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北京記憶都藏在這裡了,親切!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姆們,姆們,姆們!

—和平他媽



您說哪部影視作品最能反映90年代初的北京?




雖然距離情景喜劇《我愛我家》

第一次在電視臺播出,已經過去20多年了。

但偶爾想起某個印象深刻的畫面時,

還忍不住嘴角向上。

這一家子,各個都是人才!



那時候的韓磊還是個瘦子


《我愛我家》就好像一部時光機,

帶我們穿越回90年代初的北京,

在賈圓圓一家的客廳裡,飯桌上,

都有我們關於過去的回憶。




《我愛我家》在切換劇情時

總會穿插上一些北京的街景,

時光飛逝,很多那時候習以為常的畫面

現在都只能在電視裡、照片上見到了。




瓷,您最喜歡《我愛我家》的哪個人物?

您要問我為什麼?

他可是那個時代的“neng潮兒”。



“neng潮兒”又被稱作潮人,屬於走在時尚頂端的人。


賈志新是典型的北京小爺,

雖然看上去有些不太靠譜,

但在關鍵時刻還是比較爺們兒的。

作為“宇宙公司”的總經理,

志新在“吃喝玩樂”上也有自己的一套。




90年代初,中國市場經濟化,

各式各樣新奇的美食像雨後春筍一般

出現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裡,

在那時的北京還有個“三刀一斧”的傳說,

這些館子一個賽著一個的貴呦~









在90年代的北京,

誰要能去這些地方下次館子,

那絕對是要被高看一眼的。

趕上愛顯擺的,

還得在衚衕裡多說上幾句。


當時的小年輕對味道也沒什麼追求,

都是哪新鮮,哪時髦就去哪,

這一點,您從賈志新身上就能看出來。




香港美食城,就是他常常提起的地方之一。


當時的香港美食城

有一集,志新帶著3000塊錢和客戶吃飯,

本來想帶個家裡人給他這個賈總充充場面,

沒料到客戶沒去。。。

反倒是一家人在這兒吃了頓大餐。


您說現在的北京,魯、川、粵、閩、蘇、浙、湘、徽,

各種菜系,各式料理什麼吃不到~

但在90年代,北京人心裡最高級的菜非粵菜莫屬。

那時候的粵菜館要多洋氣有多洋氣,

就算是點個牛蛙,

也都有服務員拎著小桶,拿過來給您過目。




豔紅咖啡廳是賈志新常去的地方之一,

90年代初,北京的咖啡廳

裝修不像現在愛走個“文藝範”,“網紅風”,

在裝潢上和當時的夜總會還有點像,

“搞對象”的青年男女都愛在這扎堆。

那時候上咖啡廳也不都是衝著喝咖啡去的。




您看豔紅咖啡廳裡隨處可見的貝克啤酒廣告,

就知道它在當時有多火了。

90年代,作為早期和國產啤酒合作的品牌,

貝克啤酒,是深受小年輕喜歡的洋啤酒之一。



不光這些,志新在穿衣方面也走在了90年代的最前沿,

文化衫應該算的上是90年代的特有產物了吧,

您瞅賈志新的這件“小本生意”,放現在也挺時髦的。




要說賈志新他們家,可不止他一個“neng潮兒”。

您能說咱和平女士不時尚麼?




90年代初的北京,滿大街跑的還都是黃面的,

一衚衕也沒幾個能打得起紅夏利的。

那會的北京陸陸續續開了不少大商場。

咱時髦的和平女士出門逛街,

惦記去的可不是什麼批發市場,

燕莎、藍島、賽特、長安,

都是和平女士的最愛。



燕莎、賽特、長安、藍島,

90年代北京四大地標商場


那時候老百姓兜裡不攥著點錢,可不敢去這些地兒,

真要進去了,一看價籤也準嚇一跳。


雖然,那時候的生活不比現在,

那卻是那麼的舒坦,自在。


1990年的亞運會



西單百花市場



西單菜市場



北京北站



西單路口西北角的外文書店



搬家前的菜市口百貨



動物園公交總站



阜成路



前三門大街



展覽路



南池子



北京遊樂園



北海團城



再也見不到大公共、小公共、面的、

夏利、桑塔納、三蹦子出現在同一個畫面裡了



永安裡車站



王府井麥當勞



北二環雍和宮



德勝門箭樓



地安門內大街



前門大街



四路



張自忠路



東四十條



珠市口西大街



崇文門菜市場



1993年的天安門



1993年的東安門大街



1991年的國子監



1991年的天寧寺橋



1991年西單路口西北角的金店



1993年路上的面的



1993年西單闢才衚衕憶苦思甜大雜院



1991年的地鐵車廂



1991年宣武區虎坊橋市民爭購降價商品



1994年街邊擺攤的奶奶


球迷在賽場打出國安隊曹限東、高峰等球星的畫像



那年的北京,高樓已經逐漸崛起



但俯望北京,那時候看到最多的還是平房屋頂



摩奇是小朋友出遊必帶的飲料



當時北京,旅遊業已經開始盛行了



街邊賣飲料冰棍的老奶奶

那個年代,老人都喜歡帶這種白帽子



街上大多還是電車



街邊的熟食小店



小女孩的連衣裙、塑料涼鞋,

都是90年代最流行的



“師傅,剃個頭” ,“好嘞,兩塊錢”



BP機和大哥大開始流行



學校開始有了電腦課,進機房必須得穿鞋套



瓷,您肯定記得這種公交車票吧?



汽車月票您還留著那麼?


小孩兒手裡都有這樣一個玩具



那時候最愛喝是北冰洋


老北京的2號線,2塊錢一張票,還有地鐵月票

90年代的北京,我想你了!