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夥爆改40㎡“雜貨間”婚房,“圓”素創意拯救神奇小戶型!


房屋信息

地址:北京

面積:40㎡

房型:兩室一廳一廚一衛

設計師: 齊天震

今天帶來的案例分享,

是北京一套雜物間似的40m²婚房。

如何拯救這個無處下腳、凌亂不堪的三口之家,

成了90後設計師齊天震的首要任務。

▲ 改造前的樣子

因為最初規劃的不合理,

最後讓每個空間都沒能發揮出原本的功能。

尤其是在寶寶出生以後,

空間功能的模糊與日益增多凌亂不堪的物品,

都讓這個本就侷促的家雪上加霜。

但90後設計師齊天震的“異想天開”,

對“圓”素巧妙又徹底地演繹,

竟讓這個沒處下腳的40m²小家,

重生出兩臥兩廳的全新面貌。

▲ 平面佈置圖

通過對屋主需求和空間的重新解構,

用最節約空間的圓形連接起5個獨立的功能間,

讓“雜物間”功能性分明,避免小戶型的凌亂。

同時注重儲物空間的設置和隱藏,

就這樣婚房又重新迸現活力。

入戶玄關&餐廳

打開門,一眼望去,

豐富飽和的色彩跳躍和黑白方格的藝術點綴,

大膽、有趣、活力奠定了整個家的風格。

打掉原先的臥室,創造出入戶玄關。

3m長的門廳,7m²的空間裡,

不僅造了一整面牆的儲物櫃用於收納,

還身兼餐廳和盥洗功能。

正對門牆上掛著的深色原木櫃,

這是屋主心心念的吧檯。

獨特的翻折設計,

讓空蕩的空間有了焦點!

一桌兩椅,銅黃色質感的吊燈,

伴著酒櫃中閃閃發光的酒水,

點點滴滴,都是生活的情調。

儲物櫃還藏著一個特別定製的滑輪摺疊桌,

可以根據拜訪客人的多少自由摺疊。

餐桌中間自帶電磁爐,

隨時滿足屋主愛吃火鍋的嗜好。

衛生間

玄關左側,黑板漆穀倉門隔開的區域,

就是乾溼分離設計的衛生間。

隱藏式點光源,帶背光的圓形鏡面,

和反射在綠色冰裂紋瓷磚及粉牆上的光線,

都讓整個空間充滿童趣,生機,

又擴大空間的視覺效果和通透性。

推開親子房常見元素:

DIY磁性黑板漆門,

大面積粉灰色,

零星黑色點綴的牆磚,

與整個空間相得益彰。

圓形客廳

從玄關進去,

便是串起整個房屋靈魂的圓形客廳。

圓形佈局:

一方面是基於節約空間,

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寶寶的安全性。

五彩斑斕的用色,優美自然的弧線,

就像是進入了一個夢幻迷人的童話,

裡面有被王子寵愛一生的公主,

還有茁壯成長無憂無慮的少年。

不用擔心客廳採光的問題,

從兩個臥室射進來的陽光,

通過門,通過窗,都可以在這裡肆意綻放。

考慮到弧形玻璃造價高且不利寶寶日常安全,

沙發背景牆上的兩個五彩窗戶,

採用5mm厚的透明KT板進行分割,

(室內所有圓弧窗皆為此材質)

並用紙膠帶和丙烯完成塑形和填色。

窩在浪漫的粉沙發上看電視,

夫妻倆終於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消遣空間。

淺咖色地毯的絨密質感,

與墨綠色、粉灰色、薑黃色絲絨門簾相呼應,

一種復古又清新的感覺呼之欲出。

電視兩側開放(不設門簾)門洞的區域,

分別是餐廳和半開放式廚房。

從這個角度,

可以看到玄關/餐廳延伸處的白色鞋櫃,

綠色圓柱形的換鞋凳和個性運動的籃球椅,

到處都是童趣和活力的結合。

簡單分割的方正鏡面,

不僅反射燈光增加採光和通透性,

還在視覺上放大空間。

右側門洞看進去,

便是單獨規劃出的廚房。

半開放式廚房

改造前的廚房只有3.6m²,

但因為佈局不合理,

堆滿的各種雜物,

僅能容納一人活動。

雖然改造後也僅有3m²,

但儲物空間合理,動線科學,

以及從門洞延伸出去的客廳區域,

都讓空間得到延展,

兩個人一起做飯也綽綽有餘。

兩個牆面由11種不同顏色的瓷磚拼接,

由暖色向冷色逐漸漸變而成。

在白色櫃體和另兩面白牆的烘托下,

靈動的剛剛好。

而透明KT板做成的窗戶,

被繪成了一張顏色明快的圖畫。

中間預留的圓形小洞,

既增加空氣流動性,

又方便屋主做飯時觀察客廳裡的寶寶。

這一點在很多處都有體現。

兒童房

兒童房的位置原先是廚房,

為了利用好這大片南向空間,

特將這一側改成了兩個臥室。

乍一看兒童房裡,

無處不在的陽光、手繪、動漫、玩具。

上下兩層的兒童床,

下面安睡,放置玩偶,

上面用網繩開闢出的全新空間,

又變成了寶寶的樂園。

仔細再看,

樹幹是被塗成深棕色的下水管,

猴子懸掛處,

被麻繩纏繞的管道是原先的通風管道。

晚上關了燈,

屋頂的星空還會熠熠生輝(夜光)。

書桌一側的牆面被繪成宇航員,

與屋頂的宇宙星空相呼應,

也可以啟迪正在探索期的寶寶。

值得一提的是,

宇航員的頭盔處沒有上色,

可以透視到廚房,方便觀察屋內的寶寶,

拉住小簾子還可以保證隱私。

主臥

為完成女主人擁有陽光臥室的夢想,

主臥單獨開闢出了一個超大的陽臺區域。

陽臺另一側,

是現代有趣的臥床和純白色通頂衣櫃。

考慮到小戶型的收納問題,

臥床當然也做成了可收納的櫃體。

榻榻米拼接的陽臺區域,

設置了女主人專屬的升降式梳妝檯,

和超大的私人儲物空間。

陽臺另一側,

則是男主人的工作區域。

作為整個房子陽光最充足的區域,

自然也承擔著晾衣曬衣的功能。

雖然只有小小的40m²,

但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合理的佈局,

將“圓”素大膽運用,

不被傳統理念所束縛,

最終誕生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而其中對寶寶的關注和保護,

對顏色的運用,細節的把握,儲物的設計,

都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