细节结果必然糟糕。
这篇课文教导孩子们爱值得我们骄傲的万里长城,爱家乡的小河,爱用烈士鲜血染红的红领巾,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同学,更要爱我们的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自己。当豺狼来侵犯的时候,我们要用刀枪迎接它们。
《捞月亮》给我们展示了多么传奇的童话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一群猴子齐心协力在水井里捞月亮。尽管我们成人后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们学这课时是不是感觉这是真的?因为这太有趣了。
《王二小》的故事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13岁的他面对着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机智勇敢地把这些豺狼带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他虽然被鬼子用刺刀挑死了,但他仍含着微笑。我们当初学这课时是不是眼里含着泪水。如今歌唱英雄王二小的歌声仍时常在中华大地上回响,我们不能忘记无数为抗战和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烈士。
司马光就出生在我们运城市的夏县,我还专门到他的墓前凭吊,感慨他还是个孩子时,遇到小伙伴掉到缸里后怎么就这样机智!50多年前,我所在的运城西南二校没有自来水,师生们用水全靠一位老师傅用一架木质水车到水站拉水。他拉回水后把水放到一口埋在房间里的水缸里,我们喝水时拿个小杯子舀,若缸里水少了孩子就得趴在缸里。据说一次一个孩子掉了进去,是别的孩子把他拉上来了。我当时想:埋在地下的缸没法砸。

同学们看到下雪是不是很兴奋?当时我们在学校里第一次下雪时,老师组织我们堆了一个雪人,用煤球安了两只眼睛,还给她披了一条围巾。尽管这事已经过去了56年了,我仍感到似乎就在昨天。上学时只要有雪,我们尽管手都冻得稀巴烂了,仍尽情地滚雪球,打雪仗。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大家都向往的地方,我们一年级就学过此课。我25岁才第一次见到天安门,那叫一个震撼呀!自古至今,在这里发生了多少重大的故事。大家即使没来过这里,心里边对这也是那样的熟悉。90后的朋友们:也许你们现在还不太留恋过去,每天忙碌的生活也不允许你们多愁善感,但当你们年老的时候,看到儿时的课本, 有的人可能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