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发霉”的硬币,价格居然更高?

有藏友给小编发了张图片,说自己的钱币“发霉”了,还有没有收藏价值?



一元硬币

小编仔细看了一下,原来这是两枚长城币。大致看上去,品相还可以。

但仔细看来,硬币币面上出现了一片一片的暗黄色、

很多人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就认定这是一种污迹,但其实这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氧化包浆硬币~



氧化包浆

说到长城币,可能有的人不熟悉,这是第三套人民币的流通辅币。

从1980年开始发行,到1986年结束(藏友的这两枚长城币是发行于1981年),总共发行了七年时间。大多在八九十年代使用,退市后在流通中已经看不到了。所以在收藏中,长城币可谓是得天独厚,价值相当不菲。


长城币

长城币因为一元硬币中币面印有万里长城而得名,再加上另外三枚角币,共同组成了长城币,但是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元长城币。采用铜镍合金铸造,这是一元长城币的最大特点,后来铜镍价格高涨,长城币成本超过面值,于是就慢慢减少发行量,直到停止发行。

问:藏友的这种“发霉币”是怎么造成的呢?

答:硬币是金属的,金属与潮湿的空气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当然这种反应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这就是氧化,之后就会形成包浆,只不过是这种包浆只有一部分而已,但是价值却是意外提升,你们见过这种硬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