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提高知識文化水平,以看懂庫布裡克的電影

以往我們說一個電影人德高望重,總會說“我是看著xxx的電影長大的”,但是從來沒聽誰說過,“我是看著庫布里克的電影長大的”。

誰敢裝這個13?

斯皮爾伯格講過一句話:斯坦利·庫布里克的存在,意味著其他人都是在給小孩拍電影。

這句話很尖銳,直指問題的核心。庫布里克是一個非常深邃的人,要看他的電影,你也不能是一個“小兒科”。

由於深刻的哲思和先知般的專業視野,業界稱庫布里克為“最接近上帝的導演”。

年輕的庫大師

作為一個公認的電影巨牛,庫布里克的一生只拍過13部電影。但是痴迷庫布里克的朋友都會有這種感覺,沒有什麼題材是他駕馭不了的。

庫布里克拍電影沒有一個自己最擅長的舒適區。沒有,哪都挺舒適。

從《洛麗塔》到《奇愛博士》,從《2001太空漫遊》到《閃靈》....文史哲,社會、政治、鬼怪、戰爭,全在射程範圍內。現實的、科幻的、殘忍的、溫暖的,都能拿來做文章。

庫大師與Wiliam Sylvester在“太空漫遊”片場

而且,電影史上很多經典畫面、那種能入博士論文的現象級劇情,很多都出自庫布里克。

比如,《閃靈》裡就至少有兩個經典到已經被玩壞的那種畫面。

這樣

這樣

這叫梗級畫面。

還有比較如雷貫耳,就算你沒看過也可能聽過的,比如《奇愛博士》、《發條橙》、《大開眼界》。

你的衛衣上可能就印著這個圖案

1968 《2001太空漫遊》 這才叫前衛

看完他的電影,你要是特別不懂,想深入瞭解一下,上論文網站上一查,場面基本上是這樣的:

可能會讓你更加迷惑

要論述庫布里克的牛逼完全態,不太可能。但要說他讓我感到最拍案驚奇的地方,其實是他的攝影。

庫布里克對電影的拍攝方法、畫面的展現,非常在意。他有一些比較著名的攝影技術:平衡構圖,跟拍,突然推拉,放大人臉,突出表情。

比如這樣

甚至有一種攝影風格,直接就叫“庫布里克的凝視”。

簡單來說就是大特寫人像,下顎微收,眼睛上看,死盯鏡頭,直到導演喊咔

anyway,庫布里克的拍攝手法,可吹的不僅僅只有攝影技術,還有他電影中對光的運用。

光,自古以來是人類的重點歌頌對象。萬物同光相比,都是弟弟。

《舊約 創世紀》記載, 神創造的第一個東西,就是光。

張韶涵也說,愛是一道光,如此美妙。

光是視覺的基礎,也是攝影的根本。一個好的畫面,離不開光線。庫布里克在用光方面,非常考究。

此前,好萊塢的標準照明是三點式布光,正面側面背面,完美弧線愛現,讓演員陶醉在幾乎神聖的光線裡。

比如這樣

庫布里克對用光的革新幾乎是革命性的。手法非常野,非常叛逆不羈。

他打破經典好萊塢的三點布光規則,分散實際光線進行拍攝,就是不特意打光,而是利用畫面中的光源,這就讓畫面更自然更耐看。

比如《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全金屬外殼》都用了分散了打光。

比如這樣

這樣

不過,經上還記著,“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只要有光,怎麼都好說。有了生產資料,才有生產手法。

但是,如果在光線極暗的條件下拍攝,還能玩出什麼花來呢?這就是極客之道了。

庫大師早年是個攝影愛好者,喜歡琢磨和研究光影。這輩子合影最多的東西就是照相機。

十歲的庫大師拿著一部相機站在飛機前

早年他就拍攝過一系列紐約地鐵照片。這些照片,大部分的都是在紐約市晚上的地鐵裡,藉助自然光拍攝的。

當時的庫大師,用了一臺Contax,曝光時間是1/8秒,因為地鐵裡的光線不足,他花了三倍時間去進行曝光。

因為他想“保留地鐵裡的感覺”。

是這種感覺的

這種追求極致自然的傾向,在後來的一部電影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巴里·林登》。

這部電影在庫大師的所有作品中,並不是最硬的。但它牛逼之處在於,這裡的很多鏡頭,都是在光線極暗的條件下拍攝出來的。而且拍的極美。

這是一部英倫古典文藝片,為了真實,庫大師決意全程用自然光拍攝。就要拍出那種油畫的一樣的質感。

其實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光線極暗之處,拍攝很難進行下去。非要拍,要麼一團黑影,要麼一團糊。

