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照片:1920年“以工代赈”修建的平辽公路


1、1920年,山西、河南等地大旱,许多灾民背井离乡,外走逃难,旱灾期间,中外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在山西,为救助灾民,美国红十字会与华洋义赈会决定合作,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捐款赈济筑路,召募沿途灾民修筑了平定县阳泉镇至辽县总长121公里的平辽公路。


2、参与筑路的灾民民工,自此一日三餐有了着落,还可领取一定数量的高粱面等食物,图为辽州医院中前来筑路及救助的灾民。
3、修筑平辽公路的总工程师是俄国人Kolesnikoff。
4、美国红十字会的负责人贝克先生。
5、当时作为库房分发灾民粮食的张庄寺庙。
6、筑路民工的粮库设在平定县的阳泉火车站。
7、当时向筑路工地运送粮食的骆驼队。
8、筑路工程师在新修的公路旁搭建的工地帐篷。
9、平辽公路的施工现场景象。
10、平辽公路的施工场景。
11、修筑公路的灾民民工。
12、民工们开辟出来的一条深9.5米、宽6—10米、长100米的公路路段。
13、用于涵洞和桥梁砌筑的烧制石灰原料加工场。
14、用于加工修路工具临时搭建的铁匠铺。
15、大桥建造的现场,在121公里长的公路上共建有300个跨越桥的涵洞。
16、视察修桥现场的工程师。
17、已经造建完工的桥梁。
18、两端有排水沟,已修筑完工的一段宽6米的公路。
19、已经修筑好的盘山公路。
20、已经完工了的一段平原公路。
21、正在领取工钱和口粮的筑路民工。
22、公路竣工移交典礼大会上的人群。
23、阎锡山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公路完工后移交给山西省政府仪式上的留影。
24、移交典礼结束后举行的庆祝宴会。
25、在新开通的公路上,两辆福特汽车刚好在途中相遇,大家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平辽公路的建成通车,既使灾民度过了荒年,又促进了山西地方的交通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