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互通的基本法则(三):OSI数据链路层

接上篇 世界互联互通的基本法则(二):OSI物理层,下面介绍OSI数据链路层

图1 每次都得附上OSI、TCP/IP

数据链路层又分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图2

MACSub-layer:media access controlsub-layer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子层负责指定数据如何通过物理线路进行传输,并向下与物理层通信,它定义了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线路规范、错误通知、按序传递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LLCSub-layer:logic link control sub-layer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子层负责识别协议类型并对数据进行封装以便通过网络进行传输。LLC子层主要执行数据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和网络层的部分功能。如帧的收发功能,在发送时,帧由发送的数据加上地址和CRC校验等构成,接收时将帧拆开,执行地址识别、CRC校验,并具有帧顺序控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此外,它还执行数据报、虚电路、多路复用等部分网络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协议

图3

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链路层帧的封装方式。

局域网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IEEE802.2 LLC标准。

广域网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FR(frame relay,帧中继)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地址(MAC地址)

图4

网络设备的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MAC地址由48个二进制位组成,通常我们用十六进制数字来表示。其中前6位十六进制数字由IEEE统一分配给设备制造商,后6位十六进制数字由厂商自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