而《巴里·林登》裡,有大量人物在燭光之中、背光之中、昏黃的夕陽之中的畫面。用眼睛看,驚鴻一瞥,拍出來看,一言難盡。

這部電影拍攝的時間是1975年,當時的攝影設備同現在相比,差在千里之外。

為了這新古典主義油畫一般美輪美奐的畫面,庫布里克在硬件設備上下了血本。

首先,在拍攝外景的時候,庫大師用了20倍的變焦鏡頭(當時的10倍變焦鏡頭已經是罕見了)。

20倍變焦,現在我們用的小微單、小單電有的都做不到。超長焦距,不僅能把很遠的景物,拉過來,人物面孔清楚細膩,而且大幅壓縮空間感,能製造一種“移軸”的感覺。隨著鏡頭的推拉,畫面就像《哈利波特》裡的魔法報紙。

這是庫布里克鏡頭下的戰場

鏡頭轉到室內,多數都是暗光、燭光、死亡打光。但拍出來是這樣的,大家感受一下:

燭光賭場

背光人像

自然光母子

朋友,你知道燭光上一張煞白的人臉,多容易拍成鬼嗎?大背光拍人臉,鼻樑還有高光有多難嗎?庫大師到底施了什麼魔法?

實際上,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他找來了蔡斯公司為NASA製造的航天鏡頭,50毫米焦距攝影機透鏡,鏡頭光圈f/0.7。他將 NASA f/0.7 鏡頭組合在 Mitchell 35mm 相機上進行拍攝。

啥意思呢?f/0.7,大光圈,在非常暗的條件下也能拍攝出優質的畫面。

據說,在拍攝過程中攝影機取景器裡一片漆黑。於是庫大師又用了當年極其罕見的閉路電子攝像機監控畫面。

拍攝中的庫大師

設備一步一步升級,效果不斷突破拍攝瓶頸,於是就有了《巴里·林登》這部油畫級別的佳作,一幀一畫,妙不可言。

《巴里·林登》vs庚斯博羅的油畫

《巴里·林登》vs柯羅的油畫

這部電影,憑藉著極客式的考究,和成功搞掂第四十八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配樂四項大獎。庫大師本人也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編劇三項提名。

後來,這款唯一一個被用來拍電影的f/0.7 鏡頭航空鏡頭,就進了博物館了。

現在我們看一些宮廷片、古裝劇,根本感受不到那種“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無法通過燈光烘托出那種燭火幽幽,捲簾陰暗、器具古樸的感覺。而不去進行打光,夜間的自然光是拍不了東西的。

而《巴里·林登》,夜晚就用燭光,黃昏的光線就是黃昏的光線,背光的畫面就是背光的畫面,無限還原。

因此我們也看到了,在暗光、夜景裡拍攝,設備必須狠,必須有一種極客之感。

其實光線不好,夜間拍攝,拍不出效果,跟不上溜兒,一直是大師拍電影的一個痛點。

比如,畢贛拍《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時候,就說過,拍這部電影最難得不是攝影,而是打光。有一個長鏡頭是在一個礦中,跌落三公里。

拍這個鏡頭的時候,畢贛說“方圓三公里,都得打燈,燈光還得有變化,要維持美感,3D光圈必須維持在4以上,得有很多打光的範圍”。

比如這種光感

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環境太黑太暗,光線不好、背光、夜間,就拍不清東西。一到晚上,手機攝像頭就是個掃碼的。

這其實挺讓人痛苦的,比如,迪士尼的煙火,那麼絢爛,你想與之合照,難於上青天。

基本上在煙火下你拍出來就是這樣

天上繁星點點,你想跟宇宙自然溝通一下古樸的美妙關係,拿出手機一拍,畫面直接從星星點燈流放到世界末日。

這是你看到的starry starry night

這是你拍到的guly guly night

再比如,你本來想記錄一下地球一小時,但是由於太黑了,啥也拍不出來。暗處有那麼多值得記錄的美好瞬間,但只有一點點光,使得拍攝陷入僵局。這很可惜。

不過,就在今天,我看到一個記錄“地球一小時”裡發生故事的視頻,很暖心、很舒服,讓我甚至生出了一絲嚮往。

點擊觀看暗黑系暖心視頻

視頻中記錄了一個在“地球一小時”的時候找到狗狗的溫柔事件。小男孩兒Timmy的狗Sam走失了,在“地球一小時”這一天晚上,人們把Sam熟悉的熊玩具掛在了氣球上,當熊隨著氣球升起,Sam也循著氣球上面的一點點光亮,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有人用手機記錄下了這個令人欣喜事件。看完以後我理性思考了一下,這個視頻是如何在光這麼暗的情況下記錄這次事件的?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夜拍失敗,原因有二,一,外部大環境沒有足夠的光線;二,我們的拍攝設備沒有那麼牛逼。

