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宝石如何从切工角度去挑选

切工对于宝石的质量影响很大,红、蓝宝石一般会切割成弧面椭圆形或是祖母绿形、圆形,切割要对称,比例要适度,在切割的时候既要使切割比例适度又要使宝石尽量趋大。宝石形状的设计很重要,它要有利于宝石对光线的折射、反射或特殊光学效应的显现, 使珍贵的宝石能通过一系列的光面和棱面的反射表现出内在和外观的美,显得更加约丽光彩。目前在我国标准中,尚未有红宝石切工评价的标准。

切工包括切磨的定向,琢型、比例、对称、修饰度等。

切磨的定向。红、蓝宝石的矿物晶体一般呈桶状、柱状和板状。把红、蓝宝石的矿物晶体竖直方向称为C轴,假设一颗刻面宝石可以切制成刻面X和刻面乙,其中X的台而是垂直于C轴从Z的台面平行于C轴,刻面X和刻面Z的区别在于:刻面Z明显具有二色性。因此在切磨原石的时候要尽量使宝石的台面垂直于C轴,因为不具二色性的宝石价值要明显高于有二色性的宝石。

切工的琢型。琢型是指宝石切磨的外观形状,常见有椭圆形、圆多面形、祖母绿形等。红、蓝宝石的切工包括刻面形宝石和素面形宝石。较大颗粒的红、蓝宝石般采用的是混合切工,通常它的冠部采用明亮形切工,使宝石呈现出迷人的反火,亭部(宝石的下部,故也称底部)采用梯形切工,在使宝石保重的同时获得更好的颜色。

切工的比例和对称。比例是指琢形的腰宽相对于全深的比,一般可接受的比例是60% ~80%。对称性是指腰圆是否对称,底尖是否偏心,台面是否倾斜。以下几点问题会对红、蓝宝石切工的比例和对称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1.很明显的不对称。虽然说红、蓝宝石的不对称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明显的不对称会使红、蓝宝石的亮光受到严重的影响。

2.底尖偏心。刻面严重偏离中心会影响光线从亭部均匀地反射出来,也会对红、蓝宝石的反火产生不利的影响。

3.亭部过深。一些颜色较浅的刻面形红、蓝宝石的亭部通常会被切割得比较深,以便加深宝石的颜色,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颜色较深的宝石为了保重也采取这种切割方式,却对颜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宝石的价格还是以其重量乘以每克拉单价来计算的,所以购买时在考虑宝石价格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下它们的亭深。

4.亭部过薄。过薄的亭部,会使光线进入宝石后,反射不出来,从而形成较大的窗口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漏光",也会对红、蓝宝石的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5.修饰度。修饰度是指刻面排列的整齐度和抛光质量等。抛光程皮的好坏影响红、蓝宝石的光泽和反火,因此也是评价切工不可或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