大環境是沒法改變的,但是,科技是可以改變的。

首先,在夜晚拍攝需要三個法寶,大光圈、大底、長曝光。

對於一部拍攝設備來說,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才越容易拍清物體。

目前市面上 f/2.2 和 f/2.0 的手機鏡頭光圈,較為普遍。而最近,華為出了一款HUAWEI P30 Pro手機。搭載的是4000萬廣角鏡頭,支持f/1.6超大光圈,2000萬超廣角,支持f/2.2光圈,也就是說,這個超大光圈,是個夜拍怪物,只要一丟丟光,就能拍得清楚。

舒暢HUAWEI P30 Pro 拍攝

其次,我們要說數碼拍照,必須離不開一個概念,就是光電轉換。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最終得到數字信號被計算機讀取。這之中有離不開一個科技產品COMS。

HUAWEI P30系列,搭載1/1.7英寸大尺寸圖像傳感器

目前的主流圖像傳感器的大小一般也是在1/2.55英寸到1/2.9英寸之間。而HUAWEI P30 系列擁有1/1.7英寸大尺寸圖像傳感器,相當於有個大尺寸吸收進光量的容器。

HUAWEI P30 系列在夜拍領域做出了一種極客姿態。還在於它改寫了進光原理。

1976年布萊斯·拜爾開創了拜爾濾色鏡,名為RGBG,GRGB或者RGGB濾色陣列。現在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數字傳感器,都採用這一專利。44年未變。

數字光學之父,瑞思拜

44年後,HUAWEI P30 系列融合了頂尖影像技術,改寫了在攝影界維持44年RGGB進光形式,搭載了RYYB。

什麼意思呢,通俗來說,就是用黃色濾鏡替代綠色。因為黃色等於綠色+紅色,於是,原來只進綠光的通道,如今變成了可以進綠光和紅光,整體進光量提升了40%。

黃色濾鏡的進光量明顯大於綠色

因此,大底+大光圈+RYYB,可以達到P30 Pro ISO409600、P30 IOS204800的效果,進光量提高40%,因此,拍攝畫面上會比以往更明亮,拍攝夜景更為高保真。

那麼,接下來,我們還要思考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快門。就是咔嚓那一下。

我們在晚上拍照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情況,就是我按了拍攝鍵,但是我這個設備咔嚓的很慢。為啥呢?這裡面其實有一個說法。

就是快門越快,曝光時間越短,進光量就越少,畫面就越暗。就是說,如果你在一個比較暗的地方拍照,外部光線微弱,設備就需要減慢快門速度,延長曝光時間,多進一點光。因此你就會發現,這個相機咔嚓得好慢。

而在這個時間裡,你可能會手抖。你一抖,畫面就會糊。

你搖頭看東西糊不糊?

因此,這時,我們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防抖設置。HUAWEI P30 Pro就搭配了OIS光學防抖和AIS智慧防抖,只要你有個健康的手,都能拍出清晰的畫面。

防抖來的穩,畫面拍得真 HUAWEI P30 Pro 拍攝

除了防抖之外,目前HUAWEI P30 系列夜景模式支持手持6秒,即可拍下清晰的夜色。

基本上我的手機此刻已經反應不過來了HUAWEI P30 Pro 拍攝

不僅如此,HUAWE P30 Pro還攜帶50倍數字變焦“病毒”,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各種細節“歷歷在目”。

基本上是無處可逃HUAWEI P30 Pro 拍攝

而且變焦、廣角、微距、驚豔逆光,切換自如。

變大變小變漂亮HUAWEI P30 Pro 拍攝

能拍下一張這樣的爆炸逆光照不再是夢

顧城說得好,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我們這代人,不僅可以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還能用“黑科技”記錄生活的暗角。

其實對普通人來說,照片就是記錄生活的。

我看夜空多嫵媚,怎料夜空看我多漆黑。有了HUAWEI P30 Pro,夜空的星光點點,隨手一拍,就能展現。

天邊的月亮,近處的教堂HUAWEI P30 Pro 拍攝

讓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能被記錄,這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HUAWEI P30 Pro只需要一點點光,就可以最大限度做到,“每時每刻”。

只要一點點光,就能記錄最罕見、最難記錄的那些畫面。雖然我們不能像庫大師那樣,驚為天人,但我們可以同HUAWEI P30 Pro一起,讓生活更加豐滿。

另,不僅拍的好看,HUAWEI P30 系列長得也很好看。還有天空之境、珠光貝母色、極光色、亮黑色和赤茶橘五個顏色可以選。

△ 按住圖片向左滑動調取其他“色塊”

想給別人露一手的拍照狂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